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林业   153篇
农学   103篇
基础科学   9篇
  78篇
综合类   496篇
农作物   188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通过不同种植密度对郑单22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郑单22单株叶面积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增大而减小。群体叶面积系数和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加,达到一定种植密度后而下降,产量随密度加大而增加,结果表明,郑单22的适宜种植密度为45000~52500株/hm2。  相似文献   
92.
通过对饲用型玉米陕单8806进行37500、48000、58500和69000株/hm2等4个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陕单8806的适宜栽培密度为63000株/hm2左右,其吐丝期的合理叶面积指数为5.8左右,该密度下陕单8806拔节至成熟的物质净同化率可达14.3g/(d·m2)左右。  相似文献   
93.
超级杂交稻新组合II优602经济性状及产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2年在四川3个不同生态区对杂交稻II优602在不同栽培密度和不同施氮水平下的经济性状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生态区,II优602有效穗随着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最高有效穗达250.5~322.5万/hm2;在同一施氮水平下,II优602穗粒数随着密度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达159.23~165.08粒;不同生态区,不同密肥处理对II优602结实率、千粒重、稻谷产量的影响差异较大。不同肥力条件下选择适应的栽培措施II优602均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94.
不同种植密度对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河西灌区冬小麦高产栽培制定合理的密植范围。[方法]设计了225万(T1)、300万(T2)、375万(T3)、450万(T4)、525万(T5)、600万(T6)、675万(T7)、750万(T8)、825万(T9)、900万(T10)、975万(T11)、1 050万(T12)基本苗/hm2共12个密度处理,分别运用R ichards模型、一元二次方程模拟了冬小麦籽粒干物质增长过程及籽粒灌浆速率随花后时间的变化情况,并对所建立的R ichards模型进行推导得到基本的灌浆参数,通过SPSS、DPS软件对籽粒灌浆参数与千粒重进行相关、逐步回归及以及通径分析。[结果]不同密度处理间千粒重、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单株穗数、单位面积籽粒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密度处理冬小麦的籽粒灌浆均符合慢-快-慢的"S"型生长特性,用R ichards模型能很好地模拟冬小麦籽粒增重过程,用一元二次抛物线方程能较好地模拟冬小麦灌浆速率随花后时间变化过程;不同密度处理间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有较大差异,最大差异率分别为33.98%、22.61%,T7的平均灌浆速率1.26 mg/(grain.d)及最大灌浆速率2.44 mg/(grain.d)均最大,T12的平均灌浆速率0.94 mg/(grain.d)及最大灌浆速率1.99 mg/(grain.d)均最小;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灌浆活跃期、灌浆快增期与千粒重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28*、0.630*、0.849**、0.739**;通径分析表明,灌浆活跃期对千粒重的贡献最大。[结论]灌浆活跃期对千粒重的贡献最大,河西绿洲灌区冬小麦的适宜密度范围为675万~750万基本苗/hm2。  相似文献   
95.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密度、氮肥施用量对玉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密植,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和改善玉米品质;通过模拟试验和优化选择,提出了玉米产量≥7500kg/hm2、粗淀粉≥65%、粗脂肪≥4.55%、粗蛋白质≥11.2%、赖氨酸≥0.33%、色氨酸≥0.075%的栽培措施,其相应的密度为53475~72435株/hm2,氮肥施用量为278.85~488.70kg/hm2。  相似文献   
96.
新疆不同密度下棉花干物质积累及其分配规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对新疆棉区南疆亚区中产棉田2品种3密度下干物质积累及其分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棉花干物质积累动态可用Logistic模型描述,随密度增加单株干物质积累降低;生育期推迟,其影响加大.②根据生长速率曲线计算出了干物质积累的主要时期.NAR在出苗后40和70d时出现高峰值,这是新疆棉区单产较高的原因之一.③2品种在中密度下,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并进时期较长,丰产性好的军棉1号并进生长时期>新陆中2号,它们均为中密度棉田具有较高经济产量的品种.  相似文献   
97.
密度对谷子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云  马尧  牟金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795-11795,11866
[目的]研究密度与谷子生长、产量性状的关系,为选育抗倒伏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中,以不分蘖型谷子品种"鸭子嘴"为试材,设计18万、21万、24万株/hm23个种植密度,以26万株/hm2为对照,较系统研究了密度与谷子生长、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18万、21万、24万株/hm2种植密度谷子的株高比对照分别矮化8.6%、6.0%和4.1%,茎粗分别比对照增大22.6%、11.3%和3.8%,谷子穗长、穗粗略有增加,穗重和穗粒重增加1~2g。3个种植密度的增产效果与对照均在0.05水平差异显著。产量最好的是21万株/hm2密度下的谷子,比对照增产75.5%,差异极显著。[结论]谷子的种植密度与株高呈正相关,与茎粗呈反比关系。21万株/hm2密度下谷子的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700~900kg/hm2。  相似文献   
98.
研究了密度(12.04、24.08、48.16、144.49、240.81、337.13、433.46、529.78、626.11尾/m2)对凡纳滨对虾(平均初始湿重0.026±0.006g)存活、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周期45d。结果表明:I.12.04、24.08和48.16尾/m2密度水平对虾的存活率显著高于626.11尾/m2密度水平,但与其它处理差异不显著;II.12.04和24.08尾/m2密度水平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特定生长率(SGRd)与密度(D)的回归方程为:SGRd=-0.3911Ln(D) 10.068(R2=0.8745)。  相似文献   
99.
根据杨树光合营养器官的形态解剖特征、应用数学方法,推导出杨树扦插理论模型,再换算求解出造林密度模型。应用实例表明,两模型既有严格的理论基础、又容易取得模型参数,且计算简便,易于生产采纳。  相似文献   
100.
Agroforestry systems have the potential to increase sequestration of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CO2) as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because of the increased rates of organic matter addition and retention.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characterized the relative stability of sequestered SOC in soil. We characterized SOC storage in aggregate size and chemical stability classes to estimate the relative stability of SOC pools after the addition of Leucaena-KX2 pruning residues (mulch) from 2006 to 2008 in a shaded coffee agroforestry system in Hawaii. Soil samples were separated by microaggregate isolation, density flotation and dispersion, and acid hydrolysis, resulting in five distinct fractions that differed in relative stability: coarse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POM), fine POM, microaggregate-protected POM, silt + clay hydrolyzable soil organic matter (SOM), and silt + clay non-hydrolyzable SOM. With mulch addition, the fine POM fraction increased. There was also a shift in the proportion of SOC to more stable silt + clay fractions. In the absence of mulch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SOC fractions. Given that the turnover time of SOC in silt + clay fractions is on the order of decades to centuries,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active shade management and mulching compensate for the loss of C sequestration in tree biomass from pollard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