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5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5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20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额济纳绿洲胡杨地上部分建构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体地上部分建构模式反映了植物种对空间、光等资源的利用和适应策略.针对额济纳绿洲分布胡杨(Populus euphratica)个体地上部分构建模式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胡杨生态生物学特性、并为胡杨种群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额济纳绿洲分布的胡杨个体地上分枝的级别、数量、长度、直径和角度,随其年龄的增长发生规律变化;枝条以3~6的模数着生于上级枝条上依次重复,直至5级,构成个体的树冠;不同级别分枝间产生次级枝条所经历年限为:Ⅱ级~Ⅲ级(5± 1.7 a)<Ⅲ级~Ⅳ级(8± 2.4 a)<Ⅳ级~Ⅴ级(11± 3.1 a).  相似文献   
92.
丁付林 《中国林业》2009,(20):22-23
胡杨,又称胡桐,杨柳科,落叶乔木,是第三世纪残余的古老树种,是一种因沙化后而特化的植物,早在一亿三千多万年前就开始在地球上生存,其珍贵与银杏齐名,有活化石之称。他们生长在最恶劣、最残酷的环境中,用不屈不挠的身躯阻挡了沙暴对绿洲的侵袭,组成一条雄伟壮阔的绿色长城,因此被人们赞誉为“沙漠的脊梁”。  相似文献   
93.
黑河流域额济纳绿洲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黑河流域额济纳绿洲是我国西北干旱区典型的荒漠绿洲。干旱荒漠绿洲有其自身的景观生态特点。根据地貌、水文条件状况及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等因素将额济纳绿洲划分为3个景观格局分析单元即古日乃拐子湖盆区、冲积平原区、马鬃山剥蚀低山残丘区,依据景观生态特点划分出10个景观嵌块体类型。利用景观空间格局指标分析了荒漠绿洲景观格局及其变化,得出额济纳荒漠绿洲景观空间格局的基本特征,说明额济纳荒漠绿洲区生态环境退化已十分严重,必须进行维护和保护。  相似文献   
94.
额济纳绿洲位于阿拉善高原与北山荒漠过渡带,气候极端干旱,自然条件十分恶劣。长期以来,由于黑河下泄水量减少及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引起生态系统严重退化,表现为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植被衰退,生物多样性减少;沙化加剧,绿洲萎缩。生态系统退化严重限制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妨碍了额济纳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分析额济纳绿洲生态系统退化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系统恢复的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95.
选择额济纳荒漠3个典型红砂群落作为样地,通过测定土壤盐分含量、红砂体内盐分含量及叶片的泌盐量,分析红砂的泌盐特征及其与土壤盐分状况、红砂体内盐分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样地土壤、红砂体内及分泌的主要盐分离子为K+、Na+、Ca2+、Mg2+、Cl-、SO42-,样地土壤中阳离子Na+和Ca2+含量较高,阴离子SO42-含...  相似文献   
96.
本文根据额济纳旗棉花种植实际,分析论述了气象灾害对额济纳旗棉花种植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97.
本文调查研究额济纳地区野生动物的种类组成和额济纳蒙古族的传统动物学知识和文化.共记录到野生动物113种,其中鱼类和两栖类各1种,爬行类9种,鸟类74种,兽类28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19种,占总数的16.8%,其中属国家Ⅰ级保护动物5种,Ⅱ级保护动物14种.额济纳蒙古族对野生动物的生态习性、数量和分布等很了解,对野生动物的 传统命名知识也非常丰富,并且具有根据所分布的野生动物名字来命名周围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实体及人文景观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8.
额济纳绿洲中柽柳耗水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热脉冲技术对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的柽柳灌丛液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正常生长下,柽柳在开始生长的初期(5-6上旬),单位面积液流通量为0.05-0.08L.cm-2.d-1;日平均耗水量为0.8-1.2L.d-1,在生长旺盛时期,液流通量为0.06-0.108L.cm-2.d-1;日平均耗水量为1.1-1.5L.d-1;在生长的后期(6月-9月),液流通量明显下降(9月下旬-10月),液流通量为0.04-0.06L.cm-2.d-1;在液流的日变化中,树液流速具有的多峰变化趋势,在中午有短暂液流明显减小的现象,晚上有明显液流上升,以补充树冠部分的水分储存;随着胸径的增大,茎流速率和茎流量也随之增大;在生长季节地径4-5cm的柽柳日平均耗水量1.25L,整个生长季节耗水量为150.8L。  相似文献   
99.
额济纳绿洲生态需水及其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生态需水是当前水问题的一个研究热点,对于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内陆干旱区,这一研究尤为紧迫.以额济纳绿洲为例,采用潜水蒸发模型,对其生态用水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2000年额济纳绿洲生态需水量为5.0009×108m3;2010年绿洲生态需水量为5.8342 × 108m3;2020年绿洲生态需水量6.8768×108m3...  相似文献   
100.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森林资源较为发达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闻名遐迩,内蒙古大草原更是全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在过去20a里,内蒙古的森林旅游加速发展,继呼伦贝尔之后,阿尔山、额济纳胡杨林等景区因为独特的风景地貌,相继成为热门旅游选择。但与此同时,内蒙古旅游相对单一化的问题逐步彰显,东西部旅游开发不均衡问题尤为突出,内蒙古西部地区因为生态环境不同于东部地区,草原资源匮乏,旅游开发相对缓慢。文章旨在介绍额济纳胡杨林森林公园的开发现状与困境,从中探索额济纳胡杨林森林旅游中软硬件方面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试图从额济纳胡杨林森林旅游的独特性与普遍性中得到启迪,从而致力于内蒙古西部(非草原覆盖)地区的旅游开发,有助于提升整个内蒙古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