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456篇 |
免费 | 379篇 |
国内免费 | 59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613篇 |
农学 | 1020篇 |
基础科学 | 502篇 |
1369篇 | |
综合类 | 7673篇 |
农作物 | 749篇 |
水产渔业 | 514篇 |
畜牧兽医 | 2404篇 |
园艺 | 776篇 |
植物保护 | 80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1篇 |
2023年 | 346篇 |
2022年 | 440篇 |
2021年 | 480篇 |
2020年 | 406篇 |
2019年 | 450篇 |
2018年 | 258篇 |
2017年 | 349篇 |
2016年 | 429篇 |
2015年 | 484篇 |
2014年 | 832篇 |
2013年 | 740篇 |
2012年 | 912篇 |
2011年 | 987篇 |
2010年 | 860篇 |
2009年 | 934篇 |
2008年 | 909篇 |
2007年 | 860篇 |
2006年 | 758篇 |
2005年 | 752篇 |
2004年 | 652篇 |
2003年 | 660篇 |
2002年 | 491篇 |
2001年 | 504篇 |
2000年 | 408篇 |
1999年 | 307篇 |
1998年 | 240篇 |
1997年 | 237篇 |
1996年 | 224篇 |
1995年 | 198篇 |
1994年 | 196篇 |
1993年 | 159篇 |
1992年 | 178篇 |
1991年 | 200篇 |
1990年 | 158篇 |
1989年 | 158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7篇 |
1977年 | 3篇 |
1974年 | 4篇 |
1965年 | 6篇 |
1958年 | 5篇 |
1957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黄曲霉毒素(AFT)是毒性极强的真菌毒素,目前已分离鉴定的有近20种,是化学结构相似的物质,其中以B1、B2、G1、G2和M1、M2为主.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B1最为多见.黄曲霉毒素的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能引起人急性中毒死亡,与人的肝癌有密切关系.因此,各国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限量都作出不同的严格规定,其范围是0~50纳克/克. 相似文献
72.
农田化学除草作为简化栽培措施,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随着使用面积不断扩大,除草剂药害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现就除草剂产生药害原因以及产生药害后解除药害的途径展开分析,以供参考。原因 相似文献
73.
74.
双峰驼水代谢与血液中无机离子浓度的动态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双峰驼禁水15d,于禁水前、后及暴饮后采血,测定其血液中多种无机离子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全血碳酸氢盐含量在禁水期变化极显著,与禁水前相比,冬季试验升高28.09%,夏季试验升高26.59%;暴饮后快速下降,冬、夏季试验分别比禁水前低9.5%和7.8%,4d后恢复正常。血清中K+和Fe2+含量未见统计学差异。血清中Na+、Cl-、Ca2+、Mg2+、和P3+的含量于禁水期逐渐上升,暴饮后快速下降,其变化均有显著差异,其中Na+的正常值显著高于其他反刍动物。结果表明,双峰驼在禁水期具有较高的血液渗透压和碱储量,其对保证缺水时血液酸碱平衡的调节,维持血容量,保证机体正常水代谢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是骆驼耐干渴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5.
当前,防治鸡球虫病主要是免疫法和化学药物防治,且多以化学药物或抗生素防治为主,这类药物多为单向抑杀球虫,并且药物毒性、残留及耐药性严重影响了其广泛应用。研究表明,中草药不仅有抑杀球虫的作用,而且毒副作用低、使用安全、无残留且不易产生耐药性,而且还能增强鸡的免疫功能,因此,抗鸡球虫病中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6.
通过研究,发现外激素对麝的生香过程有调节控制作用,利用这个原理,定期给雄麝以外激素刺激,结果雄麝的年产香量明显提高,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此外,依据麝释放化学信息的原理,提出了回收麝香的可行性措施,为扩大麝香资源,提高麝香产量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8.
高寒草甸鼠害型秃斑地是黑土滩型退化草地的起始阶段。为探究外施椰糠及泥炭土对秃斑地改良效果,本研究选取青藏高原东部玛曲县典型鼠害型秃斑地,以未采取治理措施的秃斑地为对照(CK),采取浅翻(SP)、浅翻(SP)+施椰糠(CF)、浅翻(SP)+施椰糠(CF)+施泥炭(PS) 3种措施,调查3年内不同措施下秃斑地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状,并采用冗余分析法探讨环境因子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处理措施下秃斑地恢复到第3年时:1) SP+CF处理下植物盖度、高度和生物量显著大于CK (P <0.05)。治理措施和年份间的交互作用,对植物盖度、高度、物种数和生物量具有显著影响。2) SP+CF处理与CK相比显著提高了土壤最大持水量、0-10 cm表层土壤N、P、有机质和C/P (P <0.05)。3)偏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OM)、土壤毛管持水量(Cc)和总孔隙度(Tp)对植物群落特征的方差解释净效应达显著水平(P <0.05)。综上,3种措施均可恢复秃斑地植被和土壤,其中浅翻与椰糠相结合的处理措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