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00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184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广东省八一林场试验点,对来自全国11个种子园组的110个杉木优良家系的苗高生长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园组间,7月初以前存在显著差异,以后差异不显著;家系间从6月1日起始终存在极显著差异;与对照比较,91.82%的家系优于对照,经LSD法检验,有39.02%和26.33%的家系分别达较显著和显著水平;9.09%达极显著水平;1年生苗高生长在生长的前期与后期,存在极显著相关性,10月中下旬起,秩次相关系数高且趋于稳定,达0.862~0.912.  相似文献   
102.
一株产高三尖杉酯碱内生真菌gyzy-6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二尖杉酯碱(HHT)是重要的抗自血病药物,主要从珍稀濒危三尖杉属植物中提取.从贵州蓖子三尖杉中分离培养出20株菌落形态和显微结构有明显差异的菌株,经HPLC分析各菌株的发酵提取物,初步证明菌株gyzy-6能够生产高三尖杉酯碱.gyzy-6菌株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gyzy-6为裂褶菌属真菌.  相似文献   
103.
为深入研究杉木胚珠在败育过程中的形态和结构变化,以Epon 812为包埋剂,采用半薄切片法对败育过程中的杉木胚珠形态和结构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与可育的胚珠一样,败育胚珠内的花粉仍能形成花粉管继续向胚珠合点方向延伸,为受精活动做准备;可育胚珠中央的珠心组织内部会形成健全的雌配子体进而完成受精过程,而败育胚珠的珠心组织较瘦弱,其内不能发育形成健全的雌配子体,不能进行受精活动;涩粒物质最先出现在胚珠的珠孔端,然后逐渐向胚珠下部延伸;可育胚珠的雌配子体在发育过程中会把其外层的珠心组织分解吸收,而败育胚珠内部,因为雌配子体发育不健全,珠心组织会得以保留。  相似文献   
104.
篦子三尖杉的遗传多样性及濒危原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了篦子三尖杉玉溪种源的7种等位酶,并分析了此种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繁育系统.结果表明,此种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多态位点比率为35.7,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1.5,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128,观察杂合度为0.105;内繁育系数为0.18,存在一定的内繁育现象.结合种子特性、自然更新及人为干扰等因素,探讨了篦子三尖杉濒危的原因.同时,针对其濒危现状和濒危原因,提出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5.
将一、二年生花卉福禄考的干种子分别用~(60)Co——γ射线的8个剂量进行了照射。并对照射后的种子根尖进行了细胞学的观察,结果发现在同一剂量率内,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发芽率逐渐下降,其细胞分裂相有依次递减且分裂细胞内的染色体有逐渐粘滞而不易分散的现象。并且在同一剂量率内,根尖内具有染色体断片的细胞数和微核数的多少与剂量大小成正比,但当剂量高达一定值时,再增加,具有染色体断片的细胞与微核数则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明确中国粗榧的杀虫活性并初步探索其活性成分分离条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粗榧的杀虫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方法,评价中国粗榧丙酮提取物对小菜蛾、粘虫、玉米象、淡色库蚊、家蝇、烟蚜和酢浆草茹叶螨等7种重要害虫的杀虫活性;并以粘虫3龄幼虫为试虫,采用活性追踪初步探索中国粗榧中杀虫活性成分的分离条件。【结果】中国粗榧丙酮提取物对供试的7种重要害虫均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其中对小菜蛾和粘虫幼虫的杀虫活性较好,处理48h后,其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胃毒致死中浓度(LC50)为74.94mg/mL,拒食中浓度(AFC50)为45.39mg/mL,对粘虫3龄幼虫的胃毒LC50为562.28mg/mL,AFC50为71.96mg/mL;处理24h后,对粘虫3龄幼虫的触杀致死中量(LD50)为0.22mg/头;初步分离结果表明,中国粗榧杀虫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石油醚萃取物中的Y5和Y6组分中,点滴量为0.05μg/头时,其触杀死亡率均为100%。【结论】中国粗榧丙酮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其作用方式表现为拒食、胃毒及触杀,活性成分主要是非极性亲脂物质。  相似文献   
107.
为探究长期氮沉降对土壤有效氮和磷含量的影响,以亚热带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10 a 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效氮、磷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干、湿季土壤有效氮、磷含量对氮沉降的响应动态。试验分为对照(0 kg?hm-2?a-1)、低氮(60 kg?hm-2?a-1)、中氮(120 kg?hm-2?a-1)、高氮(240 kg?hm-2?a-1)4种处理模拟氮沉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效氮含量呈上升趋势,并且铵态氮和硝态氮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动态。土壤pH值和NH+4-N/NO-3-N值随着施氮量增加而降低,有效磷的含量在中氮处理中最高, N/P值均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范围。  相似文献   
108.
植物离体培养物中鱼藤酮的分离与HPLC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鱼藤(Derris elliptica (Roxb.)Benth.)和西非灰毛豆(Tephrosia vogelii Hook.f.)离体培养物经9:1CHCl3/MeOH溶剂提取,C-18柱层析分离后,在室温条件下以66:34MeOH/H2O或42:58CH3CN/H2O为流动相,支样品进行反相柱HPLC分析。结果表明,毛鱼藤和西百灰毛豆的愈伤组织均能合成鱼藤酮,但含量相当低,分别为17.4μg/g,1.8μg/g干重。经诱导生根分化的毛鱼藤愈伤组织鱼藤酮含量达136.2μg/g干重,为愈伤组织含量的7.8倍。西非灰毛豆悬浮培养物的鱼藤酮含量虽比愈伤组织有很大提高,但还不及毛鱼藤愈伤组织含量。结果表明,植物的基因类型在次生代谢上起重要作用,同时离体组织或细胞的分化有助于鱼藤酮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109.
杉木rDNA ITS-1区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编码核糖体RNA的基因是由一些高度重复序列组成的多基因家族。rRNA基因以串联重复形式存在于染色体上,每个细胞中的拷贝数目在1000~10,000之间,由于rRNA基因中包含了进化速度不等的编码区、非编码转录区和非转录区,因而可以选择其中保守程度不同的片段作分子标记研究植物的系统发育及遗传变异。ITS是核糖体DNA中介于18s和5-8s之间(ITS-1)以及5-8s和26s(ITS-2)之间的转录间隔区,目前已研究过的被子植物ITS-1一般小于700bp(AlvarezBulyllaetal.…  相似文献   
110.
玫瑰海棠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玫瑰海棠的幼嫩组织作外植体,在含不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丛生芽的诱导、芽的继代增殖、芽生根与移栽研究,以快速获得再生植株.结果表明,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以MS+6-BA 1.5 mg/L+NAA 0.1 mg/L较好,诱导系数达12;增殖培养基以MS+6-BA1.5 mg/L+IAA 0.1 mg/L较好,增殖系数达11.3,且增殖芽生长好;生根培养基以1/2MS+NAA 0.5 mg/L为最佳,生根率达100%,幼苗生长势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