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48篇 |
免费 | 120篇 |
国内免费 | 22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81篇 |
农学 | 242篇 |
基础科学 | 101篇 |
275篇 | |
综合类 | 943篇 |
农作物 | 181篇 |
水产渔业 | 77篇 |
畜牧兽医 | 289篇 |
园艺 | 105篇 |
植物保护 | 29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55篇 |
2022年 | 93篇 |
2021年 | 94篇 |
2020年 | 96篇 |
2019年 | 100篇 |
2018年 | 59篇 |
2017年 | 110篇 |
2016年 | 119篇 |
2015年 | 94篇 |
2014年 | 171篇 |
2013年 | 179篇 |
2012年 | 210篇 |
2011年 | 213篇 |
2010年 | 158篇 |
2009年 | 153篇 |
2008年 | 161篇 |
2007年 | 134篇 |
2006年 | 115篇 |
2005年 | 89篇 |
2004年 | 72篇 |
2003年 | 54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48篇 |
1999年 | 40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吉安1961—2012年气象资料和历史灾情资料,对比分析了辣椒年度寒害与寒害过程中的最大降温幅度、最低温度、持续日数、积寒等致灾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寒害过程作为研究尺度,可很好识别辣椒寒害的发生;通过分析持续日数≥3d的寒害过程气象因子,能更好的反映年度辣椒寒害情况;用寒害过程尺度的日最低气温≤10.0℃、持续日数≥3d寒害过程的积寒和来识别辣椒寒害的发生,更有利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92.
纳米氧化锌(ZnO-NPs)是目前最常见的工程纳米颗粒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类产品中,对生态环境有潜在影响。为了阐明ZnO-NPs对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及剂量-效应关系,通过微宇宙实验,分别建立了纯菌(微杆菌)培养体系和土壤培养体系,对不同浓度ZnO-NPs暴露条件下微生物的荧光素二乙酸酯水解酶(FDAH)活性进行了测定,在纯菌培养体系中也测定了脱氢酶(DH)活性。结果显示,与不含ZnO-NPs的对照相比,培养液中ZnO-NPs浓度为1、5、10 mg·L-1时,对微杆菌的FDAH和DH活性均产生了显著抑制,抑制率分别为22.5%、61.2%、62.3%和27.8%、44.8%、44.8%。ZnO-NPs附着在微杆菌膜上,有些进入菌体内,对菌体造成了氧化损伤。土壤中ZnO-NPs浓度为5mg·g-1和10 mg·g-1时,FDAH活性显著低于不含ZnO-NPs的对照土壤(P=0.007和P=0.008)。土壤中ZnO-NPs浓度为1mg·g-1时,FDAH活性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149)。土壤中ZnO-NPs对FDAH活性的抑制与ZnO-NPs浓度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但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ZnO-NPs对FDAH活性的抑制减弱。 相似文献
993.
994.
昆明地区拉美斑潜蝇田间种群发生与危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明地区蔬菜地拉美斑潜蝇幼虫危害和成虫活动主峰在4-5月,次高峰在10-11月。满天星花卉大棚内斑潜蝇种群主高峰在7-8月,次高峰在4-5月,蚕豆从11月至翌年4月,拉美斑潜蝇成虫数量呈上升趋势,幼虫在10-11月和2-4月为害较重。该虫在蔬菜地不转移危害,但在蔬菜与蚕豆地之间却转移危害,植株幼苗期和成苗期受害轻重依品种而异植株中部叶片受害较重。 相似文献
995.
广东农田杂草防控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光温水热资源丰富,作物四季种植,杂草周年为害,已成为影响农作物生产的重要生物因子。目前,广东农田杂草防控主要依赖化学除草剂,在控制农田杂草危害和提高作物产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杂草防控面临诸多挑战:化学除草剂的过量使用,导致杂草种群演替及抗药性问题突出,除草剂药害问题频发,防治成本增加的同时给农田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绿色防控技术储备不足,适应杂草防控的智能化和机械化手段不多,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下相应对策:推进杂草群落动态和抗性监测预警工作;加强杂草抗性机理研究;研发推广除草剂药害诊断及防控技术;加强杂草绿色防控技术和精准除草技术研究;组建产学研联盟,增强协同创新能力;推进杂草统防统治及基层从业者培训。 相似文献
996.
