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23篇
  27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植物群落是河岸带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流护坡生态系统的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实地调查和测定研究京杭运河淮安段天然芦苇群落对风速、噪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植物对照地相比,有芦苇分布的背风面风速变小,噪音降低,其日变化也呈现一定变异.不同芦苇群落由于宽度及密度等结构特征的差异其作用强度明显不同.密集芦苇群落和中密芦苇群落的消风减噪效应明显好于稀疏芦苇群落,日平均消风率分别为63.95%和66.25%;日平均减噪率分别为9.81%和6.13%.气流与声波穿越苇群后,在苇群内部形成明显的低风弱噪区,但越过苇群后二者呈现不同的变化曲线.通过苇群的风速变化拟合方程为:y1=-0.000 5x3+0.033 6x2 -0.542 8x+2.741 6(R2 =0.821 6);通过苇群声级变化的拟合方程为:y2=-0.001 2x3+0.080 6x2 -1.536 2x+ 65.09( R2=0.845 2).芦苇群落对航道行船具有明显的抵风消浪与消音降噪功能,是一种值得保护和应用的河岸带生态护坡模式.  相似文献   
82.
文章以新鲜芦苇秸秆为发酵原料,分别对其进行打碎和切碎预处理,在恒温30℃条件下进行全混合批量式沼气发酵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两种预处理方法的发酵时间均为62 d,芦苇秸秆打碎处理的TS产气率和VS产气率分别为467 mL·g^-1和570 mL·g^-1,芦苇秸秆切碎处理的TS产气率和VS产气率分别为560 mL·g^-1和685 mL·g^-1,芦苇秸秆切碎处理的产气潜力明显大于芦苇秸秆打碎处理,且芦苇秸秆切碎处理的甲烷含量也较前者高。说明将进行芦苇秸秆切碎处理有利于它发酵产沼气,发酵产出的沼气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83.
本研究旨在评估芦苇与甘草茎叶混合青贮的效果及其适宜的混合比例。将芦苇与甘草茎叶分别按100∶0(L1组)、60∶40(L2组)、50∶50(L3组)、40∶60(L4组)和0∶100(L5组)的重量比例分为5个组进行混合,每组5个重复。青贮90 d后,测定青贮前后的营养成分,鉴定感官品质、发酵品质及有氧暴露第0、1、3、5、7和15天的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1)随着甘草茎叶所占比例的提高,各组混合青贮粗蛋白质(CP)含量逐渐提高(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逐渐降低(P<0.05),且L5组NDF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L4组和L5组ADF含量显著低于L1组、L2组和L3组(P<0.05)。2)L2组、L3组和L4组混合青贮感官评分较高,等级评为优,且L4组感官评分最高。3) L4组混合青贮pH和丁酸含量最低,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L2组、L3组和L4组乳酸和乙酸含量显著高于L1组和L5组(P<0.05),且L4组乙酸含量最高;L4组氨态氮/总氮值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L2组...  相似文献   
84.
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白洋淀湿地芦苇生长参数角度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整理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与叶片鲜重、株高与茎鲜重、直径与叶片鲜重、叶片鲜重与茎鲜重呈显著正相关,其余组别的数据呈正相关。对4组呈显著正相关的参数用线性函数进行了定量模型拟合,为该地芦苇的生理生化及功能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5.
刘春  房桂干  邓拥军  李萍  殷燕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979-18981
[目的]探讨竹簧碎屑的水解工艺,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H2SO4浓度、反应时间、温度和液固比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稀H2SO4水解竹簧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竹簧水解液的单糖组分。[结果]稀H2SO4水解竹簧碎屑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稀H2SO4质量分数3.5%、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2.5 h、液固比10∶1(ml/g),在此条件下戊糖得率达到72.61%。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竹簧水解液中单糖组分主要以木糖,葡萄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其含量分别为72.380%、11.673%、5.979%和3.468%。[结论]竹簧碎屑具有制备木糖或木糖醇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6.
