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5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5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20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额济纳绿洲胡杨种群繁殖物候节律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额济纳绿洲分布胡杨种群的繁殖物候节律特征及其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胡杨生态生物学特性、并为胡杨种群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额济纳绿洲分布的胡插种群的繁殖物候完全适应当地环境条件,并在雌雄不同龄级的个体和群体及种群整体等水平上,形成适应风媒的形态特征和相对稳定独特的"大量、个体相对集中、群体相对分散、雌雄异步开始、近同期结束"的较为独特的开花模式和拥有杨属植物中最长的花果物候期的繁殖物候节律。花期和种子散布期这两个最重要的繁殖物候期在时间位上分别所依托河流的春汛和秋汛相吻合,是胡杨中生起源以及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对逐渐形成的环境条件水热变化规律响应的过程中形成的独特适应机制,是其有别于典型荒漠植物和杨属其它植物的重要特征。也揭示了胡杨种群的生存和发展对荒漠内流河的深刻依赖。  相似文献   
122.
20世纪50年代以来,额济纳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引发众多学者对其环境变化及驱动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对黑河下游天鹅湖-2孔湖泊沉积柱状岩芯的多环境指标的分析,同时参照相关的历史文献记录,提取了其中包含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信息.根据湖泊沉积记录与历史文献记录的对比研究,将额济纳地区近200 a环境演变分为7个阶段.近200 a来额济纳地区环境演变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水系变迁包括额济纳河的溯源退缩和尾闾湖泊的萎缩干涸;二是额济纳绿洲退缩,土地荒漠化加剧.影响该地区环境演变的主要因素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水环境的变化成为额济纳绿洲荒漠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23.
结合居延蜜瓜种植需要的农业气象条件,分析额济纳旗的气候条件,该地区温度、降水及光照条件适宜种植居延蜜瓜,探讨居延蜜瓜生长期气象灾害,提出气象灾害防御对策,以期为当地居延蜜瓜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探究2013-2020年额济纳绿洲核心区景观稳定性动态及其驱动机制,为荒漠绿洲的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高分一号遥感影像,借助景观格局指数、景观稳定性模型与地理探测器,研究额济纳绿洲核心区景观稳定性动态及影响因素。[结果] ①额济纳绿洲核心区景观类型以未利用地、林地和草地为主,2020年3者占总面积的90.98%;2013-2020年,研究区景观连通性、均匀度降低,聚集度、优势度增加,多样性、异质性增强,景观形状趋于简单化、规则化。②研究区景观稳定性呈“总体不稳,局部较稳”状态;2013-2020年景观稳定性变化呈“大部分不显著,局部有变动,冷点多于热点”趋势。③地下水埋深、供水量和植被变化对研究区景观稳定性变化的影响较大;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城镇建设、耕地扩张、旅游活动干扰等)和人口增长是地下水埋深、供水量和植被变化的诱因,间接引起景观稳定性的变化;各驱动因子之间存在交互增强效应。[结论] 2013-2020年额济纳绿洲核心区景观稳定性整体较低且呈下降趋势,干旱的气候条件、耕种、旅游和城镇建设等因素及其交互作用是导致研究区景观稳定性降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