灌木围障是预防林木兔害的有效方法.为了评价灌木围障方法的经济性,研究了灌木围障的投入产出比和投资收益率.结果显示,灌木围障成本主要是用工支出,总效益取决于处理区和对照区林木的保存率、单价和定植株数.试验期内,桥北林区2种处理的净增益分别为(2 806.25±37.84)元·hm-2和(490.33±3.47)元·hm-2,旬邑为(711.84±5.45)元·hm-2和(388.25±3.30)元·hm-2.桥北灌木篱笆投资回收期2 a,投入产出比1∶5.98;灌木围墙投资回收期为3a,投入产出比1:2.50.旬邑2种处理的回收期均为4 a,投入产出比为1∶2.05和1∶1.41.证明灌木围障,尤其是灌木篱笆处理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林木兔害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997.
为了探究水稻开花期喷施氯化氨基乙酸对水稻中Cd转运特性的影响,以湘早籼24号(X24)水稻为研究对象开展盆栽试验,对水稻籽粒及各器官中的Cd含量、水稻必需元素(K、Mg、Ca、Fe、Mn、Zn)及水稻体内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开花期叶面喷施0.8 mmol·L-1氯化氨基乙酸显著降低了稻米和穗轴中的Cd含量,稻米中的Cd含量从0.28 mg·kg-1下降至0.17 mg·kg-1,降幅为39.29%。通过对水稻体内各器官间Cd转移系数的分析发现,开花期水稻叶面喷施氯化氨基乙酸可以显著降低Cd离子从穗轴向籽粒、穗节向穗颈、倒二节间向倒一节间的转移系数,即倒二节间向上的转移效率降低导致了稻米中Cd含量显著下降。同时,叶面喷施氯化氨基乙酸降低了水稻籽粒和穗轴中Ca的含量,促进了K、Mg和Zn从倒一节向穗轴的转移。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叶面喷施0.8 mmol·L-1氯化氨基乙酸后,稻米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分别增加了28.54%和22.96%,甘氨酸含量减少了51.92%。由此可见,水稻开花期叶面喷施氯化氨基乙酸有利于稻米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合成,能促进K、Mg和Zn的转运,并通过抑制Cd由营养器官向籽粒的转运过程显著降低稻米中的Cd含量,该方法在我国南方Cd污染农田水稻生产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8.
2002~2015年,在良垌镇、新民镇、青平镇、石颈镇、河唇镇的不同类型果园,定期调查荔枝第一次生理落果至采果期结束的落地果实,采集回室内观察。结果表明:廉江市荔枝蒂蛀虫发生世代数和主害代稳定;不同荔枝品种发生期及受害时间差异较大;不同荔枝品种虫口密度及受害程度差异大;虫口密度和种群数量变动与荔枝花果期密切相关。建议采取荔枝园间伐回缩技术,改善荔枝园生态环境等农业措施及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于成虫羽化高峰期和卵孵化高峰期喷施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99.
研究外源 NO 对干旱胁迫生理生化反应。以15%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0.5 mmol·L-1的外源 NO 供体(SNP)处理对茶树幼苗叶片游离脯氨酸、丙二醛(MDA)的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 SNP 缓解干旱胁迫伤害的效果较好,显著提高了受干旱胁迫茶树幼苗叶片的保护酶(CAT)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并降低了 MDA 的含量。表明外源 NO 通过提高干旱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降低 MDA 的含量,缓解干旱胁迫对茶树幼苗的损伤,增强植株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000.
茶多酚对小鼠辐射损伤的防护效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NIH小鼠作动物整体试验,测定茶多酚(TP)对60Co-γ射线辐照损伤的防护和治疗效应。实验共分5组,即正常对照组、60Co-γ辐照组、辐照前给TP组、辐照后给TP组、阳性药对照组。其中给药组分别以1/5LD50和1/10LD50二个剂量的TP水溶液灌胃(ig)、阳性药组用生白宝ig,其他各组ig生理盐水。60Co-γ射线照射总剂量为4.5Gy,剂量率为0.98Gy/min,辐照后第10天观察各组小鼠的死亡率、体重、血象、白细胞分类计数、脾指数、胸腺指数、CFU-S、网织红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数、粒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和PCE的微核细胞率等。结果表明:辐照前给TP组小鼠的血像、免疫器官指数、CFU-S及粒细胞MI等明显高于60Co-γ辐照组,并能抑制骨髓PCE的MNCF;在辐照后给TP组中测得的造血及免疫系统的有关数据与60Co-γ组比较也明显提高,说明TP对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受到电离辐射损伤时不仅具有明显的防护效应,而且对辐射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