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3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838篇 |
农学 | 33篇 |
基础科学 | 8篇 |
65篇 | |
综合类 | 299篇 |
农作物 | 19篇 |
水产渔业 | 3篇 |
畜牧兽医 | 19篇 |
园艺 | 23篇 |
植物保护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30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63篇 |
2011年 | 87篇 |
2010年 | 79篇 |
2009年 | 69篇 |
2008年 | 83篇 |
2007年 | 67篇 |
2006年 | 96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51篇 |
2003年 | 57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51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浙江省竹炭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调查分析了浙江省毛竹资源状况和竹炭生产的能力、规模及其效益,指出了当前浙江省竹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土窑烧制为主、生产效率低、消耗破坏大量阔叶林资源、科研工作相对滞后及竹炭贸易无序竞争等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烧制方法、提高绿色环保意识和产品科技含量、制订产业规范标准、加强行业管理等建议,有利于竹炭产业逐步走上规范化、标准化的生产、销售轨道. 相似文献
122.
123.
本文用空间代时间的方法研究了长宁县竹林退耕还林在时间序列上的植被恢复特点。除毛竹外,和一般树种相比,竹类恢复为森林的时间较短,3 a~5 a即可成林。但竹种类型间成林速度存在差异,丛生竹成林最快,散生竹较慢。梁山慈竹和硬头黄竹退耕后可以一次成林,毛竹退耕可先进行农林复合经营直到群落郁闭。随着竹林的恢复,草本层生物量逐渐减少,地被物层生物量增加,各竹种新生个体的生态位逐渐扩大。人工栽植5 a的毛竹扩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毛竹栽植时间的延伸,毛竹产生的新竹数目增多,个体变大,距离变远(170 cm),也存在大小年变化。人工促进竹林植被恢复速度明显较快。 相似文献
124.
绥江位于国家重点工程向家坝,溪洛渡电站之间。在两站建设期间,绥江将再用5~8 a时间培植后续产业,改善库区生态环境。分析绥江县提出竹产业化发展背景,总结了竹产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模式,在观念改变和机制创新,引导、形成经营者成为产业投入主体,强化科技支撑,培植资源,建立市场运行与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5.
126.
甘肃观赏竹类资源亟待研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镪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观赏竹子是非常优良的城乡绿化和园林造景材料,具有极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我国北方在观赏竹类的研究开发方面远不如南方,甘肃的情况更显落后。观赏竹类在园林造景中具有作主景、配景、障景、框景、夹景、地被、盆栽等多种用途。文章调查分析了甘肃观赏竹类资源分布、研究概况,针对甘肃竹类资源研究不够,家底不清,经营方式守旧、培育技术粗放,竹类资源破坏严重,缺乏专业研究队伍和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等实际问题,提出了加强竹类植物的基础研究,制定竹林发展规划,扩大竹林面积,培育新的竹林资源,建立和完善竹产业技术支撑体系的6项对策。 相似文献
127.
扬州园林植竹造景史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历史文献资料,探讨了扬州园林的植竹造景历史。扬州历代园林竹景建造的特点主要是以竹名园、以竹名景和以竹辅景。 相似文献
128.
129.
130.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protection effectiveness of alcohol-borne reagents for the green color of ma bamboo (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 and moso bamboo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ypes and concentrations of alcohol-borne reagents, the kinds of solvent, and the conditions
of treatment greatly affected the green color of these two bamboo species. Without alkali pretreatment, an excellent green
color protection (a* = −14.5) was obtained when the ma bamboo culms were treated with 0.5% methanol-borne copper chloride (CuCl2) at 60°C for 30 min. Similar results were also obtained when ma bamboo culms were treated with 0.5% methanol-borne copper
nitrate [Cu(NO3)2] at 60°C for 2 h (a* = −13.5). For moso bamboo, an attractive green color in the bamboo culms was achieved by treating the specimens with 1%
methanol-borne copper acetate [Cu(CH3COO)2] at 60°C for 30 min. The a* value of treated specimens was −13.3. In addition,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ultrasonic treatment was more effective on
green color protection than conventional water bath treatment. When moso bamboo was treated with 1% copper acetate at 60°C
in an ultrasonic bath for only 15 min, a remarkable green color with an a* value of −13.6 was obtained on the bamboo epidermi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