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61篇 |
免费 | 421篇 |
国内免费 | 68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90篇 |
农学 | 323篇 |
基础科学 | 131篇 |
1208篇 | |
综合类 | 2882篇 |
农作物 | 267篇 |
水产渔业 | 505篇 |
畜牧兽医 | 414篇 |
园艺 | 106篇 |
植物保护 | 4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117篇 |
2022年 | 164篇 |
2021年 | 213篇 |
2020年 | 258篇 |
2019年 | 259篇 |
2018年 | 180篇 |
2017年 | 212篇 |
2016年 | 272篇 |
2015年 | 251篇 |
2014年 | 308篇 |
2013年 | 362篇 |
2012年 | 437篇 |
2011年 | 466篇 |
2010年 | 414篇 |
2009年 | 387篇 |
2008年 | 327篇 |
2007年 | 393篇 |
2006年 | 350篇 |
2005年 | 335篇 |
2004年 | 273篇 |
2003年 | 203篇 |
2002年 | 183篇 |
2001年 | 160篇 |
2000年 | 149篇 |
1999年 | 96篇 |
1998年 | 92篇 |
1997年 | 96篇 |
1996年 | 60篇 |
1995年 | 76篇 |
1994年 | 53篇 |
1993年 | 53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3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报道了1988年发生在伊犁地区我国小麦上的一种新病害—小麦褐色叶枯病。根据症状观察及病原菌形态学比较研究结果,鉴定出诱感伊犁地区小麦叶枯病类的Septoria属真菌的优势“种”,小麦褐色叶枯病的病原菌为Leptosphaeria avenaria Weber f.sp.triticea T.Johnson;其无性世代为septoria avenae Frank f.sp.triticea T.Johnson.该病在我国尚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92.
四川旱耕地生产、生态问题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四川地域辽阔 ,地貌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农耕地分布范围广 ,旱耕地比重大 ,水土流失和与之相关的旱、洪灾害等生产、生态问题突出 ,既导致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 ,又给长江中下游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 ,四川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除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外 ,旱耕地 ,特别是旱坡耕地 (2°~ 2 5°)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既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 ,也是四川农业持续发展不能忽视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93.
Relation of soil organic matter concentration to climate and altitude in zonal soils of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ith a total of 886 data sets distributed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the relation of soil organic matter (SOM) concentration to climate and altitude was investigated. These data set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2nd National Soil Survey of China that was completed in early 1980s. According to climate gradient and vegetation community succession, six geographical regions, including eastern, southern, northern, northeastern, northwestern and southwestern China, were divided to identify the key factors regulating surface SOM concentration in different geographical regions. Correlation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surface SOM concentration is in general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T)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nnual mean precipitation (P) and altitude (H). A further investigation suggested that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s with different combination of T, P and H could explain 41.5%–56.2% of the variability in surface SOM concentration for different geographical regions, while the driving variables are different. Variables of T and P determined surface SOM concentration in northern, northeastern and northwestern China. In eastern and southern China, variables of P and H are key factors regulating surface SOM concentration. Surface SOM concentration in southwestern China is determined by a linear combination of T, P and H. 相似文献
994.
在2015年夏季和冬季开展了南海北部海域不同粒级浮游动物碳稳定同位素特征的研究。按照浮游动物粒径大小将其分成3个类群:小型(180~380 μm)、中型(380~500 μm)和大型(>500 μm)。研究结果表明,浮游动物δ13C值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夏季浮游动物δ13C值变化范围为–24.19~ –19.57,小型和中型浮游动物δ13C值的高值均分布在研究海域南部;冬季浮游动物δ13C值变化范围为–23.89~ –19.69,空间分布特征与夏季相反。浮游动物δ13C值未表现出显著的季节和粒径结构差异。各粒级浮游动物δ13C值与叶绿素a平均浓度的对数值均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浮游动物生物量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5.
根据2014年8月—2015年2月于南海北部海域采集的金线鱼(Nemipterus virgatus) 106尾,测量其耳石样本的长、宽、周长、面积等形态指标,分析耳石形态特征,以探讨其耳石形态特征与个体体长、体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金线鱼耳石的形态指标在雌、雄个体间差异不显著(P>0.05)。耳石的宽、面积及长宽比在左右耳石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耳石的长、最大半径、最小半径、周长、最小外接矩形面积和半径比在左右耳石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经主成分分析发现,耳石的长、宽、最大半径、最小半径、周长、面积、最小外接矩形面积和半径比这8个形态指标为金线鱼耳石的主要形态指标。金线鱼耳石主要形态指标与体长、体质量的最佳拟合函数为多项式函数。 相似文献
996.
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促进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以华中地区124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探测器量化多个影响因素对华中地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的影响效果,构建综合优势度模型评价华中地区乡村旅游综合优势度,并结合重点村分布和综合优势度分布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以评估乡村旅游重点村发展的协调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华中地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呈现多核心的集聚分布,受多维影响因素综合影响,各因素间协同影响作用突出;2)综合优势度分析显示,华中地区乡村旅游综合发展优势总体上表现为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与重点村空间分布高度耦合,且耦合协调类型与综合优势度成正相关;3)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发展优势受各因素协调效果的制约,资源禀赋是选址的首要考虑指标,而交通条件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本研究可为乡村旅游创新提质和产业升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97.
为了解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组成特征,根据2017年3—5月我国灯光罩网渔船于中国南海南沙群岛海域采集的1 002尾鸢乌贼样本,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分析了17枚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的组成及分布。结果显示,南沙群岛海域鸢乌贼耳石主要由56种微量元素组成,含量最多的前10种元素依次为Ca、Sr、Na、P、Si、K、Mg、Fe、Ba和B。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间,前10种元素Ca、Sr、Na、P、Si、K、Mg、Fe、Ba、B的分布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孵化期的群体间Ca、Sr、Na、P、Si、K、Mg、Fe、Ba、B的分布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同耳石部位间Si、K、Fe无显著差异,而Ca、Sr、Na、P、Mg、Ba、B则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不同的生境会导致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组成的不同,且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组成也存在差异,但不同性别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组成基本一致。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利用微量元素分布特性鉴定头足类种群和研究洄游路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8.
桑螟Diaphania pyloalis Walker 是桑树的最主要害虫之一, 具有暴食性、繁殖能力强等特点, 造成桑叶严重减产, 同时也有传播蚕病风险, 对蚕桑产业危害大。本研究采用最大熵(MaxEnt)模型, 选择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发布的代表性浓度路径4.5(RCP4.5)情景, 预测了桑螟在当前、2050年、2070年气候条件下适生分布区, 分析了影响D.pyloalis分布的环境因子及质心迁移轨迹, 为蚕桑产业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刀切法分析结果显示, 年平均气温(bio1)、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bio3)、最暖季度平均温度(bio10)、年平均降水量(bio12)、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 (bio4)、最暖季度降水量(bio18)等6个环境因子是影响桑螟适生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AUC(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值评估结果显示, 桑螟的AUC值为0.97, 模拟预测结果为极好, 满足精度要求。RCP 4.5情景下, 桑螟高适生区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四川、重庆、福建、广东、湖南、湖北等地, 未来气候因子将非常利于桑螟生存, 自然条件下桑螟种群将呈增长趋势。桑螟质心变化不大, 总体上北移, 处于湖南长沙、常德和岳阳三地。 相似文献
999.
1000.
陈炳林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1994,14(1):29-33
松、杉、柏在历次冷冬中,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冻害。本文探索研究了26种松、杉、柏的抗冻性,并计算出了各树种的半致死温度,可为云南松、杉、柏树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