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0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71篇 |
农学 | 9篇 |
1篇 | |
综合类 | 45篇 |
农作物 | 9篇 |
畜牧兽医 | 1篇 |
植物保护 | 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2篇 |
2001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23个油桐的品种进行了综合评判,评判结果与传统方法的结果基本吻合。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分析可定量地表示品种之间的相似程度,能用一个简单、直观的数量指标来表示研究结果,为经济树木品种评判提供了一种计算简单、结果直观的研究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2.
33.
油桐育种程序系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对来自10个省(区)184个种质资源号及275个地方品种、单亲家系、双亲家系和无性系系统的研究分析与选育,基本摸清油桐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并得出油桐为“常异花授粉树种”的结论;制定了油桐育种程序和途径,选育出3个优良家系、4个优良无性系、1个“矮早丰”优良品种和1个优良杂交组合;收集了来自全国油桐产区的种质资源451个;生产并推广良种13x104kg。应用这些良种的遗传增益(△G)在34.0%-59.8%。这一研究为油桐生产和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提供了部分育种和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混交模式下马尾松及格木生长量差异,探讨马尾松与格木混交的适宜模式,为马尾松格木混交林的营建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广西凭祥5年生马尾松和格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混交模式及混交比例马尾松和格木的胸径、树高、冠幅及材积的差异,探寻马尾松格木混交合理的混交模式和混交比例。【结果】1)不同混交模式马尾松胸径、树高、冠幅和材积均差异显著。处理a和CK3林分平均胸径最大,均为5.9 cm,CK3林分平均树高、上下冠幅和左右冠幅最大,分别为4.9、2.4和2.7 m。CK3的单株材积最大为0.0082 m3,处理c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单株材积均最小,分别为5.0 cm、4.1 m和0.0051 m3,同时上下冠幅和左右冠幅最小,分别为2.0 m和2.1 m。2)不同混交模式格木胸径、树高、冠幅和材积均差异显著。CK2林分平均胸径最大为5.1 cm,最小为处理c的4.1 cm。处理a和CK1林分平均树高最高,均为4.8 m,处理c树高最低为4.0 m。处理a、处理b和CK2上下冠幅最大,均为2.4 m,处理c上下冠幅最小为2.0 m,CK1左右冠幅最大为2.8 m,处理c左右冠幅最小为2.1 m。CK2格木单株材积最大为0.0058 m3,处理c单株材积最小为0.0035 m3。3)不同的混交模式和混交比例不影响径级数量的分布规律,各处理及对照中马尾松和格木的径级均呈正态分布。【结论】马尾松与格木幼林4种混交模式在胸径、树高、冠幅和材积均存在显著差异,马尾松与格木(75丛·hm^-2)各项生长指标相对较优,其次为马尾松+格木(4:1)行状混交,生长表现最差为马尾松+格木(210丛·hm^-2)。综合考虑,以培育马尾松大径材为经营目标,早期应选择马尾松与格木(75丛·hm^-2)模式进行混交。 相似文献
36.
福贡县油桐林油桐黑斑病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桐黑斑病是我国南方油桐产区的一种常见病害, 近期在云南省福贡县新植油桐林大面积发生了此种病害, 给当地的油桐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有效地防治此病, 在对福贡县油桐黑斑病发生及危害特点认识的基础上, 从环境因素, 油桐经营水平上对福贡油桐黑斑病发生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依据不同的受害程度及特点提出结合桐林的集约化经营, 辅以化学药剂防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7.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