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04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5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9篇 |
农学 | 28篇 |
基础科学 | 27篇 |
127篇 | |
综合类 | 497篇 |
农作物 | 24篇 |
水产渔业 | 40篇 |
畜牧兽医 | 479篇 |
园艺 | 18篇 |
植物保护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42篇 |
2014年 | 43篇 |
2013年 | 37篇 |
2012年 | 65篇 |
2011年 | 76篇 |
2010年 | 62篇 |
2009年 | 64篇 |
2008年 | 66篇 |
2007年 | 55篇 |
2006年 | 49篇 |
2005年 | 57篇 |
2004年 | 68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38篇 |
2001年 | 41篇 |
2000年 | 57篇 |
1999年 | 40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1.
基于分数阶微分的荒漠土壤铬含量高光谱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高光谱检测土壤中痕量级重金属含量存在的困难,提高土壤重金属铬含量检测的准确度,利用新疆准东煤田周边168个荒漠土壤样本的重金属铬含量及其对应的高光谱数据,运用分数阶微分算法进行光谱数据预处理,最后利用全部波段进行偏最小二乘建模并进行可视化分析,旨在探讨分数阶微分预处理在高光谱数据估算荒漠土壤重金属铬含量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原始光谱与吸光率变换的分数阶微分模型均在1.8阶微分处达到了最好的精度效果。吸光率变换1.8阶微分模型为最优模型,模型的校正均方根误差为7.68 mg/kg,R_c~2=0.83,预测均方根误差为8.39 mg/kg,R_p~2=0.78,相对分析误差为2.14。最后利用铬含量实测值与光谱预测值通过反距离加权法插值获得研究区土壤重金属铬含量的空间分布,说明利用该方法对土壤重金属铬含量定量检测并进行大尺度的空间分布反演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为荒漠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的高光谱检测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2.
<正>自1749年铬(Chromium)被法国化学家Louis Vauguelin发现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认为铬是一种有毒有害的矿物元素。直到1954年,Curan发现在大鼠的日粮中添加铬后,能够使肝脏合成胆固醇和脂 相似文献
113.
不同改良剂对铬污染土壤中小白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不同种类改良剂对铬污染土壤中小白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监测在不同浓度的铬污染的土壤中小白菜(Brassica parichinensis)的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研究发现,不同浓度的铬污染土壤中,3种改良剂添加使叶绿素含量及SOD酶活性发生变化并高于对照组而POD酶活性降低,使铬对CAT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得到缓解。石灰、石灰+活性炭用量的增加使MDA含量先降低后升高,而活性炭的施入减少MDA的含量。通过比较,3种改良剂的改良效果为活性炭>石灰+活性炭>石灰。 相似文献
114.
115.
116.
外源铬在土壤中的形态转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试验用逐级提取方法,研究了外源铬进入土壤后的形态转化,结果表明:添加到土壤中的Cr(Ⅵ)很快还原为Cr(Ⅲ)而失去其活动性,水溶态和变换态铬含量在培育6周后已恢复到对照水平,添加的Cr(Ⅲ)很快被土壤吸附和沉淀而固定,难以被H2O和NH4Ac提取。添加的有机结合态铬能显土壤中水溶态和交换态铬含量,并能在较长时间内稳定存在于土壤中,添加污泥形式的铬进入土壤主要以残渣态、沉淀态和有机紧结合态铬为主 相似文献
117.
铬在含水介质中的迁移及释放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天津某铬渣堆周边地区的污染情况和水文地质条件,选取该区域3种典型含水介质(黏土、粉质黏土、粉土)填充土柱,开展室内土柱淋滤实验,研究铬在含水介质中的迁移及释放规律。铬溶液淋滤实验表明,Cr(VI)在粉土中的迁移速率最快,粉质黏土中次之,黏土中最慢。清水淋滤实验表明,吸附在含水介质中的铬会在清水淋滤作用下解吸并重新释放到地下水中,从而造成地下水再次污染。根据土柱实验结果获得铬在黏土、粉质黏土和粉土中的弥散系数分别为1.87×10~(-4)m2d~(-1)、7.49×10~(-4)m2d~(-1)和1.17×10~(-4)m2d~(-1),渗透系数分别为8.60×10-6cm s~(-1)、2.14×10-5cm s~(-1)和1.34×10-5cm s~(-1),为模拟铬在含水介质中的迁移模型提供实测参数,进而为地下水中铬污染的控制与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8.
通过对东莞市118处农业表层土壤和5处典型土壤纵剖面的取样调查,利用常规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土壤中铬的空间结构和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东莞市农业土壤铬含量为2.28~94.98mg·kg^-1,平均值为44.90mg·kg^-1,略高于东莞市背景值;铬的空间结构表现为明显的几何各向异性,各向异性比约为1.8,长、短轴分别在103°和13°方向;指数模型对于实验变异函数的拟合效果较好,变异函数表现出明显的块金效应,块金值在基台值中所占的比例约为34%,表明东莞市农业土壤中铬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铬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西部高、东部低的地域特征,其空间分布主要受成土母质和地形的控制,铬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另外人为活动对铬的空间分布也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9.
120.
为了解黑龙江省黑木耳重金属铬、砷、镉、汞、铅污染情况并掌握铬的富集规律,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流通市场及牡丹江地区的黑木耳种植基地采样26份,同时在黑木耳种植基地开展了基质铬添加实验,验证黑木耳对铬的富集能力。检测结果显示,与在哈尔滨市流通市场采集的黑木耳样品相比,在牡丹江地区基地采集的黑木耳样品铬含量偏高。黑木耳栽培基质添加铬实验结果表明,黑龙江地方黑木耳品种珍珠1号和岗8号对重金属铬富集不明显。基质中添加铬对黑木耳中其他重金属影响不大。检测发现,黑龙江省基地的黑木耳栽培基质铬含量本底值偏高,这一情况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