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6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757篇
农学   26篇
  43篇
综合类   500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对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10年生杉木纯林,通过间伐人工诱导营建杉木苦竹混交林的林分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杉木苦竹混交林林分结构合理,层次明显,呈复层林分。混交林中杉木平均木树干生物量分别是高密度杉木纯林(2500株.hm-2)、低密度杉木纯林(1125株.hm-2)的122.7%、107.9%,净生产量分别是高密度杉木纯林、低密度杉木纯林的122.6%、104.0%;叶对树干的净同化率为5.75 kg.kg-1.a-1,比低密度杉木纯林提高5.7%。混交林中苦竹立竹数6000株.hm-2,现存生物量9.43 t.hm-2,年平均净生产量为1.2 t.hm-2.a-1;8 a间伐竹材和竹笋年平均产量分别达到9.608 t.hm-2和7.587 t.hm-2,取得了一定收益,达到了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目的,是较好的经营模式。人工诱导构建杉木苦竹混交林具有较高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2.
不同因素对农杆菌介导的杉木转化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杉木试管苗靠近茎尖的茎段为受体材料,研究6个影响杉木遗传转化效果的因素,初步确定杉木茎段较为合适的转化体系为:预培养1~3 d,OD600 nm为0.1~0.4的菌液浸染10~15 min,共培养3~5 d,共培养基附加乙酰丁香酮(AS)80 μmol·L-1,共培养后延迟3 d筛选.在初次筛选培养基上共得到186个卡那霉素(Km)抗性芽,在二次筛选培养基上获得39个Km抗性芽.PCR检测有2个Km抗性芽呈稳定阳性,初步证明外源天麻抗真菌蛋白(GAFP)基因已整合到这2个Km抗性芽的基因组DNA中.  相似文献   
153.
对普通杉木林及崇阳杉木无性系种子园植株球花在树冠中的分布、数量及其配子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园中杉木无性系间球花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年龄与球花量之间呈线性相关,中壮龄杉木林郁闭度越小,雄球花量越小,雌球花量变化不明显,雄雌球花比值则越小,林分组成对球花量的影响不明显。立地条件对球花量的影响显著。杉木无性系单株雌球花和雄球花在树冠中的分布出现分层现象,各部位间球花量的差异达极性水平。球花的数量虽受年龄、母树特性,立地条件及密度的影响,但球花在树冠中的分布总趋势保持不变。单位花粉囊内的花粉数平均为7653.31粒,平均每株产花粉5.6553E+9粒,约6.0163E+4mg.全园可产花粉约1.1018E+13粒,经1.9264+8mg。平均每株产胚珠46483.25个。全园可产胚珠约1.4884E+8个。种子园花粉与胚珠比值为1.2166E+5,即约12万:1。因种子园中花粉相对胚对来说偏多,因紫在进行杉木种子园建设与改造时,应该注意选用生产雌球花较多的无性系植珠作材料, 以提高单位面积种子产量,并在调查授粉效率的基础上,依据胚珠数量可以进行球果及种子产量的预测与预报。  相似文献   
154.
杉木单染色体的显微分离及体外扩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染色体微分离及体外扩增是传统细胞生物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自1981年Scalenghe等[1]首次在果蝇唾腺染色体上取得成功后,该技术很快在人及动物分子遗传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很多重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5.
为了建立高效的杉木规模化组培快繁体系,以杉木未木质化的春梢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组合对茎段萌发和丛生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未木质化的春梢茎段,剖开后匍匐放置于培养基上,腋芽容易萌发,最佳初代培方式为MS+6-BA1.0mg/L+ NAA0.5 mg/L培养基上培养10天后,转到MS+ 6-BA0.8 mg/L+NAA0.3 mg/L继续培养,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 6-BA0.8 mg/L+ NAA0.3 mg/L,无根无菌植株采用常规扦插方法生根,可成功培育杉木优良无性系苗木.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研究不同栽植代数杉木林土壤磷素变化规律和形态特征,确定影响杉木林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因素,为提高连栽杉木对磷素的利用效率和我国杉木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土壤全磷、有效磷、不同形态无机磷含量进行测定,利用31P核磁共振技术(31P-NMR)和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SEM-ED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土壤磷素形态特征和土壤结构及矿物组成进行分析。 结果 31P-NMR图谱表明:连栽导致杉木林土壤正磷酸盐含量下降,正磷酸单酯含量增加。土壤全磷(TP)、有效磷(AP)、磷酸钙盐(Ca-P)含量随杉木林栽植代数的增加而减少,闭蓄态磷(O-P)含量则相反;O-P含量在各形态无机磷中占比最大,磷酸铝盐(Al-P)含量占比最小。SEM-EDS分析发现:不同栽植代数杉木林土壤胶体颗粒呈片状堆叠;FTIR图谱显示:其表面官能团结构的差异较小;XRD分析表明:高岭石和石英的衍射峰强度随栽植代数的增加而减弱。 结论 不同栽植代数杉木林土壤形态主要以正磷酸盐和正磷酸单酯为主。连栽土壤中全磷、有效磷、磷酸铝盐、磷酸铁盐(Fe-P)向土壤表层聚集分布,土壤中正磷酸盐(无机磷)含量随杉木林栽植代数的增加而减少,土壤Al-P含量较少及有效磷、Ca-P、Fe-P向极难溶的O-P转化是导致连栽杉木林土壤有效磷含量低的重要因素。连栽可增大土壤熟化程度、降低土壤矿物质结晶程度。  相似文献   
157.
杉木微晶纤维素的制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杉木木材为原料,经过制取纤维素和稀酸水解,制备了微晶纤维素(MCC)。水解的最佳条件是:使用质量分数为6%的盐酸,m(杉木纤维素):m(盐酸)=1:20,水解温度为92℃,水解时间为25min,产率达到94.6%。对制得微晶纤维素作了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与确认。  相似文献   
158.
湖州市不同森林植被枯落物营养元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浙江省湖州市不同森林植被枯落物的营养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植被枯落物营养元素含量有较大差别。杉木林枯落物含有较高的钙和镁 ,但铁和铜的含量很低 ;毛竹林枯落物含有较高的钾、镁和铁 ;总体上看 ,灌木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枯落物各种营养元素含量均较高。 1 0种营养元素在枯落物中的总贮量呈现出针阔混交林 >阔叶林 >马尾松林 >杉木林 >毛竹林 >灌木林的排序 ,其贮量分别为 1 2 3 78,97 0 2 ,74 71 ,73 62 ,66 66和 62 85kg·hm-2 。表 2参 8  相似文献   
159.
通过对不同年龄的杉木使用截干、斜埋、剪枝等几种不同修剪方法的试验,比较各种不同方法产生穗条的数量及生根情况,确定一种可行的采穗母树剪定方法,为杉木采穗圃的营建与管理提供技术保证。结果表明在使用幼龄苗营建杉木采穗圃时,采用斜埋法产生穗条的数量最多且生根情况最好;如果要从年龄稍大一点的树中获取大量穗条或是建立长期的采穗圃,采用截干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0.
杉木为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研究也较充分,但对球果和种子发育的研究比较薄弱。蒋恕(1980年)和华中农学院植物教研组(1975年)等从解剖学角度研究过杉木的受精过程。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1973年)和唐午庆等(1964年)从物候学角度报告过杉木球果的大小和重量变化。我们则想从种子生产角度观察球果,特别是种子的发育过程,了解不同季节的种子品质变化,以便为最适采种期找到一些客观指标,并为种子园适时管理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