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5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5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20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旅游胜地     
<正>额济纳胡杨林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额济纳河两岸,分布着中国最为壮观的胡杨林。每年9、10月,当第一场秋霜来临,大片的胡杨树叶由绿变黄,一眼望去,阳光下金色的树叶衬着湛蓝的天空于风中婆娑起舞,那强烈的反差,鲜明的色调,亮丽的色彩,足以令任何语言文字显得苍白无力。胡杨是生长在沙漠的  相似文献   
12.
额济纳三角洲地下水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野外实地考察、地下水采样和分析数据,从空间尺度上,分析了额济纳绿洲地下水的埋深和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EC),得出了额济纳三角洲地下水的现状特征:自狼心山向居延海地下水埋深和电导率均成增加趋势,自湖盆向外,呈减小趋势;自西向东横跨黑河的方向上,以达镇为界,地下水埋深和电导率呈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3.
2002年,应用RS、GIS高新技术,对全盟生态环境现状进行1996年、2000年、2002年度定量动态对比监测,选择2000、2002年美国七号卫星ETM数据、1996年美国五号卫星TM数据为新、旧时相,采用计算机影像融合、动态监测、监督分类等遥感技术,对全盟前后7年间生态环境现状进行遥感定量获取,在132个外业遥感样区的验证下,获得了阿拉善盟遥感动态监测数据,建立了生态环境现状本底数据库.在“海量“的GIS数据库支持下,实现了全盟生态环境定量动态分析.本文着重介绍全盟生态环境定量动态分析成果.  相似文献   
14.
额济纳绿洲生态抢救和保护刻不容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额济纳绿洲生态自 70年代后期以来迅速恶化 ,沙尘暴在加剧、扩展、延伸 ,已成为我国发生沙尘暴的重要沙源之一。治理额济纳生态环境已迫在眉睫。水资源是生态环境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生命线 ,改变额济纳地区的水环境是实现拯救、保护和建设额济纳绿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阿拉善风物     
张继炼 《草原》2012,(11):49-53
正曼德拉岩画曼德拉山瓦蓝、深邃的历史天空,飘移着古老而现代、清晰而神秘的天书,能够阅读的不只是历史和文化。曼德拉山不高大,因为岩画而出名;曼德拉山不俊俏,因为文字而美丽;曼德拉山不壮观,因为历史而伟大。枯燥的曼德拉,因为阅读而宁静;清瘦的曼德拉,因为文化而丰满;单调  相似文献   
16.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是干旱荒漠地区天然分布的唯一可建群的高大乔木树种,具有维护分布区内的生态平衡、保障绿洲农牧业生产和为居民生活提供用材等作用。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区域水量锐减,生态环境恶化,额济纳绿洲境内的天然胡杨林面积急剧缩小。文章通过对额济纳绿洲封育后不同龄级的胡杨林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试图从群落多样性的角度来揭示胡杨林组成特点,为胡杨林的有效保护以及荒漠植被恢复提供科学的基础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胡杨林整体上生物多样性较低,乔、灌、草三个层次植物种数均不多,其中,灌草层植物种数占绝对数量优势;不同林龄间比较,过熟林的乔灌草三个层次的多样性顺序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表现出与其它林龄群落的不同;环境因子尤其是水分和温度因子对胡杨林的生物多样性影响较大,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表现出比较稳定的月际间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额济纳绿洲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根据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要求和额济纳绿洲的生态环境状况,采用遥感监测和地面监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完整的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以期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全面掌握其生态环境的演变趋势以及各类生态治理工程的生态响应,为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8.
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定量研究了额济纳绿洲地下水位埋深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额济纳绿洲地下水位埋深分布有较大的空间异质性,地下水位埋深的理论模型为球体模型;额济纳绿洲地下水位埋深主要受结构性因子的影响;地下水位埋深的变程在22.6km左右.地下水位埋深的空间分布总体上表现为从南到北,从西向东逐渐增大的分布格局.局部分布上,...  相似文献   
19.
孙非  王伟峰  都玉光  张景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90-18093
[目的]探讨干扰格局下额济纳天然胡杨林生态用水的机理。[方法]分别在额济纳绿洲七道桥、二道桥和戈壁滩设立试验点,根据不同地形、不同林型、不同林龄等设固定样地,用土钻取不同土层深度的土样,用CMP管状土壤水分仪测量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研究干扰格局下胡杨林生态用水机理。[结果]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且不同深度内不同样地的变化趋势都不同;小径级胡杨林与大径级胡杨林土壤含水量相对较高,而中径级胡杨林的土壤含水量相对较低;苦豆子-胡杨林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沙枣-胡杨林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随时间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胡杨的生存环境越来越严峻。[结论]该研究为今后额济纳绿洲胡杨林的恢复与保护以及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额济纳三角洲土地荒漠化预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东琳  刘蔚  席海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179-10183
运用逆向因子修正法,在GIS的支持下,结合地下水的动态,研究额济纳三角洲土地的现状生产潜力和3种分水方案下2015年的生产潜力状况,分析了该地区在3种分水方案下土地荒漠化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15年,在狼心山来水2.5×10^8m^3/a的情况下,额济纳三角洲的土地生产潜力将大幅度下降,土地荒漠化问题将继续加重;在狼心山来水5×10^8m^3/a的情况下,额济纳三角洲基本上可以保持现状,不进一步发生荒漠化;在狼心山来水7.5×10^8m^3/a的情况下,额济纳三角洲的土地生产潜力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荒漠化现象将得到抑制。该结果可为整个黑河流域合理的发展规划和额济纳三角洲的良好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