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5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5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20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31.
额济纳绿洲环境变迁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和近代人类活动的强度干扰是导致额济纳绿洲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恢复绿洲及其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2.
额济纳是一个沙漠、戈壁、草原、湖泊、胡杨林,文物古迹兼有的风景和人文胜地,是阿拉善茫茫戈壁上的绿色明珠。额济纳旗境内分布有44万亩的天然胡杨林,这片胡扬林不仅是额济纳绿洲的主体,是额济纳人民赖以生存的生态屏障,而且是我同典型荒漠地区天然胡杨林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相似文献   
33.
史建忠 《中国林业》2011,(23):F0002-F0002,I0002-I0008
曾几何时,电影《英雄》中那漫天飞舞的黄叶和至纯至净的绚烂金色中,国际影星张曼玉和章子怡饰演的两个红衣女子飘逸的打斗场景是那样的令人过目难忘、心醉神迷,也同样让深藏闺中的额济纳胡杨林与之比翼扬名。黑水河畔,弱水三千的古居延城的秋天,以其超凡脱俗的独特秀美又一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我禁不住不远千里追寻而来,当第一次踏上额济纳这片神奇的土地,  相似文献   
34.
25年来额济纳天然绿洲LUCC、ET与VC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andsat-TM遥感数据解译了额济纳天然绿洲80年代、1900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及提取了植被覆盖度(VC),并利用SEBS反演了蒸散发(ET)。采用实地验证点7个和Google Earth验证点11个对2009年的影像解译和遥感反演ET的结果进行精度验证;影像解译的精度为77.78%,ET平均相对误差为8.72%。同时,对LUCC、ET及VC的时空分布格局及LUCC对ET和VC的影响做了探讨。ET以及VC的空间分布与LUCC的类型有关,ET的高值区主要在东居延海(苏泊淖尔)、东河(纳林河)、西河(木林河)、东西两河的19条支流、林地、VC较大的灌木及草地,除水体外,这些区域也是VC的高值区;而ET的低值区主要在荒漠、居民地、VC小的灌木、退化严重的草地及少量耕地,这些区域也是VC的低值区;除水体外,ET与VC的高低分布是大体一致的。据此,LUCC空间格局的变化特点基本控制了研究区的ET与VC的空间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35.
额济纳绿洲胡杨生物生态学特性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1~2003年3年内对分布于额济纳国家级胡杨林自然保护区中的二道桥至七道桥的胡杨,进行其生境概况、物候期、生长发育状况、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等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观测,观测结果表明:胡杨花芽每年的5月开始分化,种子可3天萌发,胡杨花序上的花一般为单性花,但也能观察到雄花序中夹杂着几朵雌花,或雌花序中夹杂着几朵雄花或夹有两性花,但比例极小。2m以上且具明显主茎的胡杨植株拥有2种以上叶形,披针形叶多分布在下层枝条,一枝多形叶,一树多形叶。胡杨是浅根性树种,横走根上产生不定芽,但芽形成的部位不产生不定根。不定芽发育成无性系小株,喜光、抗冻、耐温差、耐早力强、抗风沙、耐盐碱、耐腐蚀、具趋水性。  相似文献   
36.
额济纳胡杨林土壤含水量时空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使用管状土壤水分仪,对额济纳胡杨林、沙枣林、柽柳林以及其它不同样地的土壤含水量时空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样地有大约20CM的干沙层,使表层土壤含水量最低;土壤剖面的30~150CM土层内,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大;沙枣林和柽柳林的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胡杨林土壤含水量;土壤质地的变化和三种林型耗水量的差异是土壤含水量高低变化的原因;2004年5月份的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2003年7月份的土壤含水量。  相似文献   
37.
内蒙古额济纳蒙古族荒漠景观多样性传统知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蒙古额济纳蒙古族民间以不同的名称来区分的景观类型有26种,包括自然景观20种和人文景观6种。民间对景观的分类可称之为“民间景观类型”(folk landscape type)。“民间景观类型”中的自然景观主要根据植被建群植物、地形地貌与植被特征、地势地貌特征和地表水域特征命名;而人文景观主要根据人工建筑设施的名称来命名。额济纳蒙古族民间对景观类型的划分与景观生态学的景观生态类型的划分存在着很高的一致性。“民间景观类型”是民间利用和管理景观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科学参考价值和文化多样性意义。  相似文献   
38.
本文调查研究额济纳地区野生动物的种类组成和额济纳蒙古族的传统动物学知识和文化。共记录到野生动物113种,其中鱼类和两栖类各1种,爬行类9种,鸟类74种,兽类28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19种,占总数的16.8%,其中属国家Ⅰ级保护动物5种,Ⅱ级保护动物14种。额济纳蒙古族对野生动物的生态习性、数量和分布等很了解,对野生动物的传统命名知识也非常丰富,并且具有根据所分布的野生动物名字来命名周围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实体及人文景观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9.
根据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柽柳灌丛波文比-能量平衡法的实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的辐射特征,研究了热量平衡各分量的变化特征及热量平衡规律。在绿洲内部,其太阳辐射、净辐射具有明显的日进程和季节变化规律;太阳辐射月总量最大值(2133325.0kW.m-2)出现在6月份,最小值(133325.0kW.m-2)出现在10月份;在柽柳灌丛生态系统的热量平衡中潜热通量占能量支出量的62.85%,感热通量占32.85%,土壤热通量占4.44%。在日变化中,潜热在上午大于感热,在下午,由于湍流加剧,感热交换大于潜热。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