盘锦芦苇湿地土壤温度剖面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温度是影响湿地气候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对地温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正确把握湿地土壤呼吸的变化规律。笔者对盘锦湿地野外观测站芦苇沼泽2005-2009年的0?-80 cm土壤温度剖面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芦苇湿地土壤温度日变化呈正弦曲线,由表层向下振幅减小;-40 cm以下基本无日变化,3月份日较差为全年最小,生长季日较差大。土壤剖面温度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温度梯度明显,热量传输缓慢;夏季热量传输快,温度梯度小,其中9月份温度梯度最小。土壤温度的变化将影响芦苇生长,尤其是芦苇的萌芽和根系发育期。研究成果可为湿地碳通量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7.
丁草胺对湿地芦苇生长发育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松嫩平原西部灌区盐碱芦苇湿地集中分布区,通过大田模拟试验,研究了除草剂丁草胺对湿地芦苇的生态响应特征及湿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到盐碱芦苇湿地的不同浓度(360、720和1 440μg/L)的丁草胺,1个月内均消减较快,丁草胺各浓度处理对湿地芦苇形态学指标(株高增长量、茎粗和干重)均未产生显著影响;在芦苇生理方面,随丁草胺质量浓度的增加,芦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的降低趋势及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的上升趋势在各处理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但芦苇中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不同浓度丁草胺对湿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差异较大,在中、高浓度丁草胺作用下,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被抑制,碱性磷酸酶活性未受到显著影响;土壤蔗糖酶活性在中浓度丁草胺作用下有显著提高,其他浓度处理则无显著影响。结果显示,丁草胺在质量浓度≤1 440μg/L处理时,对盐碱湿地芦苇及土壤酶活性未表现出显著的毒理风险。  相似文献   
88.
以艾比湖湿地不同样点芦苇生长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中盐分、可溶性离子、pH值以及速效养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芦苇适生土壤中,总盐分布呈现出较强的表聚性并且均值不大于10 g·kg-1,总盐与HCO3-具有显著相关性;阳离子中K++Na+含量最多,阴离子则为HCO3-含量最多;养分含量中水解氮和速效磷丰富;土壤pH值变幅在8.28~8.46之间。研究结果说明艾比湖湿地芦苇生长的土壤盐分含量高、养分含量低,以碱性土壤为主。  相似文献   
89.
流体动力式超声波增氧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旭  裴毅  姚帮松  肖莹  唐荣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14):183-186
为了提高水体增氧机的增氧效果,根据水力学中文丘里实验原理,结合流体动力式超声波发生原理,对流体动力式超声波增氧装置的进口段、喉管段以及簧片哨超声波所在位置的出口段进行设计,并初步研究了本装置对水中溶解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装置增氧后水中溶氧量为7.94 mg/L,超过当前温度水中溶氧量的饱和值7.82 mg/L,达到超饱和状态。因此该装置在污水处理、水产养殖和植物增氧灌溉等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0.
基于PCR-DGGE技术研究芦苇秸秆氢气-甲烷厌氧联产过程中,细菌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厌氧联产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分布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差异。产氢阶段初期,细菌群落相似性较小,随着厌氧联产的进行,细菌种类逐渐增多并在产氢高峰期保持稳定,群落相似性较高,戴斯系数(Cs)为83.6%(第12、24小时,泳道H3和H4)。产甲烷高峰期Cs值达到87.4%(第210、258小时,泳道M6,M7),群落结构稳定,产甲烷末期Cs值降低至51.5%(第210、432小时,泳道M6,M9)。序列分析表明,Enterobacter aerogenes产气肠杆菌是具有高效产氢潜力的兼性厌氧细菌,Sedimentibacter产氢产乙酸菌是产氢阶段的优势微生物。Clostridium thermocellum嗜热纤维素菌是厌氧联产过程的优势微生物,具有降解纤维素功能,对芦苇秸秆的能源化利用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