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00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184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云南省三尖杉属植物的地理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分析了云南地区三尖杉属植物地理分布与气候和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热条件特别是极端最高温、年均降水量、最高月均温和年均温是云南三尖杉属植物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它们的异质性可能就是造成该属植物在水平和垂直分布的差异性;三尖杉属植物对土壤因子的要求较低,是一类喜欢水湿而耐荫蔽的,广布而狭生境的珍贵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12.
从杉木人工林科学经营和自然资源管理保护出发,根据定位研究和群落样地调查结果,分析和比较了湖南杉木中心产区会同杉木人工林不同采伐方式迹地上更新群落的组成结构和数量特征.结果表明:迹地群落中共有维管植物85科164属254种,其中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分别为53种、85种、39种和77种;皆伐和间伐后物种多样性指数高;皆伐8a后迹地群落与皆伐2a后群落相似性较小,而与间伐8a后群落相似性较大;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种类成分变更快.提出了合理经营和保护杉木林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超临界CO2提取,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八角茴香中精油的分离方法。首先利用超临界CO2提取八角茴香中的精油,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温度为35℃。1.3 g粗提物经高速逆流色谱分离,两相溶剂体系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1∶0.2∶1∶0.1),一次分离出3种化合物,经EI-MS鉴定为茴香醛10.3 mg、异丁香酚甲醚7.1 mg和反式-茴香脑636.5 mg,纯度分别为98.9%、96.8%和99.7%。  相似文献   
14.
采用CTAB法研究不同提取缓冲液对三尖杉DNA 提取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三尖杉DNA的最佳缓冲液所含物质及浓度为100 mmol·L-1TrisHCl pH 8.0+0.14 mol·L-1NaCl+2%CTAB+20 mmol·L-1EDTA +2%β 巯基乙醇。采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了15个三尖杉优树样品的DNA,提取的DNA质量均较高,可以满足分子标记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不同外值体、培养基类型和pH值对雷公藤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雷公藤愈伤组织的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内酯醇在愈伤组织中的积累。研究结果表明,雷公藤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为组培苗的嫩叶,最佳培养基为MS,最佳pH值范围为5.8-6.1。愈伤组织在生长周期的中期(第4周)和末期(第8周), SOD和POD活性最高, MDA含量和PAL活性则较低;在生长稳定期, SOD和POD活性较低,而MDA含量和PAL活性则较高。对于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中的雷公藤内酯醇含量,根愈伤与叶愈伤相近,均明显高于茎愈伤;愈伤组织在生长周期的后期(第6-8周)内酯醇的积累更高。  相似文献   
16.
三尖杉内生真菌S19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与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三尖杉内生真菌S19的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与活性,采用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鉴定菌株,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对该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所得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通过测试菌对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菌株 S19为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 ),从其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甲基呋喃-3-羧酸(1)、麦角甾醇(2)、β-谷甾醇(3)、豆甾-7,22-二烯-3β,5α,6α-三醇(4)、胶霉毒素(5)和丁二酸(6)。黄曲霉(S19)可以大量产生5-羟甲基呋喃-3-羧酸(1)。化合物1对大肠杆菌抑菌活性较好,其 MIC 值为15.6μg/mL;化合物5对测试菌均有很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珍稀植物海南粗榧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粗榧为中国二级濒危物种,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天然抗癌药用植物。为促进海南粗榧的研究和发展,简要介绍海南粗榧,结合其资源分布生境特点,总结和分析海南粗榧苗木繁殖与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超声波提取红景天鞣质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钢明  何晓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267-3268,3271
[目的]对红景天[Rhodiola crenulata(Hook.f.etThoms.)H.Ohba]鞣质超声波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红景天鞣质提取的工艺;采用干酪素法测定鞣质含量。[结果]红景天鞣质的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70%丙酮溶剂,料液比为1∶10,超声功率为450 W,提取时间15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红景天鞣质提取率为5.17 mg/m。l[结论]该研究为红景天鞣质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用非注山毛豆叶丙酮提取物或鱼藤酮点滴处理菜粉蝶幼虫,出现畸形幼虫和畸形蛹,对畸形幼虫和畸形蛹的真皮细胞和内外表皮分别进行了超显微结构观察,发现鱼藤酮及其类似物影响昆虫旧表皮的分解和新表皮的合成是导致虫体畸形的主要原因,并对畸形蛹体壁的几丁质,粗脂肪,粗蛋白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处理组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首次报道八角在江西赣南的播种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