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8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1.
本研究首次利用白尾鹿和黑尾鹿的鹿角,经新设计的加工工艺制备了鹿角胶。试验测得黑尾鹿鹿角和白尾鹿鹿角的出胶率分别为20%和18%;又对两种鹿角胶的胶剂性状和理化常数分别进行了鉴定和测定,结果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本研究为开辟国外药源,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2.
黑尾近红鲌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尾近红鲌为名优鱼类,市场价格高于大宗水产品种。在池塘主养中,通过采用肥水和投饲相结合的投喂方法,能够达到高产高效;在池塘套养中,控制合理放养密度,能够增加池塘单位面积的养殖效益。2011年在武汉、天门、荆州等地示范推广黑尾近红鲌池塘主套养2667公  相似文献   
13.
2013年6月在广西涠洲岛自然保护区进行动物资源调查时,观察并拍摄到一群褐翅燕鸥,属广西鸟类新记录种。对该物种的分类、分布及种群状况进行了记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杨梅黑尾果蝇的食物诱杀防治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3年的研究结果,危害杨梅果实的主要害虫是黑尾果蝇,被害果率达60%以上。该害虫繁殖速度快,世代重叠,历期短。在室内温度21-25℃、湿度75%-85%条件下饲养五代表明,黑尾果蝇世代历期4-7d,其中成虫1.5-25℃、湿度75%-85%条件下饲养五代表明,黑尾果蝇世代历期  相似文献   
15.
黑尾近红鲌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黑尾近红鲌的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人工催产、受精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5~29 ℃的条件下,给亲鱼一次性注射不同组合的催产剂,其效应时间为9.5~16 h,平均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79.47%、85.08%和86.64%;受精卵的孵化时间在36~39 h;试验共获得鱼苗116.82万尾,经40~50 d的培育,育成全长5 cm左右的夏花鱼种35.6万尾,成活率30.47%.  相似文献   
16.
对人工驯化的黑尾近红鲐进行人工药物催情、产卵和孵化。结果表明:用激素PG+HCG+LRH—A2、HCG+LRH—A24-DOM、PG4-LRH—A2+DOM、HCG+LRH—A:组合催情,催产率100%,受精率72.4%~97.9%,孵化率63.80%~80.4%。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杂交鲌“先锋1号”与其母本翘嘴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和父本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的营养品质差异,对三种鲌肌肉营养品质进行了测定和评价。结果显示:杂交鲌水分含量显著高于父本,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父本,灰分含量显著低于母本。杂交鲌肌肉的胱氨酸(Cys)含量显著高于母本,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高于父本。杂交鲌肌肉中十五碳烷酸(C15∶0)、α-亚麻酸(C18∶3)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翘嘴鲌和黑尾近红鲌。杂交鲌肌肉硬度显著高于母本,肌肉弹性显著低于父本;铁含量与父本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母本。结果表明,杂交鲌“先锋1号”肌肉营养成分兼具双亲的优良性状,表现出一定的杂交优势,是一种优质的营养资源。  相似文献   
18.
河道网栏黑尾近红鲌套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大水面(河道)网栏黑尾近红鲌套养技术研究结果。从养殖环境、苗种来源、品种搭配、饲料投喂、水质调控、疾病防控等关键点控制,2011年在南昌市鄱阳湖农牧渔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太子河基地中段进行河道网栏黑尾近红鲌套养技术研究,结果为:4月22日套养122㎏规格为24.0g/尾的黑尾近红鲌冬片鱼种5083尾,11月18日至翌年1月18日收获黑尾近红鲌成鱼1758㎏,规格为0.38㎏/尾,共4626尾,回捕率91.0%,投入产出比为1:2.51。  相似文献   
19.
黑尾近红鲌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以来,先后在南昌、赣州等地开展了黑尾近红鲌苗种培育、成鱼养殖等试验,结果表明,养殖效益明显,示范效果良好。介绍了黑尾近红鲌池塘鱼种培育、成鱼养殖有关技术模式与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20.
三种叶蝉触角化感器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Uhler)、甘蔗叶蝉Exitianus indicus(Distant)和尼氏铲头叶蝉Hecalus nitobei(Matsumura)3种叶蝉昆虫成虫触角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3种叶蝉触角上有1种毛形感器、1种鳞形感器,其感器数量和分布在雌雄两性个体间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