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7篇
  免费   472篇
  国内免费   589篇
林业   1117篇
农学   287篇
基础科学   53篇
  1322篇
综合类   2718篇
农作物   148篇
水产渔业   681篇
畜牧兽医   639篇
园艺   126篇
植物保护   407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235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312篇
  2020年   325篇
  2019年   344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286篇
  2016年   365篇
  2015年   302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455篇
  2012年   416篇
  2011年   494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397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340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1.
文章采用野外植物样方采取及实验室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阿巴嘎旗北部牧户常年放牧和隔年休牧的冬季草场为例,探讨短期休牧对克氏针茅草原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稳定性的影响。结论如下:(1)两个草场植物群落内植物数量差异不大,主要差异表现在主要植物的平均重要值及两个草场仅有2对共优种。此外,短期休牧冬季草场的禾本科植物比重提升的同时,一年生藜科植物也显著提升;(2)短期休牧冬季草场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略高于常年放牧冬季草场,但差异不显著;(3)两个草场植物群落处于中等相似水平,植物种间存在分异化趋势;(4)短期休牧冬季草场植物群落总体呈微弱正联结,种间联结松散,处于正向演替阶段,常年放牧冬季草场呈微弱负相关,群落较不稳定,存在一定退化风险;(5)两个草场的植物群落离稳定性都有一定差距,但短期休牧冬季草场植物群落稳定性略好于常年放牧冬季草场。可见,短期休牧有利于克氏针茅草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保持。  相似文献   
92.
93.
祁连山东段天然草地植物群落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法国生态学专家M .Godron提出的方法 ,对祁连山东段天然草地植物群落做了稳定性测定 ,其结果表明 :在测定的 5个草地型中 ,种的百分数与累积相对频度两线相交点分别为 41 5 9、39 61、44 5 6、43 5 7和 43 5 7,与稳定点 2 0 80均不趋于接近。证明祁连山东段天然草地由于放牧过重而导致放牧演替 ,造成植物群落极不稳定。今后应加强保护措施 ,使其逐步向进展演替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4.
放牧强度对羊草草原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研究放牧强度对羊草草原植物群落组成、数量特征、生物量及土壤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羊草草原的植被盖度和生物量随之降低,优势羊草群落将逐渐被盐生植物所替代,群落结构趋于简化,物种向旱生化和盐生化演替.同时土壤容重、含水量、有机质和氮、磷、钾、钙、镁等营养元素含量亦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春季过度放牧对土壤表层的水分、有机质和钙、镁等元素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因此,制定科学的草原管理措施,特别是春季限制放牧等措施对于维持草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
对祁连山区人工多年生不同禾草草地建植第二年杂草群落特性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禾草人工草地杂草种类组成较为复杂(26种均为阔叶杂草),但危害不大,只是其中细叶亚菊生长旺盛,与禾草共生,同期生长,频度较高,密度、盖度较小。通过计算SDR4值知该草地杂草入侵不严重。  相似文献   
96.
调查了黄河源区高寒草甸极度退化产物“黑土滩”植被群落类型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分布在黄河源区高寒草甸上的“黑土滩”草地植被可分为7个类型,分别为:黄帚橐吾 铁棒棰群落、白苞筋骨草群落、铁棒棰群落、西伯利亚蓼 鹅绒委陵菜群落、摩苓草群落、甘青微孔草群落和甘肃马先蒿群落。从群落结构和已有的研究结果看,黄河源区所有类型的“黑土滩”草地都完全失去了牧用价值,短期内自然恢复的物质基础也已丧失,该类草地的恢复治理必须通过人工植被的重建来实现。  相似文献   
97.
自20世纪50年代MacArthur[1]提出多样性-稳定性理论以来,多样性和稳定性问题一直存在争论。对此Pimm[2]分析指出,形成多样性-稳定性关系的两种相互对立假说的原因在于多样性、复杂性和稳定性在生态学上有许多不同的定义。事实上,植物群落稳定性的定义和测度方法一直没有统一的认识。Godron稳定性测定方法是法国生态学工作者从工业生产中发现并引入到植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它是由植物群落中所有种类的数量和频度进行稳定性计算的方法[3]。本文利用Godron稳定性测试法计算内蒙古中东部草原6个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及物种多样性,探讨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问题,旨在为揭示草原稳定性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8.
研究结果表明:在沙漠化发展过程中,差巴嘎蒿--杂类草群落(1)首先是植物种组成数量和密度大幅度减少,继而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急剧下降,四项指标受沙漠化影响的强弱顺序是密度>植物种数量>工>地上生物量;(2)结构趋于简单,功能逐渐消退,优势种或亚优势种发生更替,群落最终变性;(3)沙漠化演变既有连续性又有间断性,随着沙漠化的加剧,其连续性变弱,间断性增强,变幅增大;(4)轻度沙漠化时群落稳定性最高,严重沙漠化可导致其稳定性迅速破坏;(5)对沙漠化的危害,表现出一定的时滞效应和自我适应调节能力,这两个问题有等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
对河南省豫西地区主要城市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e草坪昆虫群落进行了调查,共鉴定出昆虫12目36科75种,其中有害昆虫56种,有益天敌18种,其他昆虫1种.在有害昆虫中,不同季节优势种不一样,春季的优势种为蚜虫,夏季的优势种为酢浆草茹叶螨Tetranychina harti和朱砂叶螨T.cinnabarinus,秋季的优势种是酢浆草茹叶螨T.Hharti和蛴螬Holotrichia diomphalia.它们都是综合治理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00.
Exergy, the thermodynamic function that represents the distance of an open system from equilibrium, is proposed as an ecological indicator for summarizing the complex dynamics occurring in a disturbed community during its recovery processes. These complex dynamics can be difficult to capture by using classical indices. In this study, we sampled macrobenthos using the BACI scheme (before versus after; control versus impact) in tidal wetlands of west Chongming Island, China, an area that has been disturbed by ecological engineering measures. Exergy storage is estimated for benthic communities. The control area is proposed as dynamic reference for estimating local exergy storage of the benthic community. Three different methods were used for estimating exergy on the basis of coefficients: (a) taken for taxa groups; (b) estimated from coding genes given for broad taxonomic groups; and (c) estimated from genome size taken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the taxonomic level of the species, providing a basis for inferring similarities. We found a decrease of local exergy content in the disturbed area 9 days after the disturbance. Subsequently, the reference exergy of the benthic community increased (i.e. in the surrounding control area)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osed hypothesis regarding the dynamics of exergy storage during a system's development. Estimates of local exergy arrived at using the three methods provided comparable results. Based on this, we then discuss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the more readily available genome size data for estimating exergy. This result may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broader application of this indicator to biological systems. Moreover, the adjacent control samples seem to represent an appropriate dynamic reference for estimating the local exergy of disturbed communities. We found that exergy was a useful indicator that integrates the processes underlying the recovery of the benthic community after disturb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