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92篇
林业   318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1篇
  33篇
综合类   335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广西国有高峰林场不同红锥人工林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旨在为该区红锥人工林合理经营和持续生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红锥纯林、红锥+湿地松混交林、红锥+米老排混交林、红锥+火力楠混交林4种红锥林型人工林0~60 cm土层为研究对象,分析4种红锥林型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生物量差异以及变化规律。【结果】4种林型3个土层(0~20、20~40、40~60 cm)间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容重(ρb)、含水率(θg)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均差异显著,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4种林型的SOC、TN、全磷(TP)、θg均表现为逐渐降低,ρb表现为逐渐增大。0~60 cm土层4种林型间SOC、TN、TP、θg、pH值、ρb均差异极显著。其中红锥+米老排混交林土壤SOC、TN、TP、θg和MBC、MBN均最大,pH值和ρb最小;红锥纯林土壤SOC、TN、TP和MBC、MBN均最小,pH值和ρb最大。相关分析表明,MBC与SOC、TP呈显著正相关,与ρb呈显著负相关;MBN与SOC、TN、TP呈显著正相关,与ρb呈显著负相关;SOC、TN、TP与ρb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红锥混交林能够有效提高土壤养分,改善土壤质地,且红锥阔叶混交林较红锥针阔混交林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2.
对广西南宁良风江27年生青钩栲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尧碳密度尧碳储量及其空间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遥结果表明院青钩栲人工林不同器官的平均碳素密度为459.6~491.9 g/kg袁其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院枯枝>干>根兜>中根>粗根>大枝>细枝>细 根>叶袁青钩栲各器官的碳素密度存在显著差异曰青钩栲人工林生态系统中的碳储量表现为院土壤层>乔木层>灌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曰土壤碳素密度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袁碳素含量主要集中在0~40 cm的土层曰青钩栲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为206.96t/hm2袁其中乔木层占39.61%袁灌木层占2.53%袁草本层占0.14%袁凋落物层占0.54%袁土壤层占57.18%曰乔木层中树干的碳储量最高袁为43.24 t/hm2袁占总碳储量的20.89%曰青钩栲人工林每年的净生产力为21.51 t/hm2袁净固碳量为8.80 t/hm2袁净碳素积累量为3.05 t/hm2袁有较好的碳汇潜力遥  相似文献   
23.
福建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的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取自然性,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等指标对福建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指标的等级化处理和权重的确定,计算出该自然保护区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76,说明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质量较好,分析了该自然保护区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4.
为了合理利用和开发阔叶槭资源,本文通过多年观测总结了阔叶槭的物候特征和变色特性,并从种子采集、种子处理、基质选择、播种等方面探索了阔叶槭的育苗方法。结果表明:阔叶槭3月下旬到4月上中旬展叶并开花结果,变色时间为11月初至12月初,落叶时间为11月中旬至12月上中旬;低温湿沙层积处理可以解除其休眠特性;采用体积配比为珍珠岩∶河沙∶草炭=1∶2∶2的基质进行播种育苗可以有效提高阔叶槭的出苗率。  相似文献   
25.
粤北小红栲林的群落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样方取样法对粤北小红栲 (Castanopsiscarlesii)林进行调查 ,并对粤北小红栲林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粤北小红栲林的植物种类繁杂 ,在 6 30 0m2 的样方面积中有维管束植物 184种 ,隶属于 5 9科 12 3属 优势科为壳斗科、樟科、茶科等 ;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 ;区系的地理成分以泛热带分布和热带亚洲分布的属为主 ,是广东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隶属于华南省中的粤北 -闽西南亚省 ,归属于东亚植物区华夏植物界 粤北小红栲林植物的生活型谱以中高位芽植物和小高位芽植物占优势 粤北小红栲林的成层现象明显 ,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乔木层可再划分为 2个亚层 乔木、灌木的植物种类较多 ,草本植物和层间植物种类较少 粤北小红栲林的林分密度为 3144株·hm 2 ,林木的平均距离为 1.69m  相似文献   
26.
湖南省南岳原生性森林群落研究Ⅰ.甜槠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更好地了解南岳原生性森林群落,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对南岳原生性森林群落甜槠林进行了调查研究,南岳自然森林植被计7个植被型21个群系,甜槠林是南岳原生性森林群落之一,可命名为甜槠-花竹+云和新木姜子-淡竹叶+莎草群丛,是一种尚未报道过的群落类型;群落属的区系成分主要是是泛热带和北温带两种分布区类型,而种的区系成分主要以华夏、东亚和华东-华中3种分布式样为主;群落木本植物占绝对多数;群落明显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3个层次;甜槠林在长期演替过程中虽然能够保持常绿阔叶林的性质,但其优质种槠可能被云和新木姜子、黄丹木姜子等取代,并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即综合值方法来确定群落更新树种的作用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27.
