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45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23篇
综合类   126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41.
杭州湾富营养化及浮游植物多样性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章守宇 《水产学报》2001,25(6):512-517
根据杭州湾水质监测及浮游植物的调查资料,应用营养状态指数、生物多样性和相似性指数等概念,分析了杭州湾的富营养化及浮游植物多样性等问题.研究表明,杭州湾营养状态指数由近岸向外海递减,COD、DIN和DIP在杭州湾营养状态指数的构成比例中分别占64.3%、34.6%和1.1%;浮游植物种类多样性指数自西北向东南呈递减-递增-递减的态势,其低谷区中心轴位于121°121'E、30°00'N-122°30'E、31°00'N连线(图1的A-A'线)附近;营养状态指数和浮游植物种类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好,外海侧海域因为二者呈负相关而更有可能成为赤潮发生的"危险区";杭州湾浮游植物生长环境大致可以A-A'线为界划分为近岸侧和外海侧两个区,前者生长环境比后者更为恶劣;浮游植物按其物种相似性指数可分为外海群落与近岸群落,它们的地理.分布同样可以上述连线为界.  相似文献   
242.
杭州西湖浮游植物群落对沉水植物恢复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评价杭州西湖沉水植物恢复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以西湖湖西水域(茅家埠、乌龟潭、浴鹄湾)为代表,通过5年连续采样监测数据,研究了该区域沉水植物恢复前后浮游植物物种组成、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及其与水质理化参数的动态变化关系。结果表明,2009-2013年共检出浮游植物156种,隶属8门、78属,其群落结构在3个湖区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藻类优势种的年际变化呈现由绿藻门(Chlorophyta)的球衣藻(Chlamydomonas globosa)、小球衣藻(Chlamydomonas microsphaera)和蓝藻门(Cyanophyta)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不定微囊藻(Microcystis incerta)逐渐向绿藻门的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细丝藻(Ulothrix teneriima)、多形丝藻(Ulothrix variabilis)和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的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具星小环藻(Cyclotella stelligera)转变。浮游植物群落的Margalef和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分别在0.632~3.396和0.581~4.438之间变化,指示水体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且有转好趋势。调查期间水体总氮和总磷浓度分别在0.92~5.26 mg/L和0.005~0.108 mg/L。水质理化参数分析表明,茅家埠和乌龟潭浮游植物生物量与水体总氮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相比工程实施前,西湖湖西水质有明显好转,沉水植被恢复是富营养化水体治理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43.
杭州西湖总氮、总磷周年变化与水体富营养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10月~2007年9月,对西湖5个主要湖区的8个样点水体的温度、溶解氧、pH、透明度、悬浮物、总氮、总磷、叶绿素a浓度等理化因子和藻类生物量进行测定和分析,讨论总氮、总磷与优势种藻类、藻类总量的平均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总氮年平均值2.63mg/L,变化范围0.17~7.88mg/L;总磷年平均值为0.087mg/L, 10月最高,为0.187mg/L;叶绿素年平均值为24.49μg/L,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2007年7月(50.59μg/L)与2月(1.09μg/L)。优势种藻类及藻类总量的平均浓度与总氮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总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总磷为西湖藻类增殖的主要限制因子。作为一个内源性污染的浅水富营养化湖泊,西湖的治理需要控制人为因素对水体的影响,减少底泥营养盐的再释放,尤其是降低可溶性磷酸盐的释放,从而抑制藻类的过量繁殖。  相似文献   
244.
杭州湾北部海域凤鲚个体繁殖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波  周轩  王淼 《水产科技情报》2021,48(6):335-341
于2020年5—8月对杭州湾北部海域凤鲚的繁殖力和生物学指标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5—8月杭州湾凤鲚产卵群体的平均体长(L)和体质量(W)分别为(163.13±24.02) mm和(11.34±5.40) g,体质量(W)与体长(L)呈幂函数正相关,W=0.000 002L3.087 5(R2=0.925);5—8月杭州湾凤鲚的个体绝对繁殖力平均为(11 683±5 480)粒,个体绝对繁殖力(F)、个体相对繁殖力(FL,FW)与体长(L)、体质量(W)、净体质量(W2)均呈线性正相关;5—8月凤鲚的平均卵径为(0.707±0.085)mm,各月份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6月份卵径最大,7月份卵径最小。  相似文献   
245.
在综合分析城市公园绿地健康促进效应和相关评价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对健康视阈下的城市公园绿地休闲游憩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构建进行探索。(1)在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的基础上,构建城市公园绿地健康休闲游憩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6个准则层、15个要素层和和40个指标因子。(2)采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准则层中健康功效感知(0.2663)和大众审美(0.2470)列前2位;要素层中排名靠前的评价指标为生理健康(0.1332)、植物景观(0.0988)、空气质量(0.0926)和游憩空间(0.0871)。(3)借助场地使用者问卷调查评分,对杭州城北体育公园绿地的健康休闲游憩适宜性进行实证评价,评价整体得分为4.1996,属于优良水平,但水体景观、基础服务设施等存在问题。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5个方面的优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46.
通过对不同播种期和不同疏草强度的试验,研究了影响杭州湾地区狗牙根草坪秋季追播黑麦草冬前成坪的关键气候因子和追播技术。结果表明,播种时的气温显著影响黑麦草的出苗时间、出苗率、生长速度和出苗整齐度,10月中上旬日平均气温在18-23℃时追播的黑麦草,出苗前期生长状况最好,而疏草强度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则不显著(P〉0.05)。然而,当苗期积温〉500℃时,不同疏草强度下黑麦草密度和成坪后均匀度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P〈0.05),只有在疏草强度足够大时(≥50%),草坪的密度和均匀度才能够达到理想状态,且随苗期积温的增加,疏草强度也相应增加时才能保证黑麦草成坪后的良好景观。  相似文献   
247.
以杭州西湖47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从秋色叶色域面积占比和美景度评价(SBE法) 2个方面对西湖植物群落的美学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评价人员对于西湖秋季植物景观总体持积极的态度;(2)秋色叶色域面积与植物群落总面积的比值分布范围在0 ~ 0.8之间,较为分散;(3)秋色叶色域面积占比大于0.5的群落数量较少,仅占总数量的36%;(4)秋色叶色域面积占比接近0.4或0.7时,群落景观的SBE值最高。通过对西湖秋季植物群落中秋季色彩进行量化研究,为亚热带地区的秋季植物景观的配置方式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248.
暴露度理论是分析人地相互作用过程的桥梁。本文以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影响作为主要干扰因素,选取杭州城市边缘区所辖街道为基本单位,以距市中心距离、斑块密度、香农多样性指数、景观分割度指数、建设用地比重、最大斑块指数6方面指标构建暴露度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熵值法对杭州市城市边缘区暴露程度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杭州市城市边缘区暴露度总体分布规律并非是从城东向城西逐渐递减,而是呈现出高、中、低3个等级相间排列的现象;(2)结合当前杭州市社会经济数据,发现空间分异状况、城市系统体制转换阶段差异对杭州市边缘区的暴露程度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