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5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Differences in germination ofA. Senticosus, an important shrub under the Korean Pine broad-leavd forest and its secondary forest in heterogeneous habitats and the dynamics of its seed pool have been studied by observations in loc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ransformation rates from seeds to seedlings were in the following order: 16.8% in Larch plantations, 4.1% in Mongolian oak forests, 2.7% in Birch forests, 1.8% in Korean Pine plantations, and 0.5% in hard wood forests. The life-span of seeds was determined to be four years in the simulating seed pool under Larch plantations. The percentage of the seedling output was, 14.5% in the 2nd year, 10.1% in the 3rd year, and 1.8% in the 4th year. Other types of the seed output were those: decayed 33.1%, senescent, 22.3%, predated by mice 14.1%, which was variable due to the variation in the number of mouse, and only 1.17% were eaten by insects and ofher soil animals. The project was supported by National Science Foud of China  相似文献   
62.
刺五加多糖对雏鸡脾脏中T、B淋巴细胞定位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雏鸡注射不同浓度刺五加多糖(ASPS)后脾脏中T、B淋巴细胞定位分布的变化情况,将6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20只,10日龄起对低、高剂量组雏鸡分别皮下注射免疫50和200 mg/m L的ASPS 0.2 m L,对照组雏鸡以相同方式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注射4 d。于末次免疫后第7天和第14天,从每组中分别随机选取5只雏鸡,取其脾脏制作冰冻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3+T淋巴细胞和Bu-1+B淋巴细胞的定位分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低、高剂量组在注射后的7 d和14 d ASPS均能增加脾脏中CD3+T淋巴细胞和Bu-1+B淋巴细胞的数量,由CD3+T淋巴细胞构成的脾脏特征性结构-动脉周围淋巴鞘(PALS)的面积也显著增加,红髓中CD3+T淋巴细胞也明显增多,分布范围逐渐增加;同时,由Bu-1+B淋巴细胞构成的椭球周围淋巴鞘(EALS)的面积也明显增加,红髓和白髓中的浆细胞数量显著增多,并在注射后14 d时出现生发中心。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和注射后14 d时上述变化趋势更为明显。结果表明,ASPS能够增加脾脏中T、B淋巴细胞的数量,并且能够影响其在PALS、EALS等脾脏特征性结构中的定位分布,从而从组织学角度进一步证明ASPS对鸡免疫功能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3.
通过对短梗五加平茬比较发现,菜用五加萌发新梢的速度、质量以平茬高度越低越好,与地表齐平的产菜量最高,留茬口越高,产菜量越低。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制白簕消炎喷雾剂,为开发利用白簕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分别提取白簕、野菊花、车前草中的黄酮,通过正交试验检测3种物质提取物的混合杀菌效果,研制一种具有快速消炎、镇痛、杀菌等作用的喷雾剂。[结果]白簕、野菊花、车前草中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3.54%、3.41%、3.45%。配方为40 mg/ml白簕提取物、30 mg/ml野菊花提取物、2 mg/ml车前草提取物的喷雾剂0.5 h后的杀菌效果较好,但仍剩余43.3%的菌体,1.0 h后的杀菌效果最好,适合作外用药。配方为60 mg/ml白簕提取物、60 mg/ml野菊花提取物、4 mg/ml车前草提取物的喷雾剂3.0 h后的杀菌效果较好,有效抑制了细菌再生,仅剩余16.7%的菌体。[结论]利用白簕、野菊花和车前草的黄酮提取物,可制成绝佳的消炎杀菌喷雾剂。  相似文献   
65.
采用高、低温变温层积处理方法,用不同浓度GA3处理短梗五加种子,并对层积过程中种子的胚率,淀粉,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0mg·L-.浓度的GA3处理种子胚率最好,可加速淀粉和可溶性蛋白的转化,增加可溶性糖的含量,从而对种子中物质代谢变化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6.
以犊牛为研究对象,研究刺五加对犊牛抗氧化机能的影响。选用7日龄中国黑白花公犊牛12头,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为未添加组,试验组分别在鲜牛乳中添加2 g/kg刺五加粗粉、1 g/kg刺五加超微粉(UMPⅠ)1、g/kg刺五加化微粉(UMPⅡ),检测投喂后14,21,28 d犊牛血清和28 d犊牛肝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刺五加提高了犊牛肝脏和血清中SOD活性,降低了MDA的含量,对GSH-Px活性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刺五加加工产品都可增强犊牛抗氧化机能,其中刺五加化微粉的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7.
不同采收期刺五加叶中多糖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对刺五加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以葡萄糖作为对照品,在62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分别测定刺五加叶中可溶性多糖和粗多糖的含量。结果在0.083mg-0.338mg范围内,葡萄糖mg数与吸光度A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32%,RSD=0.223%,R2=0.9990。刺五加叶的部位可溶性多糖含量为1.770%,粗多糖含量为1.290%。结论不同采收期刺五加叶中多糖含量差别很大,9月份采收的苇沙河地区的刺五加叶总多糖含量较高。从方法学考察可看出,本方法简便、快速、可靠、易行、重现性好,适合刺五加多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8.
研究了不同培养基、激素和外植体对刺五加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旺盛生长期获取的叶片可以在附加植物激素的BZ培养基上以较高频率诱导出愈伤组织,诱导率为41.58%。刺五加组织培养的适宜外植体为叶片和当年生根,适宜基本培养基为BZ(改良培养基),且适合刺五加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的激素组合为ZT0.2+NAA2.0+GA31.5。  相似文献   
69.
对野生无梗五加(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的开花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无梗五加单朵花的花期为9~10d,花粉寿命为3~4d,花柱在花开后逐渐伸长,柱头二裂、干燥型;同一花序内的花朵在3~4d内逐渐开放,晚开的花朵散粉时早开的花朵花柱仍未伸长,因此,花药与柱头之间存在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同一花序内的各花朵之间难于相互传粉;按照杂交指数,其繁育系统属于异交、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依据P/O数据,其繁育系统属于专性异交;无梗五加没有自发的自花传粉现象,自然条件下也没有无融合生殖现象,没有传粉者活动就不能座果。  相似文献   
70.
云南热区的5种木本森林蔬菜及其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对云南热区的臭菜、刺五加、南山藤、越南甜菜和长蕊甜菜5种木本森林蔬菜的特性作了介绍。继后从苗木培育(包括苗圃地及其相关设施的设置, 种子及插条育苗, 苗期管理) 和苗木栽培(包括种植地选择,种植技术, 修剪) 两方面简述了这5种木本森林蔬菜的人工规模化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