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4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假眼小绿叶蝉白僵菌优良菌株筛选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假眼小绿叶蝉僵虫筛选到1株对若虫、成虫毒杀作用明显的白僵菌菌株Be2,并选用4株不同来源的白僵菌菌株进行了室内和田间毒力生物测定,结果表明,Be2菌株毒力最强,若虫、成虫死亡率高达95%以上,是可用于田间防治的生产菌株。利用该优良菌株应用于大量生产,菌粉平均含孢量达259.46×108/g,平均孢子萌发率达97.43%。通过大面积示范应用,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2.
采用喷雾法测定5株球孢白僵菌菌株对假眼小绿叶蝉的致病力。结果表明:以浓度(1±0.5)×107孢子/m L白僵菌孢子悬液接种12 d后,各菌株对假眼小绿叶蝉均有一定的致病性,校正死亡率和僵虫率范围分别为(52.21±0.94)%~(86.92±1.96)%和(50.67±1.25)%~(84.67±0.82)%,LT50为6.35~9.61 d。其中,BLK菌株对其致病力最强,校正死亡率和僵虫率分别为(86.92±1.96)%和(84.67±0.82)%,LT50为6.35 d,6 d的LC50为9.539×106孢子/m L。通过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参数估算,BLK菌株对该虫致死效应较强的时间段为2.5~5 d,该菌株在假眼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中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3.
用Tenax TA吸附法捕集正常茶梢、机械损伤茶梢和茶树-假眼小绿叶蝉取食复合体挥发物,经GC/MS鉴定各处理挥发物的组成和含量。并就茶梢挥发物及其单组分进行了对假眼小绿叶蝉天敌蜘蛛优势种之一-白斑猎蛛的生物活性鉴定。研究表明,捕食性天敌白斑猎蛛对正常茶梢挥发物和机械损伤茶梢挥发物的趋性明显弱于受假眼小绿叶蝉危害后茶梢的挥发物。在供试挥发物组分中,2,6-二甲基-3,7-辛二烯-2,6-二醇和吲哚两种成分是茶梢被害所形成的特异性化合物,并对白斑猎蛛具有明显的引诱活性,认为是白斑猎蛛受引诱的主要活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24.
采用喷雾法测定8株金龟子绿僵菌菌株对假眼小绿叶蝉的致病力。结果表明:以浓度(1±0.5)×107孢子·mL-1的绿僵菌孢子悬液接种12 d后,各菌株对假眼小绿叶蝉均有一定的致病力,校正死亡率和僵虫率分别为(43.08±0.76)%-(76.92±1.72)%和(40.67±1.25)%-(76.67±1.55)%,LT50为6.76-11.48 d。其中,Ma1775菌株对假眼小绿叶蝉致病力最强,校正死亡率和僵虫率分别为(76.92±1.72)%和(76.67±1.55)%,LT50为6.76 d,6 d的LC50为4.156 3×107孢子·mL-1。通过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参数估算,Ma1775菌株对该虫致死效应较强的时间段为3-5 d,该菌株在假眼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5.
天敌与目标害虫空间关系密切与否,直接关系到天敌对目标害虫的控制利用。为了选择较为理想的天敌与害虫之间空间关系的研究方法,本文用地统计学法、模糊相似优先比法,扩散系数法、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法和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法研究‘黄山大叶种’茶园和‘农抗早’茶园天敌与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空间关系密切程度,以地统计学法的结果为标准,以其前3位天敌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和鳞纹肖蛸Tetragnatha squamata的位次之和为据,根据位次差别评论5种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的一致性。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方法研究结果与地统计学方法的结果差别较小,其次是扩散系数法和模糊相似优先比法,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法研究结果与地统计学方法的结果差别较大。按照天敌与小贯小绿叶蝉空间关系密切程度位次分析,粽管巢蛛、斜纹猫蛛和鳞纹肖蛸是与小贯小绿叶蝉空间关系密切的前3种天敌。本文是对多种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一致性进行比较的一种尝试,为分析天敌与害虫空间关系选择研究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茶小绿叶蝉Empoasca spp.是我国最重要的茶树害虫,几乎对所有化学农药都产生了很高的抗药性,亟需开发经济有效的生物农药。本研究通过对从茶小绿叶蝉上分离的1株爪哇棒束孢Isaria javanicus和4株自其它叶蝉上分离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胞外蛋白酶活性测定,初选出活性较高的爪哇棒束孢和两株球孢白僵菌;对假眼小绿叶蝉低龄若虫的生物测定结果显示,爪哇棒束孢毒力最强,分别比两株球孢白僵菌高2.33~7.26倍和6.08~27.26倍,在1×108孢子mL 1浓度条件下第13 d的致死率达100%,LT50为5.9 d。通过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爪哇棒束孢菌株配制的IJOD-1悬乳剂以7.5×1013孢子hm 2的剂量常量喷施,对假眼小绿叶蝉虫口的防治效果在第11 d时为50.32%;第25 d时追加1次放菌,在第55 d时的防治效果达68.40%。  相似文献   
27.
