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13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篇
  13篇
综合类   211篇
农作物   26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0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白僵菌油剂中孢子萌发率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彩亚甲基兰染色、培养基平板萌发,去油萌发,柴油涂片萌发,营养液涂片萌发,色拉油涂片萌发和生长素色拉油涂片萌发7种方法测定白僵菌油剂-“951”、“952”中孢子的萌发率,结果以生长素色拉涂涂片法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02.
球孢白僵菌不同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萨氏与虫粉两种增减基以及1%葡萄糖液和2%葡萄糖液和2%虫尸滤液两种营养液中,对44株球孢白僵菌的菌落形态,菌丝生长、产孢量,孢子萌发情况以及孢子在不同湿度下储存一年的发芽率、抗紫外线能力和生物测定等方面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603.
球孢白僵菌菌落局变分离株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了球孢白僵菌不同类型局变分离子在酯酶同工酶酶谱上的变化,证实该菌通过菌落局变发生了遗传变异,同时初步探索了该菌变异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604.
2013年我国黏虫发生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杰  姜玉英  曾娟 《植物保护》2015,41(3):131-137
2013年黏虫维持了2012年以来的重发态势。二代黏虫在东北、华北、黄淮局部、江南局部、西南地区普遍发生,多种作物受害严重,总体发生程度重于2012年同期,山西、河北等局部地区大发生。三代黏虫在东北、华北和黄淮局部等地偏重发生,虽然发生面积、发生程度整体上不如2012年严重,但是仍显著重于常年,并且在辽宁、山西、山东的局部地区造成严重危害。分析提出,监测防控及时到位、关键时期气象条件不利,是2013年三代黏虫发生程度轻于2012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05.
不同温湿度下球孢白僵菌对甜菜夜蛾幼虫的致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研究了球孢白僵菌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对甜菜夜蛾幼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温度、相对湿度、幼虫龄期对白僵菌的致病力具有显著的影响,24~27℃是球孢白僵菌感染甜菜夜蛾的最适宜温度;相对湿度大于90%,甜菜夜蛾的幼虫虫龄越低,越有利于球孢白僵菌对幼虫的感染。  相似文献   
606.
以振荡摇瓶培养法培养17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分析其总胞外蛋白酶和几丁质酶的产生水平,同时用这些菌株的分生孢子粉作为样品,用人工饲养的亚洲玉米螟5d龄幼虫作为试虫,作毒力生物测定。并分析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验证各个酶活性指标作为毒力的生物测定的替代或者补充指标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菌株间同代毒力、酶活之间的差异比较大,LT50的变化范围为4.82~10.06d,胞外蛋白酶活性的变化范围是0.86×10-2~3.66×10-2IU/mL,胞外几丁质酶活性的变化范围是0.012~1.47IU/mL。将后二者分别与各个菌株对玉米螟的LT50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胞外蛋白酶活性和胞外几丁质酶活性以及测定胞外蛋白酶活性时的干物质增重3个指标,与感染的亚洲玉米螟幼虫的死亡率及LT50的相关性都不显著,不能作为对亚洲玉米螟毒力的生物测定的替代或补充指标。  相似文献   
607.
