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分析了大兴安岭林区春、秋季防火期的主要气候特点,总结了前期气候背景、短期气候条件以及当日的天气状况与森林火险、火灾的关系,提出了预防林火危害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2.
本文报道了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危害冷杉的新小卷蛾族一新记录种——冷杉芽小卷蛾Cymolomia hartigiana(Saxesen,1840)(Lepidoptera:Tortricidae)的形态学特征并附图,同时还简要记述了其为害和生物学特性。图6参6  相似文献   
23.
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存在树种单一,森林经济价值低的问题,为此,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陆续引种了长白落叶松、红松、西伯利亚红松和北美短叶松4个外来树种,并获得了成功.为尽早在本区推广应用,进行4树种的中试造林研究,以达到改善森林品质,提高森林生物多样性和经济效益的目的.文章介绍4树种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引种概况,并对照当地乡土树种,进行4树种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24.
大兴安岭东部林区岭南天然次生林经营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天然次生林顺行演替采取的经营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过伐林实行封山育林,对火烧迹地实行天然更新,其森林演替效果显著.对过渡阶段的次生林实行抚育间伐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间密留稀的抚育方式可以促进树木生长量的提高,有利于森林的顺行演替;采阔留针的作业方式造成土壤肥不足,森林生长速度减慢,森林结构不合理,森林质量下降.不同森林类型的养分流研究结果表明,阔叶树较落叶松纯林更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保护森林生产力;阔叶树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大大高于针叶树,加速了树木生长和森林演替速度.藉于研究结果,对确定合理的天然次生林经营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5.
刘丽  王晓红  黄晓慧  徐方奎  赵慧颖  谢晓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492-14493,14495
根据大兴安岭东南部3个地面气象站1961~2008年霜冻气候资料及日最低气温资料,对东南部农业区的霜冻气候变化特征以及对主要作物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61~2008年,大兴安岭东南部地区早(秋)霜冻初日推迟,晚(春)霜冻终日提前,无霜冻期延长。农业区霜冻初日推迟、终日提前的趋势最为明显。春霜冻期低温强度变化趋势较秋霜冻期明显。  相似文献   
26.
大兴安岭东部森林火灾发生的气候条件辨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大兴安岭东部森林火灾发生的气候条件进行了风险辨识,结论是:空气湿度是火险天气中的关键因素,相关系数为-0.81,表明湿度愈大火灾发生次数愈少,空气湿度小于60%时,就有发生森林火灾的可能,当相对湿度在35% ̄50%之间时火灾发生次数较多。气温与森林火灾相关系数仅为0.36,当最高温度在-10 ̄10℃时是火灾发生的高峰期。风是森林火灾发生蔓延的重要因素,相关系数高达0.92。发生火灾时,当风速大于2.5m/s时,火灾蔓延开始加大。雷击火发生和蔓延的气候指标是平均气温为14 ̄20℃,降水量小于7mm,14时相对湿度15% ̄38%,雷暴日数多于4天,平均风速2.5 ̄5.5m/s,14时风速大于3m/s。本着适用及着眼于近期与长远计划相结合的原则,选用了春季小于10mm降水日数、春季平均气温、地理因子、受灾面积、雷击火次数等7个因子进行了聚类分型,将火灾划分为3个区。  相似文献   
27.
对大兴安岭地区平榛播种育苗技术的阐述,对育苗地选择与整地、种子收集、种子处理、出苗后管理、苗木出圃与贮藏等环节的操作进行了详细说明,并根据工作实践提出了在该地区育苗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8.
大兴安岭根河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生态环境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大兴安岭根河镇剖面的孢粉分析、^14C测年并结合沉积地层岩性等资料,揭示该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2.5万年期间,生态环境经历了七次变迁。在晚更新世晚期距今2.5 ̄1.3万年期间有三次亚期演变;在早全新世的1.3 ̄0.9万年间经过早、晚二次变迁;中全新世的0.9 ̄0.4年间经过早、晚二次变迁;晚全新世的0.4万年至今。气候的寒温干湿周期0.4万年左右,0.2万年左右发生次一级变化,生态环境随之变迁。  相似文献   
29.
大兴安岭东部林区森林水土保持功能初步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确定合理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及确定各生态单元保护的优先度提供参考,选择以森林为主要资源的大兴安岭东部林区为研究对象,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采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对该区域森林采伐前后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整个研究区未采伐时,年土壤侵蚀总量为485万8658.55t,采伐后为1亿4109万9989.4t,高达采伐前的29倍,采伐前所有林业局的土壤侵蚀模数,均小于200t/(km2·a)的允许土壤流失量,采伐后所有林业局的土壤侵蚀模数均大于允许土壤流失量。其中,呼中林业局最高为3849.57t/(km2 ·a),属于强度侵蚀。这充分表明,该区域森林的水土保持功能十分明显,采伐前后土壤侵蚀模数分布格局基本一致,西部区明显高于东部区,与该区域的坡度变化格局相似,说明在该区植被覆盖是土壤侵蚀最主要的影响因子,而坡度则是造成土壤侵蚀空间差异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30.
张敏  白秀娟  杜智恒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002-10003
[目的]通过数量遗传学的方法寻求提高北极狐群的品质及生产性能的依据,为北极狐育种提供主要数据。[方法1利用Minitab软件和SPSS13.0软件对大兴安岭图强林业局北极狐生产性能的变异系数、回归系数、通径系数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大兴安岭地区北极狐体重的变异系数是21.64;体长的变异系数是50.58;腹围的变异系数是11.29。体重和体长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047;体重和腹围的Pearson相关系数达到了0.868;体长和腹围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是0.028;皮张长和针毛长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003。体长对体重的通径系数是0.0231;腹围对体重的通径系数是0.8667;针毛长对皮张长的通径系数是0.0031。运用了SSPS13.0软件针对群体的生长性能进行多重比较,北极狐体重、体长、腹围、皮张长、针毛长等性状在各个群体之间差异显著(P〈0.05)。对北极狐生产性能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得,体重和体长基本不相关的;体重和腹围是呈极显著正相关的;体长和腹围之间基本不相关。[结论]大兴安岭图强林业局的北极狐各个群体生产性能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