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8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422篇
林业   227篇
农学   346篇
基础科学   117篇
  653篇
综合类   1773篇
农作物   315篇
水产渔业   195篇
畜牧兽医   1066篇
园艺   401篇
植物保护   30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324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四倍体刺槐嫩枝插穗生根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倍体刺槐嫩枝插穗扦插前和扦插后的切片观察,结果表明:(1)在插穗的切口处有愈伤组织,在愈伤组织内未发现产生根原基;(2)四倍体刺槐嫩枝茎内无潜伏根原基,不定根由诱生根原基发育形成,诱生根原基源于髓射线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相似文献   
192.
193.
张鑫洛  王永阳  吴子良  黄小红  陈新华  张伟妮 《水产学报》2024,80(2):029403-1-029403-15

为了揭示硬骨鱼C型凝集素受体 (C-type lectin receptor,CTLR)的生物学功能,实验以从大黄鱼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出的一个CTLR基因—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4成员E基因 (Clec4e)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分子特征、表达分布和凝集特性。结果显示,LcClec4e cDNA全长1 546 bp,开放阅读框 (ORF)771 bp,编码254个氨基酸。LcClec4e的N端有一个跨膜区,无信号肽,C端含有一个糖识别结构域 (CRD),其中含有糖结合位点EPN和WFD以及6个可形成二硫键的保守半胱氨酸。系统发育分析表明,LcClec4e与多种鲈形目鱼类Clec4e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LcClec4e在所检测的10种组织中呈组成型分布,且在肝脏中表达量最高;LcClec4e在来源于大黄鱼头肾组织的原代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粒细胞中均有表达,且在巨噬细胞中表达量最高;经灭活溶藻弧菌刺激后,LcClec4e在3种免疫细胞中的表达均极显著上调。原核表达的重组LcClec4e胞外段 (recombinant LcClec4e-extracellular domain,rLcClec4e-ex)具有Ca2+依赖性的凝集活性,可凝集小鼠、家兔的红细胞,以及嗜水气单胞菌、变形假单胞菌、溶藻弧菌和坎氏弧菌等4种水产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D-葡萄糖、D-果糖、D-甘露糖、D-麦芽糖、α-乳糖和脂多糖均可抑制rLcClec4e-ex对大黄鱼重要病原菌变形假单胞菌的凝集作用,说明LcClec4e可能与变形假单胞菌表面的糖类物质结合。上述结果提示,LcClec4e可能作为一种模式识别受体,通过结合病原菌表面的糖类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来识别病原,参与大黄鱼抗细菌感染的免疫防御。

  相似文献   
194.
夏金婵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761-2762,2765
综述了植物中硼的转运体与通道协同作用完成植物对硼吸收转运的分子机制,表明在低硼条件下,硼的通道蛋白NIP5;1和转运体BOR1协同参与硼的吸收过程,硼的通道蛋白NIP6;1和转运体BOR1参与硼在地上部分的分配过程。在高硼条件下,硼的转运体BOR4和水道道蛋白AtIP5;1参与了硼的外排过程。总之,植物对硼的吸收不仅有被动吸收,还有主动吸收过程。最后,对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5.
为了研究在饲料中用植酸酶替代不同水平的磷酸二氢钙(Ca(H2PO4)2)对异育银鲫生长及肠道排空速度的影响,以2.2g左右的异育银鲫为试验对象,用植酸酶分别替代饲料中0%(对照组Ⅰ)、20%(试验组Ⅱ)、40%(试验组Ⅲ)和60%(试验组Ⅳ)的Ca(H2PO4)2,对应的植酸酶梯度为O、500、1 000和1 500 U/kg,饲养56 d.结果表明,饲料中用植酸酶替代Ca(H2PO4)2后,对各试验组异育银鲫的生长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500、1 000和1 500 U/kg植酸酶能提高异育银鲫肠道食糜排空率(P<0.05).因此,从生产上来看,异育银鲫饲料中可用植酸酶替代一定量的Ca(H2PO4)2,植酸酶的添加量以1 000 U/kg饲料为宜.  相似文献   
196.
为明确陕西省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Psa)对CuSO4的抗性水平及与copAcopB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使用最小抑菌浓度法(MIC)对分离自陕西省关中地区的84株Psa菌株对于CuSO4的抗性进行检测。在此基础上,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3株不同抗性水平Psa菌株的基因copAcopB与抗铜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84株Psa菌株MIC分布在3.75~6.25 mmol·L-1范围内;不同地区来源的菌株对CuSO4的抗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其中分离自周至的Psa菌株的抗铜水平明显高于眉县。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浓度CuSO4条件诱导下,3株不同抗性水平的菌株抗铜基因copAcopB表达水平与CuSO4浓度成正相关,且菌株的抗性水平越高,基因copAcopB相对表达水平亦越高。陕西省关中地区的Psa菌株对CuSO4表现出较高的抗性水平,且不同地区的Psa菌株的抗性表现出明显差异;copAcopB基因参与了Psa菌株对铜离子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97.
羊草的愈伤组织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MS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2,4-D对羊草根、茎、叶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2,4-D在较低浓度下对羊草的根茎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比较好。在MS培养基中加入2,4-D浓度在0.1、0.5、1.0mg/L均可出现愈伤组织,但2,4-D浓度在0.5mg/L时愈伤组织出愈率最高,其次是1.0mg/L,然后是0.1mg/L。  相似文献   
198.
施氮量对橡胶园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垂直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尿素为氮源,研究不同施肥量对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垂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显著增加0~40cm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当施肥量超过0.6kg/株时,增加施肥量不会显著增加0~40cm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施肥量越大,淋溶到80~100cm土层土壤的铵态氮和硝态氮的量越大。  相似文献   
199.
利用RAPD-PCR分子标记技术,对西园四号甘蓝及其亲本的DNA指纹进行了分析研究,从5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个特征引物,构建了相应的DNA指纹图谱,用于西园四号杂种、亲本A和亲本B的种子质量鉴定。同时,利用RAPD对纯度的快速鉴定,可以对杂交制种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200.
透气性良好的旱田土壤是大气CH4的主要吸收汇,对于降低大气CH4浓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三江平原选择两块旱田,分别于1987年和1993年由沼泽湿地开垦而成(分别简写为87D和93D),种植方式均为大豆一冬闲,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2003年和2004年两个生长季的CH4排放进行了野外观测,发现不同垦殖年限的两块旱田在CH4氧化速率上没有明显差异,但它们均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2003年大豆生长季内87D旱田表现为向大气排放CH4,排放量为0.68 kg/hm2,而2004年则表现为吸收大气CH4,吸收量为1.29 kg/hm2;93D旱田在2003年和2004年大豆生长季内均表现为吸收大气CH4,吸收量分别为0.57和1.07 kg/hm2,旱田CH4排放上的这种年际变化主要是由大气降水的年际差异造成的.土壤水分状况是控制CH4氧化速率的主要因素,二者呈负相关关系.植物参与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氧化CH4的能力,2004年,在植物的参与下,93D旱田和87D旱田土壤与无植物处理相比对CH4的氧化能力分别提高了197.2%和26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