测定了印楝素、吡虫啉、赛丹、天王星和敌敌畏5种杀虫剂对圆果大赤螨的毒力,及其对茶假眼小绿叶蝉捕食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印楝素和吡虫啉对圆果大赤螨的毒性和捕食功能影响较小,其它3种农药影响较大;亚致死剂量杀虫剂对圆果大赤螨功能反应模型的基本结构没有改变,但影响到了模型的各项参数,药剂处理后圆果大赤螨最大日捕食量降低,处理猎物的时间延长,捕食速率和寻找效应减弱,说明亚致死剂量杀虫剂对天敌圆果大赤螨的捕食作用存在着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8.
记述采自贵州余庆中药材基地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上的小绿叶蝉属Empoasca Walsh,1862松村叶蝉亚属Empoasca(Matsumurasca)Anufriev,1973(半翅目,叶蝉科,小叶蝉亚科)1新种,即吴茱萸小绿叶蝉Empoasca(Matsumurasca)rutaecarpa sp.nov.。新种与该亚属其他种区别在于:新种的肛突较狭,直,其末端变尖;阳茎端干腹基部具1腹向突起,其亚端部具1对腹向突起,端干背基部上方具1对小齿突。提供了新种的鉴别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29.
1997年在兰考县调查了泡桐林内小绿叶蝉Empoascaflavescens(Fabricius)的分布、种群动态及昼夜活动节律。小绿叶蝉集中分布于林冠上部,其分布与林冠高度呈正相关,以黄色诱虫器为例,其相关性分别表现为y=1012.7x-2726.7(R2=0.9971)(黄筒)和y=66.127x1.8462(R2=0.9866)(黄板);种群数量在年生活周期中有3个明显的高峰,即6月上旬、7月下旬、9月上旬。昼夜活动节律在不同月份存在一定的差异,夏季气温高时成虫多在早晨(8∶00)和傍晚(18∶00~20∶00)温度相对较低时活动;秋季则集中在中午(14∶00)温度较高时活动,其它时间为取食和隐匿休息时间。  相似文献   
30.
剪取对于叶蝉分别具高抗、中抗和感性的紫鹃、中茶108和乌牛早茶树新梢,进行水培。每梢分别接种2日龄叶蝉成虫3头,分别为害0、12、24、36、48、60 h之后采叶制蒸青样。以电子舌测其茶汤滋味,电子鼻测其香气,测色计测其汤色。每个品种蝉害历时与茶汤酸度值SRS和咸度值STS显著正相关;紫鹃蝉害历时与苦度值(BRS)正相关,与鲜度值(UMS)和甜度值(SWS)皆显著负相关;中茶108蝉害历时与BRS正相关,与UMS和SWS皆显著正相关;乌牛早蝉害历时与BRS、UMS和SWS皆显著负相关。电子舌数据分别经主成分分析(PCA)和软独立建模分类法(SIMCA)分析绘制坐标图,在图上每个品种的6个蝉害蒸青茶样的位点呈线性排列。电子鼻数据的PCA和SIMCA分析结果分别显示紫鹃和中茶108的6个蝉害茶样在坐标图上呈线状分布,而乌牛早6个蝉害茶样在坐标图上无规则分布。测色计显示,从受害开始至受害60 h,紫鹃、乌牛早茶汤的黄绿色色度加深,中茶108茶汤的亮度则明显下降。最终认为电子舌和电子鼻等感官智能仪器能够有效区分抗、感性品种的蝉害茶样,辨别蝉害程度不一的茶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