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00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184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杉木多性状联合选择的层次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根据森林数量遗传学原理,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进行杉木多性状多层次联合选择,从14年生的单亲子代测定林中选出10棵速生性优异的单株,平均树高遗传增益为2.33%,胸径为14.44%,材积为50.69%。其中6株家系丰产性优良,家系内单株生长亦好的,可供第二代改良材料,其余4株非加性效应明显的,采用促萌,建立采穗圃,走无性繁殖的道路加以利用。杉木单亲家系——单株二层次变异较大,通过选择利用能够取得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2.
杉木人工林立地质量的数量化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21个立地因子中回归筛选出10个,与立地指数建立了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并编制了开化杉木数量化立地指数得分表。分析结果表明,海拔、母岩、土壤厚度和土壤质地是影响开化杉木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文中对这4个项目各类目组合而成的48个立地类型进行了数量化评价,预估出了各立地组合所潜在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83.
三尖杉无菌增殖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同一时期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取材以及不同时期取材的灭菌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带芽茎段取材时期以3月中旬为最佳,此时萌发的新梢污染率较低、存活率较高,以75%酒精浸泡1 min,0.1%HgCl2灭菌12 min处理,存活率最高为63.3%,达到较好的灭菌效果。不同培养基与激素组合对三尖杉茎段腋芽诱导及增殖培养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6-BA质量浓度对带芽茎段启动速度、芽体诱导率影响极显著,改良MS+6-BA3.0 mg.L-1+IBA0.5 mg.L-1为三尖杉带芽茎段启动培养芽体分化的最佳培养基组合,芽体诱导率为82.8%;改良MS+6-BA2.0 mg.L-1+IBA0.2 mg.L-1为增殖培养最佳培养基组合,增殖系数为3.9。  相似文献   
84.
2年生三尖杉生长和2种酯碱种源变异及初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幼龄收获阶段生长、干物质积累和药用成分等种源变异和地理模式,并为福建明溪选育出多个药用优良种源,在福建明溪、浙江淳安和安吉等3个地点开展种源区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年生三尖杉树高、地径、分枝数、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枝、叶药用成分均存在显著的种源变异。三尖杉生长和干物质积累量的种源分化可较多地归因于长叶和短叶类型间的差异。较之于短叶类型三尖杉种源,长叶类型三尖杉种源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量大,其种源间分化也较大。除种源效应外,栽植地条件对三尖杉生长影响显著。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间叶片三尖杉酯碱和高三尖杉酯碱质量分数差异较小,而枝条2种酯碱质量分数差异却较大,且长叶类型枝条的2种酯碱质量分数均值高于短叶类型。相关分析发现,种源干物质积累量和枝叶2种酯碱质量分数较多地受其产地经度的控制,而与产地纬度的相关性较小。根据福建明溪点的测试结果,以枝叶三尖杉酯碱和高三尖杉酯碱产量为选育指标选择出福建武夷山、柘荣等优良药用种源。表8参14  相似文献   
85.
杉木无性系插穗生根和发芽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个不同试验处理条件下杉木无性系插穗生根和发芽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试验处理的杉木插穗生根和发芽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在扦插后前5个月内,随时间推移,沙质插床内半木质化或木质化插穗处理的生根与发芽能力呈上升趋势;赤霉素处理插穗的生根能力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至第4个月发芽能力呈下降趋势,且成活率降低;农田土基质中插穗的生根与发芽能力一般.  相似文献   
86.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兴安白芷种子中欧前胡素含量。利用均匀设计试验筛选了分析样品的制备方法,确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78%乙醇为溶剂在20℃下超声波辅助提取22min,欧前胡素得率0.698%。测定了不同产地兴安白芷种子中欧前胡素的含量,绥阳地区兴安白芷种子中的欧前胡素质量分数最高,达到1.722%;其次为虎林和海林所产,分别为1.519%和1.031%,大兴安岭地区质量分数最低,为0.698%。  相似文献   
87.
三尖杉所属群落优势乔木树种种间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组成大岗山三尖杉所属群落的乔木树种进行调查.通过计算重要值确定三尖杉所属群落优势乔木树种,在此基础上,研究优势树种的总体联结性、两树种间的联结性和种间协变.结果表明:三尖杉所属群落内的15个优势乔木树种总体间存在显著正关联;两树种间具有显著正联结的种对是细枝柃-梾木、红楠-杉木,呈显著负联结的种对是石栎-杉木;三尖杉与其他优势乔木树种的联结性均未达到显著程度,细枝柃-鹿角杜鹃、细枝柃-梾木、细枝柃-三尖杉、梾木-紫楠、红楠-杉木、红楠-拟赤杨等6个种对表现出明显的正协变,鹿角杜鹃-柃木种对表现出明显的负协变;种对正协变的存在是由于这些物种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具有相似性所致.  相似文献   
88.
根据组分多度比较分析的概念,建立了组分多度相似相异百分率的计算公式和两个详略不同的相似相异等级标准。根据对三尖杉属(Cephalotaxus)在云南的分布格局间的亲和性分析,表明组分多度比较分析具有了分析严密、计算简单和结果直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89.
在不同季节光合最适温度、适宜空气湿度 (70± 5 % )和正常大气CO2 条件下测定了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 (Lamb .)Hook .)中龄林不同部位和叶龄针叶光合特性及典型天气下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结果表明 ,当年生针叶最大净光合速率 (Pmax)在生长中期 >盛期 >后期 ,1年生和 2年生针叶则从盛期经中期到后期呈下降趋势。从生长盛期至后期 ,光饱和点 (LSP)和暗呼吸速率 (Rd)降低而表观量子利用效率 (α)增加 ,其中尤以盛期与中后期的差别较明显。光补偿点 (LCP)除生长盛期当年生针叶明显高于生长中、后期以外 ,其它差异不明显。Pmax除生长盛期当年生针叶与 1年生接近外 ,均为当年生 >1年生 >2年生。随着叶龄的增长 ,针叶LSP、LCP和Rd 均降低 ,α提高。从上部至中部到下部针叶Pmax、LSP、LCP和Rd 均降低而α增加 ,尤其是上部和中部针叶与下部差异较大。不同季节针叶光合特性的差异与针叶光合生理活性有关 ;不同部位之间的差异则是长时间适应所处光环境的结果 ;而不同叶龄针叶之间的差异除了生理原因外 ,还可能与所处光环境有关。针叶净光合速率 (Pn)的日变化在阴天为单峰型 ,Pn 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通量密度 (PPFD)的影响 ,同时受温度、湿度和CO2 浓度变化的微调。晴天Pn 日变化为双峰型 ,受温度和湿度的强  相似文献   
90.
刺桫椤的新分布与南平局部气候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记载了刺桫椤的新分布,并从植物区系和地势上分析了南平局部气候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