天然甜槠林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物种均匀度等分析方法对福建省周宁县天然甜槠林的群落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甜槠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值均较大,群落结构复杂、物种丰富。研究结果为保护该地域森林植被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八棱海棠耐盐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明八棱海棠的耐盐碱性种质资源价值,以实生苗为试材,采用水培的方法评价了八棱海棠耐盐性和耐碱性.结果表明:1)0.4% NaCI处理30 d时,八棱海棠的盐害指数为51.1,根据耐盐性评价标准判定为中等耐盐型树种;其实生个体间存在广泛的抗性分离现象,极强、强、中、弱和极弱耐盐型植株分别占群体总数的20.6%、23.9%、37.0%、12.0%和6.5%.2)pH9.5碱处理(Na2CO3)30 d时,八棱海棠的碱害指数为16.3,根据耐碱性评价标准判定为极强耐碱型树种;其实生个体间存在广泛的抗性分离现象,极强、强、中、弱和极弱耐碱型植株分别占群体总数的79.1%、15.3%、4.2%、1.4%和0%.八棱海棠中存在极强耐盐型和极强耐碱型植株,是优异的耐盐/碱型种质资源树种.  相似文献   
29.
缺锌苹果树有机酸与锌吸收分配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缺锌大田富士苹果树、苹果幼树和苹果树常用砧木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Pamp.)Rehd.]幼苗有机酸与锌吸收分配的关系,探讨有机酸影响锌吸收分配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盛果期苹果树大田栽培、两年生幼树砂培和平邑甜茶幼苗溶液培养法进行试验。【结果】萌芽期小叶病树根系R0-1.5、R1.5-3、R3-5和R5-15锌和有机酸浓度呈现高于正常树的趋势,盛花期二者的浓度呈现低于正常树的趋势,生理落果期小叶病树根系R0-1.5、R1.5-3、R3-5和R5-15锌浓度显著大于正常树。与正常树相比,有机酸浓度小叶病树R0-1.5和R1.5-3中下降,R3-5和R5-15呈现升高的趋势,小叶病树根系锌吸收利用和有机酸代谢运输节奏发生改变,大田和水培试验发现,苹果树根系有机酸的水平与锌水平有关。缺锌导致盆栽幼树吸收根有机酸含量的升高。与pZn2+10.7相比,水培平邑甜茶pZn2+11.3处理1d,根中锌浓度显著下降,根和茎中草酸和苹果酸的浓度升高了1.09-1.35倍,有机酸向根系的分配比例增加,根系锌吸收速率显著增加;处理20d,平邑甜茶植株中的锌浓度和有机酸浓度及叶中有机酸的分配比例均显著下降。【结论】缺锌改变了苹果根系锌吸收和有机酸的代谢运输节奏,促进了有机酸向地下部的分配,有机酸在促进锌吸收分配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
Xylan prepared from culms of kumaizasa (Sasa senanensis Rehd.), a representative species of bamboo grass, was hydrolyzed with-xylanase ofStreptomyces olivaceoviridis E-86. Four arabinoxylo-oligosaccharides and two glucuronoxylo-oligosaccharide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enzymatic hydrolysate of the xylan by chromatography on a charcoal column, a Dowex 1-x8 column, a Toyo-pearl HW-40S column, and a LiChrospher 100 NH2 column and on preparative paper chromatography. The results of the structural analyses of the saccharides showed that the isolated oligosaccharides had the structures of 32--l-arabinofuranosyl-xylobiose, 32--l-arabinofuranosyl-xylotriose, 32--[-d-xylopyranosyl-(1 2)-l-arabinofuranosyl]-xylobiose, 33--[-d-xylopyranosyl-(1 2)-l-arabinofuranosyl]-xylotriose, 23--4-O-methyl-d-glucuronosyl-xylotriose, and 23--d-glucuronosyl-xylotriose. From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oligosaccharides derived from the xylan, kumaizasa xylan was concluded to be a kind of arabinoglucuronoxylan having not only stubs of singlel-arabinose and singled-glucuronic acid but also stubs of disaccharide units such as-d-xylopyranosyl-(1 2)-l-arabinofurano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