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917篇 |
免费 | 285篇 |
国内免费 | 37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31篇 |
农学 | 865篇 |
基础科学 | 674篇 |
1247篇 | |
综合类 | 9915篇 |
农作物 | 854篇 |
水产渔业 | 153篇 |
畜牧兽医 | 971篇 |
园艺 | 1391篇 |
植物保护 | 1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4篇 |
2023年 | 299篇 |
2022年 | 396篇 |
2021年 | 476篇 |
2020年 | 413篇 |
2019年 | 422篇 |
2018年 | 237篇 |
2017年 | 351篇 |
2016年 | 429篇 |
2015年 | 483篇 |
2014年 | 886篇 |
2013年 | 854篇 |
2012年 | 1043篇 |
2011年 | 966篇 |
2010年 | 808篇 |
2009年 | 855篇 |
2008年 | 867篇 |
2007年 | 807篇 |
2006年 | 751篇 |
2005年 | 735篇 |
2004年 | 532篇 |
2003年 | 589篇 |
2002年 | 453篇 |
2001年 | 459篇 |
2000年 | 337篇 |
1999年 | 259篇 |
1998年 | 265篇 |
1997年 | 302篇 |
1996年 | 209篇 |
1995年 | 171篇 |
1994年 | 159篇 |
1993年 | 109篇 |
1992年 | 141篇 |
1991年 | 113篇 |
1990年 | 118篇 |
1989年 | 93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5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75年 | 2篇 |
1966年 | 3篇 |
1965年 | 5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3篇 |
1956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71.
三峡库区"移土培肥"工程的水土流失问题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峡库区"移土培肥"工程在我国是一项全新的工程项目,对库区发展和耕地保护事业的开拓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三峡库区"移土培肥"工程的背景和基本概况,详细论述工程的实施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三峡库区"移土培肥"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防止三峡库区"移土培肥"工程的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2.
为探讨含枯草芽孢杆菌LTBS01的生物有机药肥的除草活性及其对柑橘园杂草防治效果,以含枯草芽孢杆菌LTBS01的生物有机药肥兑水10~15倍液,对杂草进行茎叶喷雾处理试验,并与化学除草剂30%草甘膦水剂兑水200倍液、10%草铵膦水剂兑水100倍液的处理效果相比较.结果表明:含枯草芽孢杆菌LTBS01的生物有机药肥兑水... 相似文献
973.
974.
试验研究不同养分模式对水稻生育后期剑叶光合速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特别是厩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可明显减缓水稻植株衰老过程中叶片叶绿素的降解和光合速率下降,并有效抑制和调节叶片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和脂质过氧化作用产物丙二醛(MDA)的增加,显著提高水稻粒重和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975.
硅肥对冬小麦磷素吸收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大田条件下硅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济麦22)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比例,磷吸收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酸钾肥料促进作物对P的吸收与利用,从而促进小麦生长和提高生物量;在适宜的硅酸钾肥料施用量90 kg hm-2下,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及分配表现出最优,不适宜的硅酸钾肥料施用量将不利于穗形成期干物质在穗部的优先分配;小麦总硅吸收量与总磷吸收量呈显著线性相关;穗中13.8%~28.3%的磷素是靠秸秆转运而来,施硅肥显著促进了磷素在穗的累积,且累积量随着施硅肥增加而降低,各施硅肥处理的磷素转运效率在36.6%~44.3%之间,随着施硅肥量增加而降低。本研究表明,在土壤酸化严重的胶东地区,推荐T2处理(90 kg硅酸钾hm-2),能取得较好的小麦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976.
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是进行农业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农作制度, 将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突破资源短缺这一发展瓶颈的有效手段。为明确我国主要农作区的资源特点和节约压力, 选择农业水、耕地、化肥3 种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 根据目前各农作区3 种资源的数量、消耗率、粮食产量水平等指标, 初步计算了各区节水压力、节地压力与节肥压力, 并据此初步推导出各区资源节约农作制的综合压力指数, 研究了资源节约农作制压力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 我国绝大多数农作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压力处于中度以下, 东部各农作区大于西部各农作区, 南方各农作区大于北方各农作区; 节水重点区主要是北方的东北区、黄淮海区、西北区和北部低中高原区, 节地重点区主要是东南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江南地区和华南区, 节肥重点区主要是四川盆地、华南区和江南区。 相似文献
977.
