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52篇
农学   18篇
  16篇
综合类   16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几种槭树科植物叶蛋白酶活性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分布在江西农业大学校园20种槭树科植物叶为研究材料,测定分析了其叶蛋白酶的活性。结果发现:槭树科植物叶蛋白酶活性年变化规律,在年生长期内,大部分树种从4月份到l0月份,叶蛋白酶活性一直在增大,至l0月份达到最大,11月份急剧下降。还发现,所选的20种树种以元宝槭在相应的生长期内叶蛋白酶活性最高,青榨槭次之,岭南槭最小。通过研究从而揭示了人类利用槭树科植物蛋白酶的最佳树种和提取蛋白酶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22.
元宝槭一新变种刘秀梅(安徽农业大学森林利用学院合肥230036)分类号:S949.775.3新变种与原变种(AcertruncatumBungetruncatum)均为落叶小乔木,主要区别在于新变种叶通常7裂,裂片长椭圆状三角形,先端长尾状锐尖,基部...  相似文献   
123.
以自育品种‘丽红’元宝枫花粉为材料,分别采用TTC法、I-KI法和离体培养基萌发法测定花粉生活力;同时研究不同温度、培养时间、蔗糖浓度和储藏时间对‘丽红’元宝枫花粉离体培养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TTC和I-KI染色法不适合检测‘丽红’元宝枫的花粉生活力;‘丽红’元宝枫适宜花粉萌发的条件为15℃温度水平+15%蔗糖浓度+培养6h,其花粉萌发率为31.6%;4℃低温保存,最长可保存50d。  相似文献   
124.
以采自贵州黄平的贵州槭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形态特征以及不同激素处理、不同基质、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以此探索贵州槭种子萌发特性,并且期望能得到较为可行的储藏方式.结果表明:(1)贵州槭种子为翅果,种子纵径5.54 mm,横径3.14 mm,千粒重为18.4~25.9g,含水量14.12%,吸水增重率24.7%;(2)GA3能提高贵州械种子发芽率,GA3溶液最佳浸种浓度为200 mg/L;(3)低浓度6-BA溶液能提高贵州槭种子的发芽率,高浓度则对贵州槭种子发芽起抑制作用,最佳浸种浓度为5 mg/L;(4)细沙作发芽床的发芽率比滤纸作发芽床高出6%;(5)湿沙储藏是打破种子休眠、提高贵州槭种子萌发率的最佳储藏方式,其发芽率达41.33%,比储藏前发芽率高出16.6%.  相似文献   
125.
为研究元宝枫花中药用成分及含量的问题,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研究元宝枫不同单株花的槲皮素、山奈酚及异鼠李素3种黄酮类物质的含量。测试条件为Syncronisa Q-C18色谱柱,乙腈-0.2%磷酸(40:60)为流动相,流速0.9 mL/min,检测波长360 nm。结果显示槲皮素、山奈酚及异鼠李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696、0.229、1.207 mg/g,且株间差异明显。这意味着元宝枫花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并进行新产品开发的潜力。该方法简单、快速,可作为探究元宝枫花中黄酮类物质测定的方法,也为元宝枫花有效成分的检测和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6.
分别在云南威达元宝枫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元宝枫种植基地(位于昆明市晋宁县)的山脊、坡地和平地,对元宝枫1年生和2年生苗木群体的株高、地径及叶片数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各苗木群体在此3个生长性状上均存在极丰富的变异。其株高变异系数为47.838%~70.890%,地径变异系数为42.505%~57.497%,叶片数变异系数为60.698%~68.140%。苗木经移栽消除植株的密集生长竞争和环境差异后,该苗木的生长性状依然表现出“优者更优,劣者更劣”的趋势,表明元宝枫苗木生长性状所存在的丰富变异主要是基因型差异造成的。据此,对元宝枫进行早期优株选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7.
6种槭树属植物种子特性及其发芽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观察了6种槭树属植物种子的基本特性,同时进行了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6种槭树属植物种子形状多数近于球形或卵圆形,不同种子大小差异较大,毛果槭种子千粒重达321.80g,其余种子的千粒重集中于30-50g。6种槭树属植物种子均具有休眠的特性,采用低温湿沙贮藏可以解除其休眠,促进萌发,其发芽率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28.
野外调查中发现血皮槭(Acer griseum(Franch.) Pax)种群的天然更新实生幼苗库数量不足,主要原因是其1年生更新幼苗的存活率较低。采用分区试验,监测不同生境下1年生血皮槭更新幼苗的生长动态,探讨其死亡肇因并测试土壤酸碱度和光照环境等生境因子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血皮槭1年生幼苗易得立枯病,危害其根部导致幼苗干枯死亡;其次是易受夏季炎热天气干旱胁迫致死;而且血皮槭幼苗的根系吸收能力较差,导致其营养不良而死亡。分区试验结果还表明弱酸性土壤(6.5~7.0),夏季适度遮荫等抚育措施有利于1年生更新幼苗的存活和生长。  相似文献   
129.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组织中的水杨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五角枫叶片为实验材料,经预处理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植物组织中水杨酸的含量.该方法摸索出了使水杨酸与其他酸性(或杂质)组分很好分离的液相色谱条件,建立了植物组织中水杨酸的定性定量方法.用该方法测定水杨酸标样的回收率高于95%,精密度和重现性均较好(相对标准偏差为0.42%).用该方法对实际植物样品的分析也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0.
Although it is well known that sap exudation during early spring in temperate deciduous trees occurs in response to daytime warming and nighttime cooling, the mechanisms of the process are not yet fully understood. Previous theories suggested that changes in stress in the wood caused by daytime heating and nighttime cooling might be linked with sap flow. Consequently, a study of itaya-kaede maple (Aver mono) and shirakamba birch (Betula platyphylla var.japonica) looked at tangential strains. One-hour intervals for 3 years of the tangential strains on the inner bark of stem and root were measured in itaya-kaede maple and shirakamba birch during the sap exudation season. The measurements indicated different mechanisms of sap exudation in these two trees. During the sap exudation season in late March, when the temperature fluctuated around 0°C, the tangential strain in the root of itaya-kaede maple showed expansion in the daytime and contraction at night. Conversely, in early April the tangential strain in the root of shirakamba birch exhibited contraction in the daytime and expansion at night. The changes in tangential strains in itaya-kaede maple were attributed to conditioning, a known concept used to explain the uptake mechanism of soil water in maple and its exudation during early spring. However, because the change in tangential strain in the roots of shirakamba birch was similar to that found during the rampant season, sap exudation was not attributed to conditioning but to the plentiful supply of water from the root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mechanisms are that different sap harvesting techniques may be appropriate for different tree spec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