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1篇
林业   78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63篇
  95篇
综合类   267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详细介绍了9SZ-2.5A型饲料加工成套设备的设计原理、依据、设计方法及其结构,并总结了该机的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32.
计算机辅助设计线图数据处理的灰色模型与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在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线图数据处理的现状后,提出了其线图数据处理的灰色模型参数估计的函数变换法。实例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值得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3.
利用计算机视觉定量描述茶叶色泽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选择HIS颜色系统描述茶叶颜色,并对颜色描述系统模型进行了改进,使之能更好地模拟理想颜色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自然存储条件下不同年份生产的龙井茶的茶叶色泽和汤色进行定量测量,测量结果:利用计算机视觉能定量地茶叶色泽随储藏时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34.
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番茄收获中的应用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7  
运用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对红色番茄进行定位,图像进行灰度变换后,对图像的二维直方图进行腐蚀,膨胀以后除小团块,提取背景区边缘,然后用拟合曲线实现彩色图像的分割,将番茄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对目标进行标定后,用面积匹配实现共轭图像中目标的配准,运用体视成像原理,从两幅二维图像中恢复目标的三维坐标,从实验数据可知,当目标与摄像机的距离为300-400mm时,深度误差可控制在3%-4%。  相似文献   
35.
利用常熟市不同时期 (1 966、1 984、1 992、1 999、2 0 0 0、2 0 0 1年 )、不同类型卫星遥感影像 (Corona、TM、SPOT、ETM )进行多波段合成 ,图像增强处理与精校正 ,建立不同影像城镇用地解译标志 ,通过人机交互判读 ,获得不同时期的各乡镇城镇用地矢量图的方法。统计出 35年来常熟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大近 6 .4倍。城镇扩展空间上受到地貌条件和城市经济水平以及政策决策影响 ,城镇多数沿河流或交通线方向扩展 ,各城镇间扩展数量和相对速率有明显差异 ,且存在一定地理分布规律。结合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 ,分析发现城镇扩展与不断增加的城镇人口、GDP极显著相关 ,各乡镇单位城镇面积创造的GDP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36.
A computer simulation was conducted to predict the effects of rake angle of a chisel plough and soil bulk density on angle of soil failure plane, rupture distance, width of side crescent, frictional, overburden, cohesion and adhesion soil cutting factors, draft forces and drawbar power requirements. The experimental work was carried out in two locations. Soil of the first location was sandy clay with the soil bulk densities of 1.75 and 1.70 g/cm3 for firm and loose soil conditions, respectively, with an angle of internal friction of 30° and a surface friction angle of 20°, cohesion of 2.5 kN/m2 and adhesion of 1.2 kN/m2. Soil of the second location was clay loam with the soil bulk densities of 1.65 and 1.50 g/cm3 for firm and loose soil conditions, respectively, with an angle of internal friction of 34° and a surface friction angle of 23°, cohesion of 2.4 kN/m2 and adhesion of 1.14 kN/m2. The prediction showed that the angle of failure plane found to decrease with the rake angle. The rupture distance decreased with the rake angle from 15° to 55° and then increased as the rake angle increased over 55°. The width of the side crescent increased as the rake angle increased and the maximum value and the minimum value were recorded at 75° and at 15°. Values of frictional and overburden factors decreased as rake angle increased.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values were recorded at 15° and 75°, respectively. The values of cohesion factor increased as rake angle increased. The maximum value was recorded at rake angle of 75° and the minimum value was recorded at rake angle of 15°. Adhesion factor was found to change inversely with the rake angle from 15° to 55° and then to change directly with the rake angle over 55°. The draft force decreased with the rake angle and reached its minimum value at 45° rake angle. Over 45°, the draft force increased and reached its maximum value at 75° rake angle. The draft increased with soil bulk density. The power required for moving the plough recorded the maximum value at rake angle of 15°, while the minimum value was recorded at 55° rake angle. The values of power increased with decrease of soil bulk density. The predicted values demonstrated some deviations from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of the draft force and the drawbar power.  相似文献   
37.
王艳平  冯世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350-12351,12376
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理论,通过图像处理获取正常、微裂、裂颖3种杂交水稻种子的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设计神经网络进行杂交水稻裂颖种子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识别正常、微裂、裂颖的种子,识别率达到96%、85%、95%。  相似文献   
38.
浅谈计算机网络入侵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入侵检测的概念和入侵检测的步骤,重点分析了入侵检测的分类、入侵检测技术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介绍了入侵检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9.
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常用计算机操作技能,对日后的社会工作或学术深造是非常有帮助的,而理解与掌握常用工具软件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大量的上机实践.通过对实验课程认知,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调查发现,学生的专业需求和实验的考核方式是影响《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效果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0.
通过对电阻炉动态对象特性的研究以及预测控制方法的改进,比较了动态矩阵控制和PID控制在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效果.仿真结果表明:DMC不但克服了建模的不精确性和参数的时变性,而且根据给定的期望曲线,实现了比PID控制更令人满意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