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穗腐病是近年来发生在玉米上的一种新病害。本文研究了不同培养基、温度、pH、碳源和氮源对该病原菌生长的影响,并评价了 8 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25 ℃培养 1 d 后,可可毛色二孢在 PDA 和 MLPA 两种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菌落直径分别为 49.88 mm 和48.13 mm,显著大于其他处理(p<0.05);最适合该病原菌生长的温度为 30 ℃,培养 1 d 后菌落直径为 61.88 mm,显著大于其他温度处理(p<0.05);在 55 ℃处理 10 min 后的菌落不能继续生长;最适合该病原菌生长的 pH 为 6,25 ℃培养 1 d 后菌落直径可达到 75.00 mm,显著大于其他处理(p<0.05);淀粉和硝酸钠分别为可可毛色二孢生长所需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在上述两种培养基上培养 1 d 的菌落直径分别为 58.13 mm 和 37.13 mm,均显著大于其他处理(p<0.05)。咯菌腈、甲基硫菌灵和异菌脲对可可毛色二孢有较好的抑制效果,EC50 均小于 1 mg/L。本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可可毛色二孢玉米穗腐病的发生规律和制定有效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2.
赵磊  杨叶  王萌  贺瑞  陈绵才 《农药学学报》2017,19(3):298-306
针对中国海南地区芒果蒂腐病致病菌可可球二孢对多菌灵的抗性水平及菌株的适合度进行了研究。采用区分剂量法,测定了2016年从海南省芒果园采集、分离的90株可可球二孢对多菌灵的敏感性,并对抗性及敏感菌株在菌丝生长、致病力、渗透压及相对渗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海南地区芒果可可球二孢对多菌灵的抗性频率为65.56%,且以高抗菌株为主(8个中抗菌株,51个高抗菌株);该病菌对芒果危害甚大,其中具强致病力的菌株达65株,占72.22%。高抗菌株的菌丝生长优于敏感菌株,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抗性菌株的致病力与敏感菌株无显著差异;敏感菌株的相对渗率高于抗性菌株,表明敏感菌株细胞膜的透性较高,胞内电解质渗出较多。研究表明,海南地区芒果可可球二孢对多菌灵的抗性水平较高,且抗性菌株适合度高于敏感菌株,易形成优势群体。  相似文献   
53.
为筛选适合防治葡萄溃疡病的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目前生产中常用的25种杀菌剂对葡萄溃疡病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的抑制效果,并采用离体果穗喷雾的方法测试分析了25种杀菌剂在葡萄上的适用性。每种杀菌剂均选择药剂标明的最低浓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丙森锌WP、多菌灵WP、抑霉唑EC、异菌脲SC、唑醚?代森联WG、精甲霜?锰锌WG、丙环唑EC和啶菌恶唑EC等8种杀菌剂对L. theobromae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100.00%;而其余17种杀菌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在25.93% - 99.56%之间;乳油型杀菌剂不会在葡萄果面形成药斑,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等类型杀菌剂均会在果面形成药斑。建议:防治由L. theobromae引起的葡萄溃疡病中,推荐使用抑霉唑EC。  相似文献   
54.
杨木变色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杨木变色菌的分离鉴定,得到变色菌可可球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和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a),并对这两种变色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变色菌对强酸性条件比较敏感,最适pH生长范围均为5~8;可可球二孢在20~35℃生长较好,最适生长温度为30℃;新月弯孢在25、30和35℃时生长量差异不显著.光照能够促进两种变色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55.
本文介绍了从进境外轮食品舱中首次截获的可可豆象(Callosobruchus theobromae Linnaeus),并对其形态学特征、发生分布、寄主范围、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记述,为今后口岸检疫和鉴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6.
报道了六种潜在的植物病原菌:在番木瓜叶上的番木瓜座糙孢菌Asperisporium caricae(Speg.)Maubl.;在桔属柚活叶上的柑桔褐斑球腔菌Mycosphaerella horii Har;在野莎仁活叶上的姜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 zingberi Hara.;在竹柏活叶上的虫状球座菌Guignardia philoprina(Berk.&M.A.Curtis)van der Aa;在芒果、叶桐、红厚壳和木姜子等枯枝上的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theobromae(Pat.)Griff.& Maubl.;在余甘子茎干上的橄榄丝腔菌Splanchnonema phyllathus G.C.Zhao,Sheng & Wu。讨论了这些病原菌发生、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57.
杨树木材变色病已影响了我国木材工业从粗放加工型向精细加工型的发展,已给木材工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山东杨树木材变色病主要为褐变和红变。经分离培养、纯化、接种试验,依其培养性状和形态学特征,鉴定出杨树褐变、红变变色病的病原菌分别为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和Fusarium decemcellulare。  相似文献   
58.
杧果蒂腐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测定及其杀菌剂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来自海南3个地区的86个杧果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菌株进行了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杧果蒂腐病菌群体中存在着对多菌灵抗性的群体。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了23种杀菌剂对4株杧果蒂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通过EC50值、EC90值及与多菌灵的交互抗性等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作为防治杧果蒂腐病的首选药剂有咪鲜胺锰盐、丙环唑、氟硅唑、咪鲜胺、异菌脲、苯醚甲环唑、戊唑醇、腈菌唑、吡唑醚菌酯和井冈霉素10种杀菌剂,可选杀菌剂还有百菌清和代森锰锌。杧果蒂腐病菌除对多菌灵产生抗性外,还对甲基硫菌灵、醚菌酯和烯唑醇3种杀菌剂产生了抗药性。通过交互抗性分析,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和烯唑醇3种杀菌剂之间存在交互抗性,而醚菌酯与井冈霉素之间存在负交互抗性。为了避免杧果蒂腐病菌对某种杀菌剂产生抗药性,建议上述可选用杀菌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59.
由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引致的溃疡病是目前威胁南洋楹健康生产和品质的重要病害。快速、准确检测病原菌是进行病害有效防控的基础。本研究用南洋楹溃疡病菌翻译延伸因子(EF 1-α)编码基因上保守靶基因区域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EF-AF/AR。利用EF 1-α编码基因通用引物EF-688F/986R和特异性引物EF-AF/AR组合进行巢式PCR扩增,获得264 bp的单一条带,灵敏度检测最低限度为1 fg/μL。利用建立的巢式PCR方法对林间疑似溃疡病的病样进行检测,能够特异性地检测到L. theobromae。本研究建立的巢式PCR检测方法准确、特异且灵敏性高,可为南洋楹溃疡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防控提供基础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0.
<正>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 Pat. Griffon Maubl.)属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病原菌的无性型,其有性型为Botryosphaeria rhodina(Berk. M.A. Curtis)Arx[1,2]。该病原菌可导致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植物发生病害,如葡萄树干溃疡和顶梢枯死[3],春芋叶斑病[4],橄榄溃疡病[5]等。叶斑病是茶树的一类重要病害。近年来,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