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6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1篇
  64篇
综合类   24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文中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中国三大城市群53个城市全要素能源技术效率和全要素能源相对效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对其节能潜力与减排潜力进行分析,并运用二维矩阵法探索各城市节能减排实施路径。研究表明:三大城市群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偏低,全要素能源技术效率与全要素能源相对效率大致上呈现正相关关系;三大城市群节能潜力与减排潜力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减排潜力远大于节能潜力,其中城市群之间呈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分布;三大城市群53个城市分别落在节能减排潜力状态矩阵的A、B、C区域,B区域的城市可以选取单边突破式节能减排实施路径,C区域的城市可以选取渐进式和飞跃式两种节能减排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梯度理论揭示了网络发展不均衡现象产生的缘由和演变的趋势.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群之一,是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中部城市群,对于构建中部崛起战略起到关键支撑作用.因此,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技术创新合作网络以加强城市之间的创新合作,进而加快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管理领域研究人员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长三角沿江城市群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可持续发展态势进行研究,为该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持。[方法]基于能值理论构建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分析长三角沿江城市群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态势。[结果] 2017年长三角沿江城市群中29%的城市资源过度开发,外部依赖性强;53%的城市环境负载率低,29.4%的城市环境负载率高;11.7%的城市废弃物循环再生能力低;47%的城市能值交换率低,经济竞争力强;35%的城市能值货币率高,经济产出效率低。上海、苏州单位面积能值密度高,23.5%的城市较低;29.4%的城市人均能值福利低;17.6%的城市人口负载率高;41.2%的沿江城市呈可持续发展态势,58.8%的城市呈过度发展态势。[结论] 2017年沿江城市群自给能力、环境压力、生态质量呈现上游城市强、小、优向中游基本协调,下游弱、高、差的渐变态势。上海、苏南城市经济竞争力强,但产出效率低;苏中、皖中地区除省会城市外其他城市竞争力弱;皖南城市经济发展滞后且呈沿江单边孤立发展态势。上海、苏南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优,形成人才、资源强吸引同时存在用地短缺问题;苏中城市较均衡并形成弱吸引;除合肥市、铜陵市外,皖中、皖南其他城市发展滞后,缺乏有效吸引。沿江城市群整体可持续发展态势严峻。  相似文献   
14.
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水环境治理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水资源供需分析与预测及水环境容量分析,提出了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合理配置核心区各河段最小流量,开辟新的供水水源等缓解核心区水资源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张云龙 《南方农机》2017,(9):105-106
城市群交通流演化模式能够更好的对城市交通流的演化进行直观的表述,特别是Matlab7.0的使用更能够进一步对城市群道路网络交通演化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我们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城市交通流与城市间形成相辅相成的作用效果,城市交通流向在不断的向相邻城市的边缘靠近;其次城市群道路网络变化虽然会对城市群交通流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并不能够左右交通分流的整体趋势;最后城市交通流涌现是道路网络交通流演化的重要现象。  相似文献   
16.
笔者利用长株潭地域15个县市区1996—2012时段面板数据,采用非控制变量数据包络模型视窗分析方法研究耕地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发现:长株潭市区县地域单元耕地利用经济效率时间变化相对稳定,市域耕地利用经济效率高于其他地域,表明外部环境因素对经济效率产生明显影响,优越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有利于耕地效率的提高,非控制变量的数据包络方法在不删除其他要素条件下能评价耕地单要素效率,视窗分析能解释效率的动态变化,二者结合的特定要素的DEA视窗分析方法可以给其他类型土地效率评价提供重要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2018年长株潭(长沙市—株州市—湘潭市)城市群生态绿心区最佳植被覆盖和水土流失状况,为区域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GIS和RS技术,以长株潭区域降雨、土壤、地形、土地利用等数据为基础,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模型和USLE国际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为优选模型。[结果]长株潭绿心区总面积为52 287 hm~2,整体植被状况较好,高覆盖度(75%~100%)面积最大,占绿心区总面积一半以上,为26 598.40 hm~2;中低覆盖度(30%~40%)面积最小,占区域总面积的8.61%,为4 501.91 hm~2。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区总侵蚀(不含微度)面积为3 654.24 hm~2,占总面积的6.99%。湘潭市侵蚀比重最高,为8.51%,长沙市次之,为6.67%,株洲市侵蚀总比例最小,为5.68%。工程建设用地在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控制建设区的侵蚀面积分别为963.92,310.74,735.11 hm~2。[结论]受人为因素、城市建设、产业分布等影响,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区覆盖度空间呈现西部低,中东部高的格局,工程建设是造成绿心区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城市群已成为地区参与国家和国际竞争及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对城市群产业结构与分工的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针对传统相似系数法和区位熵法的不足,运用区位熵的灰色关联分析法来测度产业的专业化、比较优势和区域分工的程度。结果表明:关中城市群各市三次产业结构差异不大;关中城市群各市产业结构同构性较强,但地域分工已经开始显现;结合城市从业人口区位熵的大小,可以把关中城市群各市的产业结构划分为综合发展型、矿产资源型、地区服务型和农业型四大类。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部城市群土地利用时空格局遥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6、1996和2006年3个时间节点的美国TM(或ETM)影像提取了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信息,采用景观生态学理论,结合3S技术和LUCC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辽宁中部城市群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辽宁中部城市群土地利用格局特征体现在东西部土地利用类型差异明显.根据土地利用类型面积...  相似文献   
20.
借鉴国内外城市群绿心保护的经验,以长株潭三市交界处的绿心为研究对象,结合南方丘陵地区的自然地理特色,针对绿心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从优化产业结构布局、集约化土地开发、发展以休闲经济为核心的可持续运营机制等方面,提出长株潭城市群绿心示范区保护性开发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