为现代农业节水灌溉与精准施肥所需的配套注肥装置的开发,研究采用输液泵将肥料原液和酸碱调节液强行注入灌溉管网,并与灌溉水按比例混合获得一定浓度和酸碱度(EC & pH)的灌溉液。灌溉液浓度和酸碱度通过EC传感器和pH传感器检测并反馈PLC控制系统,通过变频调速进行EC值与pH值动态调节,实现节水灌溉系统的精准施肥灌溉。采用自控变频调速技术的灌溉水注肥装置经过实际运行,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可实现灌溉液的正常输送和EC值与pH的动态调节。特别是射流自吸泵变频调速技术的实现,不仅有效实现了灌溉液浓度(EC值)的动态调节,同时降低了设备成本,完全可用于节水灌溉注肥装置的开发。 相似文献
978.
太湖地区乌栅土稻田氨挥发损失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连续气流密闭室法,探讨了苏南太湖地区乌栅土稻田3个不同施肥时期施用尿素后的NH3挥发损失规律、有机肥对NH3挥发的影响及稻田NH3挥发量与田面水中NH4 -N浓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2005年和2006年稻季NH3挥发量分别为8.2~28.7kg/hm2和21.8~62.1kg/hm2,各占尿素施用量的3.7%~8.8%和10.0%~18.9%。NH3挥发率以分蘖肥最高,穗肥最低,且挥发过程主要发生在施肥后的3d内。秸秆有激发尿素快速分解作用,但对NH3挥发总量影响不大。猪粪的促进生长作用较缓慢,但增加了NH3挥发量。稻田NH3挥发量与田面水中NH4 -N浓度呈线性正相关,且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79.
添加生物黑炭对玉米产量、品质、肥料利用率及氮磷径流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寻找一种既能使作物高产、优质又环境友好的施肥模式,在天然降雨条件下,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5种不同施肥模式(不施肥、纯施化肥、生物黑炭与化肥共施、有机无机肥配施、有机无机肥配施添加生物黑炭)对玉米产量、品质、肥料利用率及氮磷径流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施化肥相比,生物黑炭与化肥共施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玉米产量无明显影响,有机无机肥配施添加生物黑炭可使玉米产量显著提高21.14%;与纯施化肥相比,生物黑炭与化肥共施、有机无机肥配施、有机无机肥配施添加生物黑炭均可提高粗蛋白含量和氮、磷肥利用率,其中对粗蛋白含量提高幅度为12.14%~19.64%,并以有机无机肥配施添加生物黑炭对其提高幅度最大;与纯施化肥相比,生物黑炭与化肥共施、有机无机肥配施、有机无机肥配施添加生物黑炭均可显著减少氮、磷径流损失量,降幅分别为30.47%~59.69%和12.08%~31.22%,其中,有机无机肥配施添加生物黑炭的氮素径流损失降幅最大,生物黑炭与化肥共施的磷素径流损失降幅最大。因此,从提高玉米产量、品质,氮、磷肥利用率以及减少土壤氮、磷径流损失的角度综合考虑,在旱地作物种植施肥模式中推荐有机无机肥配施添加生物黑炭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980.
肥熟表层是长期培肥形成的富磷表土层.为了解该类土层中积累磷的释放特性,本文选择了酸碱度和质地相差较大的5个代表性肥熟表层土壤样品,采用室内模拟淋洗和磷形态分析方法,研究了该类土层中磷的可淋洗性.结果表明,该类土层有很强的磷释放能力,从中释放出来的磷主要为无机态磷,其占总释放磷的86.68%~94.44%.可释放土壤磷的形态除水溶性磷(H2O-P)外,还有胶体表面吸附的无机磷(NaHCO3-Pi)、钙、镁结合态磷(HCl-P)、有机态P和土壤铁铝氧化物吸附的磷(NaOH-Pi)等形态;在淋洗过程中,H2O-P、NaHCO3-Pi和HCl-P的下降率分别达45.8%~58.1%、30.5%~43.2%和3.6%~49.0%.淋洗过程中磷的稳定性由低到高依次为水溶性磷和NaHCO3-Pi,而后期可能来自HCI-P.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