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33篇
  免费   2748篇
  国内免费   69篇
林业   12087篇
农学   214篇
基础科学   198篇
  2394篇
综合类   5772篇
农作物   96篇
水产渔业   81篇
畜牧兽医   200篇
园艺   278篇
植物保护   330篇
  2025年   171篇
  2024年   415篇
  2023年   435篇
  2022年   395篇
  2021年   472篇
  2020年   523篇
  2019年   681篇
  2018年   348篇
  2017年   490篇
  2016年   631篇
  2015年   595篇
  2014年   1037篇
  2013年   986篇
  2012年   1490篇
  2011年   1343篇
  2010年   1153篇
  2009年   1194篇
  2008年   1148篇
  2007年   1246篇
  2006年   1078篇
  2005年   988篇
  2004年   789篇
  2003年   619篇
  2002年   514篇
  2001年   531篇
  2000年   384篇
  1999年   287篇
  1998年   270篇
  1997年   216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200篇
  1994年   169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本研究就三种不同处理林分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初步分析,表明杉木马尾松混交后有利于固氮微生物的生长,固氮微生物数量的增加,促进了混交林分生长;有利于氨化细菌的生长,氨化细菌数量的增加,又利于提高含氮有机物的分解和转化速率,从而提高混交林地土壤肥力;同时促进了纤维素分解菌的生长,利于有机物的转化和加快碳素循环速率,从而为植物生长提供更多的碳素和能源。因此,在混交林中杉木的平均胸径比对照提高24%,平均树高比对照提高21%;马尾松平均胸径比对照提高20%,平均树高比对照提高19%,可见营造杉、马混交林比纯林更具发展潜力,可实现树高、胸径积累的双赢。  相似文献   
992.
介绍了丽江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基本情况和树种选择的详细情况,分析了工程所选择树种的结构及分布,对所选树种的造林成效进行了评价,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丽江市退耕还林工程树种选择的相关建议,推荐了一些适合在丽江退耕还林工程中选用的树种.  相似文献   
993.
滇中高原区主要森林类型枯枝落叶层对降雨的截留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枯枝落叶层是森林植被对降雨再分配的第2作用层,也是对土壤发育具有重要影响的层次。在实测本区主要森林类型枯枝落叶量及其持水能力的基础上,采用100m2最大截留能力、100g枯枝落叶最大持水能力及最大持水率等指标对不同森林类型枯枝落叶量、组成及其发育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94.
分析了永定区自2005年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以来的建设保护及管理的现状,找出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就如何抓好公益林保护建设的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促进永定区林业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以长岭岗林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中的固定样地以及临时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从模型间的相容性出发,建立了包含立地指数SI、林分密度SDI、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树高曲线动态模型和林分收获模型的全林分模型系统,着重探讨了用Korf方程构造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时有关参数与SI和SDI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6.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政策变革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5年后,工程区内各级森林资源管理部门仍然沿用既往政策,已不适应新时期林业发展的趋势,更不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文中对尽快实施森林分类经营、规范林权流转、适度采伐人工商品林等森林资源管理政策提出了变革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对杉木萌芽更新林分1~15年生长观测分析,结果表明:1~4年幼树阶段平均树高、地径分别达4.1m、9.5 cm,是同林龄实生幼林的241.2%、351.9%;10年生杉木萌芽更新林分平均胸径、树高、蓄积量分别达11.4 cm、7.8 m、97.9 m3/hm2,是同林龄实生林的142.5%、116.4%、159.2%;15年生杉木萌芽更新林分平均胸径、树高、蓄积量分别达15.6 cm、10.3 m、192.8 m3/hm2,是同林龄实生林的126.8%、103.0%、118.4%;从杉木萌芽更新和实生苗造林前期成本投入来看,前者是后者成本的60.8%。可见,杉木萌芽更新是投入少、技术简单、生长快、轮伐期短的更新方式。  相似文献   
998.
广州市红树林资源现状及其保护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秋红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2):125-128,136
概述了广州红树林资源现状,分析了广州市红树林资源保护工作中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99.
油茶花药培养褐化愈伤组织的组织化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找到油茶花药培养中愈伤组织褐化与生理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了解褐化的本质原因,从而确定更加有效的培养技术措施,以普通油茶花药培养中褐化的愈伤组织为材料进行了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无褐化愈伤组织的细胞含淀粉、脂滴相对较多,而褐化愈伤组织细胞的含量相对较少;褐化愈伤组织的细胞含单宁类物质、过氧化物酶含量相对较多,而无褐化愈伤组织的细胞含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000.
林业碳汇是众多减排途径中一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然而目前关于碳信用的减排效果是否真实有效尚存争议。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市场重启及其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联动,为林业碳汇市场化开辟了新的路径。文中从额外性、泄漏风险、逆转风险等方面对国内外碳信用核证机制进行比较,分析林业CCER在核证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未来应对气候变化需求下的中国林业碳信用核证机制优化方向。研究结论包括3个方面:1)额外性论证是林业碳汇项目发展的基本条件,其主要难点在于基线的复杂性。目前中国林业CCER仅采用市场抵消比例限制确保额外性,而国际上还采用调整基线的方式识别额外性。2)泄漏风险会带来碳排放的转移,清洁发展机制要求披露负的碳泄漏,中国林业CCER默认泄漏为零,但都缺乏对碳泄漏的控制。3)逆转风险与林木自然生长的属性相关,清洁发展机制通过区分短期和长期碳信用的方式对逆转风险进行管理,核证碳标准和黄金标准机制通过设置缓冲池来应对未来林木损失的风险,中国林业CCER采用扣减率来对抗逆转风险。未来,中国林业CCER可考虑在基线和额外性的动态监测、抵消比例的合理设置、逆转风险的灵活取值等方面进行优化,从而提升碳信用的透明度和国际认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