【目的】通过比较两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侵染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的生长动力学及其毒力,探讨球孢白僵菌菌体增殖和杀虫毒力的关系,为提高球孢白僵菌对西花蓟马的杀虫效率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首先,在20、25和30℃ 3个温度条件下,连续记录第1-8天西花蓟马被两株球孢白僵菌菌株(SCWJ-2和GZGY-1-3)侵染后的死亡率,并以未被真菌感染的西花蓟马为对照,计算其累积校正死亡率,选择第3天的数据(对照死亡率为2%-5%)比较两个菌株的杀虫效率。其次,在20、25和30℃ 3个温度条件下,连续记录第1-8天内平板培养的上述两个菌株的菌落直径,选取第3天两个菌株的菌落生长直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取20、25和30℃温度下,西花蓟马分别被两株球孢白僵菌侵染第1、2和3天的混合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定量球孢白僵菌在每个宿主样品体内的拷贝数,选取第3天两个菌株的基因拷贝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生物测定结果显示,在检测温度(20-30℃)范围内,球孢白僵菌菌株GZGY-1-3和SCWJ-2对西花蓟马成虫均具有较高致病性,无论任何温度和何种菌株,西花蓟马从处理后第2天开始有死亡个体出现,第8天时,SCWJ-2和GZGY-1-3造成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3%-91%和79%-90%。以第3天的校正死亡率为指标(对照死亡率为2%-5%),30℃下菌株SCWJ-2毒力显著高于GZGY-1-3(P<0.05),25℃和20℃下两个菌株毒力无显著差异(P>0.05)。平板培养试验表明,在检测温度(20-30℃)范围内,两个菌株菌落直径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第8天时,菌株SCWJ-2和GZGY-1-3的菌落直径分别为31-36、28-32 mm。选取第3天菌落生长直径数据进行比较,菌株SCWJ-2在3个温度下的菌落直径均显著大于菌株GZGY-1-3(P<0.05)。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除30℃下的菌株SCWJ-2之外,两个菌株在西花蓟马体内的基因拷贝数都在第1天时下降,2 d后又逐渐上升。使用第3天西花蓟马体内的基因拷贝数进行分析,在30℃下菌株SCWJ-2真菌拷贝数显著大于GZGY-1-3(P<0.05),25℃和20℃下两个菌株基因拷贝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真菌在被侵染虫体内的基因拷贝数受到菌株和温度的影响,这与生物测定结果相一致。与菌株GZGY-1-3相比,SCWJ-2更适合高温条件下对西花蓟马的防治。  相似文献   
608.
几丁质酶在昆虫真菌侵染寄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采自内蒙古准格尔旗沙棘木蠹蛾的球孢白僵菌菌株SJ-05进行了几丁质酶的基因分析,从中克隆了几丁质酶Bbchit基因,得到了重组质粒pMD19-T/chit。测序结果表明,Bbchit基因核苷酸序列阅读框架全长为1047 bp,编码348个氨基酸,推测分子量为36.924 ku,等电点为5.94。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与球孢白僵菌Bb0062菌株(AAN41259.1)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9.71%。  相似文献   
609.
为了评价白僵菌和绿僵菌对红火蚁的致病力,寻找其生物防治菌株资源,采用浸液法测定了11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Balsamo)和9株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Metschnikoff)菌株对红火蚁工蚁的致病力。结果表明:以浓度1×10^7个孢子·mL-1接菌红火蚁工蚁,10 d后,白僵菌和绿僵菌对其校正死亡率范围分别为(6.47±0.98)%67.14±0.22%和(35.13±1.25)%81.93±0.94%;白僵菌BSX-PC和绿僵菌MaWys-01菌株对红火蚁的致病力较强,致死速度较快,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5.64±0.52)d和(4.78±0.46)d。测定不同浓度对红火蚁的致病力,白僵菌BSX-PC和绿僵菌MaWys-01菌株以浓度1×10^8个孢子·mL^-1接菌后10 d,其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9.59±0.5)%和(99.20±0.80)%,僵虫率为(63.24±0.51)%和(81.92±1.39)%,两菌株对红火蚁6 d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1.01×10^6和2.42×10^5个孢子·mL^-1。通过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两个菌株致死效应最强的时间均是接菌后3~5 d。综合分析,白僵菌BSX-PC和绿僵菌MaWys-01菌株在红火蚁生物防治中有较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10.
蛴螬的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几种无公害防治措施对越冬后蛴螬进行处理,测定其致病力.结果表明,尿素对蛴螬的防治有很好的效果,校正累计死亡率可达81.35%;真菌和细菌类的致病效果受温度影响较大,在低温下的效果均不明显.真菌类以布氏白僵菌的致病力最强,恒温(25℃)条件下的致病效果明显好于自然变温(平均温度为14℃)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