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橡实象虫(Curculio arakawai)是象甲科中危害柞树种子和嫩芽的重要害虫。为探讨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的特定区段作为DNA条形码快速准确识别橡实象虫的可行性,克隆了3个橡实象虫线粒体COⅠ基因5'端长度约556 bp的片段(GenBank登录号:JN258957,JN258958,JN258959),并与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共24种昆虫的同源片段进行碱基组成多样性和系统进化分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橡实象虫与其它24种昆虫的COⅠ基因序列呈现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碱基位点的变异率为48.2%,序列平均差异为19.7%;COⅠ基因序列的AT含量(69.9%)明显高于GC含量(30.1%),存在显著的AT使用倾向性;碱基替换模式颠换大于转换,碱基替换数与物种两两遗传距离呈明显的线性关系;COⅠ基因序列的碱基变异速率较快的位点主要集中在序列中间区域的210~390 bp。基于COⅠ基因序列构建的NJ、ME和MP系统进化树均显示橡实象虫与鞘翅目象甲科(Curculionidae)昆虫的进化关系最近,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分支,鳞翅目等其它昆虫聚在一起形成另外一个分支;橡实象虫与鞘翅目象甲科Kyklioacalles属昆虫间遗传距离最小,与鳞翅目丝角蝶科Macrosoma sp.属昆虫间的遗传距离最大。根据COⅠ基因序列的多样性,能将橡实象虫明显地与其它昆虫区分开。  相似文献   
2.
橡实象虫(Curculio arakawai)是危害柞树果实(橡实)和嫩芽的主要害虫。基于探索害虫的系统发育和遗传进化机制的目的,以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编码的细胞色素氧化酶Ⅱ(cytochrome oxidaseⅡ,COⅡ)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橡实象虫及10个近缘种昆虫进行分子系统学研究。序列分析表明:橡实象虫及10个近缘种的mtDNA COⅡ基因序列全长687bp(不同橡实象虫样本获得的目的基因在GenBank的登录号包括GU945544、GU945545、GU945546),共编码228个氨基酸;mtDNA COⅡ基因表现出明显的A+T含量偏向性,密码子不同位点碱基的使用也存在明显的A+T含量偏向性,mtD-NA COⅡ基因的碱基颠换数总体上高于转换数,颠换主要发生在A←→T间,转换主要发生在T←→C间。遗传变异分析表明,橡实象虫及10个近缘种的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39.7%,氨基酸突变率为30.3%。分别采用UPGMA法、NJ法和MP法构建橡实象虫及10个近缘种间的COⅡ基因系统进化树,各物种间的拓扑关系虽然稍有差异,但系统进化关系却完全一致,即物种间分别以所在的属聚在一起,形成Curculio、Ceutorhynchus和Peritelus3个属群,其中Curculio属和Ceutorhynchus属的系统进化关系较近,二者聚在一起形成一大支,而Peritelus属单独形成一支。  相似文献   
3.
油茶象甲成虫对油茶寄主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油茶象甲对油茶寄主的选择性趋性,为中国油茶抗虫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数据。应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室内测定又分为强迫性和选择性取食、产卵以及嗅觉反应测定的方法,测定油茶象甲成虫对不同油茶树种、品系的取食和产卵选择性。结果发现:油茶象甲对油茶2个树种、3个品系均能造成危害,导致采果前落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该虫为害所致;6月份,该虫对其他1个树种、3个品系的取食、产卵趋性均大于广宁红花油茶;该虫在油茶叶片上不产卵,当果皮厚度大于其能蛀入最大值时不产卵;雌成虫出土初期对油茶嫩芽的趋性大于果实和成叶,交配产卵期对油茶果实的趋性大于嫩芽和成叶。  相似文献   
4.
二斑栗实象在云南玉溪市红塔区、峨山县1a发生1代,以幼虫在土壤中越冬,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是防治地下幼虫的最佳时期。6月中旬成虫羽化高峰期是防治成虫的最佳时间。用粉拟青霉菌防治地下幼虫药效达86.9%,树冠成虫防治药效为64.3%。地下幼虫和树冠成虫防治的最佳剂量均为22.5kg/hm^2。喷施粉拟青霉菌最好选择雨后晴天无风的早晨和傍晚,防治地下幼虫喷药后应立即进行翻挖。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出能有效控制蒙古栎栗实象的无公害药剂和施药方式.[方法]采用6种无公害农药对蒙古栎栗实象成虫分别进行室内筛选试验和野外防治试验,同时对施药方法进行了评估.[结果]室内药剂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稀释100倍的1.2%阿维菌素、稀释100倍和500倍的5%噻虫啉及25%灭幼脲致死率均达到70%以上,其中稀释100倍的5%噻虫啉效果最佳,120 h后致死率达到84.21%;室外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稀释100倍的25%灭幼脲采用打孔注药的施药方式效果最明显,橡实被害率为64%,降低了32%的果实被害率.[结论]试验结果为蒙古栎栗实象的无公害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栗实象Curculio davidi是为害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的主要种实害虫,严重影响着板栗的品质和产量。为探明栗实象成虫触角感器类型、形态和分布,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栗实象雌雄成虫触角及触角感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栗实象雌雄成虫触角柄节、梗节、鞭节1~6亚节长度存在显著差异。雌、雄成虫触角上均有7类12种感器,包括4种刺形感器、2种锥形感器、1种叉形感器、2种毛形感器,1种B?hm氏鬃毛、1种腔形感器和1种端指形感器。其中雄虫刺形感器Ⅰ、毛形感器Ⅰ、叉形感器的长度显著长于雌虫,雄虫鞭节第7、8亚节的锥形感器数量显著多于雌虫。  相似文献   
7.
辐照柑桔和板栗害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美须  王传耀 《植物检疫》1999,13(4):197-199
本文对检疫害虫柑桔大实蝇和栗象的辐照处理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沙棘象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几年的调查,我们发现沙棘象对沙棘种实的危害相当严重。1987年延安南泥湾林场沙棘的种实因该虫为害颗粒无收,在榆林、铜川也有类似情况。为此,1987-1989年我们在陇县关山对其生物学进行了研究。一、分布、形态特征及为容(图1) 沙棘象(Curculio hippophes Zhang)分布于陕西省的陕北、渭北和关山等地区,沙棘种子被害率达20-80%。成虫除产卵时在果实上留有产卵孔外,还啃食果皮作为补充营养,使果实失去利用价值。幼虫蛀食种仁并引起大量落果。  相似文献   
9.
应用卡死克、灭幼脲Ⅲ号和抑太保等灭幼脲类杀虫剂对板栗栗实象Curculioarakaw aiMats.etKono进行了小区药效和林间防治示范试验。结果表明,三种药剂均可明显抑制栗实象成虫产卵量及子代卵的孵化,其中卡死克和灭幼脲Ⅲ号效果最佳,综合抑制率分别为93.5% 和89.8% ,抑太保稍低,其综合抑制率为77.6% 。林间防治示范试验,可使虫害率由平均54% 左右下降到8% 以下,其下降率分别为:卡死克93.3% 、灭幼脲Ⅲ号94.4% 、抑太保86.3% 。  相似文献   
10.
危害沙棘种子的新象虫—沙棘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润志  陈孝达 《林业科学》1992,28(5):412-414
危害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种子的害虫——沙棘象,隶属于象虫科(Curculionidae)象虫属(Curculio Linnaeus)为一新种。分布于陕北、渭北、关山等地,严重影响沙棘种子产量和果实利用价值。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