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0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89篇
林业   528篇
农学   183篇
基础科学   524篇
  104篇
综合类   1836篇
农作物   85篇
水产渔业   209篇
畜牧兽医   1454篇
园艺   572篇
植物保护   5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307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394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356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3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制定最优的后桥总成动平衡采集策略,以某款后桥平台产品为研究对象,开展系统的对比试验研究及试验验证工作.简析现场动平衡的计算原理,并针对采集策略研究设计了一套试验方案.对比后桥总成的2种安装方法,选定无输入端安装状态.对比不同质量的首次施加配重,证明试重质量对结果影响可以忽略,优先选择较小试重.对比6种试重相位,发现...  相似文献   
992.
为了解臭氧浓度升高对稻米品质的影响,2015年以高产优质超级粳稻南粳9108为供试材料,利用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设置对照(18 n L·L~(-1))和高浓度臭氧(100 n L·L~(-1))处理,研究了臭氧浓度增加对成熟期稻穗不同部位糙米氨基酸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浓度增加使稻米氨基酸、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增加,但对必需或非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比无显著影响;从氨基酸组分看,除半胱氨酸外,臭氧浓度增加使糙米中7种必需氨基酸和9种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其中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亮氨酸、络氨酸、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增幅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总体上,稻穗下部稻米氨基酸及其组分浓度对臭氧浓度增加的响应大于稻穗上、中部,其中臭氧处理与籽粒着生部位对苯丙氨酸、络氨酸、组氨酸、精氨酸有明显的互作效应(P0.1)。以上数据表明,100 n L·L~(-1)臭氧浓度使供试超级稻稻米氨基酸及其组分浓度明显增加,且多数情况下弱势粒的增加趋势大于强势粒。  相似文献   
993.
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其农业发展一直是我们国家的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如何运用现有的技术促进农业发展成为了的现阶段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藉此,本文立足于智能农业和ZigBee技术,对基于ZigBee技术的智慧农业实时采集和远程控制系统进行细致的介绍。  相似文献   
994.
为开发准确、灵敏的苹果锈果类病毒(Apple scar skin viroid,ASSVd)RT-PCR检测方法,以田间染病苹果组织为试材,提取高质量总RNA为模板,在常规RT-PCR检测体系中引入苹果线粒体nad5基因作为内标基因,对RT-PCR反应体系和程序进行优化,并测定其灵敏度和稳定性,最后利用优化的检测体系确定苹果果实着色期最佳检测部位。结果表明:以RNA提取改良法提取总RNA为模板合成cDNA后,进行PCR扩增,优化后的PCR体系(25μL)中cDNA模板2μL、ASSVd(20pmol/μL)正反向引物各1.0μL,nad5(20pmol/μL)正反向引物各0.1μL;扩增程序中退火温度为60.9℃,循环次数为35次;检测灵敏度为37.5ng新鲜样本;果实着色期,染病植株的幼嫩叶片、1a生枝的韧皮部和木质部、果实及部分种子样本均能检测到病毒,最佳检测部位为幼嫩韧皮部。研究结果可以为ASSVd高效、快速、准确的检测提供可靠方法,并为田间病害诊断及无毒苗木繁育提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995.
韦杰斌  江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22-122,217
[目的]研究甜杨桃不同结果部位及不同开张角度的一二年生结果枝对开花的影响。[方法]选取甜杨桃一二年生枝条、多年生枝条、剪口树桩进行试验。[结果]一二年生结果枝条的开花量最多,其中又以下垂的一二年生结果枝条抽生花穗率最高。[结论]为甜杨桃树形培养、花果管理及生产出稳产、高产、优质的商品化甜杨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核桃外果皮不同萃取部位对人宫颈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筛选核桃外果皮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采用MTT法,选用人宫颈癌HeLa细胞,对核桃外果皮不同萃取部位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石油醚萃取部位、氯仿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正丁醇萃取部位对HeLa细胞的IC50分别为158.81、40.43、130.49和137.67 mg/L,水相部位对HeLa细胞无抑制作用.[结论]核桃外果皮石油醚萃取部位、氯仿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正丁醇萃取部位对HeLa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氯仿萃取部位对HeLa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初步认定氯仿萃取部位为核桃外果皮的抗肿瘤活性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997.
人工授精是指用人工方法,将公猪精液采集后,经过严格的检查处理,再用器械将精液输入母猪生殖器官的配种方法,该方法是进行科学养猪、实现养猪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推广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是加快猪种改良步伐,充分发挥优良种猪配种作用,促进养猪生产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因此,提高人工受精成功率成了问题的关键。根据近几年的实践摸索,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998.
系统以ARM920T内核S3C2410芯片作为核心处理器,以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作为软件资源的核心,通过无线收发模块CCI100完成数据的传输,并把采集的数据信息显示在LCD上,系统利用C语言完成了软件设计。实验证明,系统具有较好的实时性、方便性和安全性,可用于工农业各个领域的实时温度采集。  相似文献   
999.
采果后在汤米芒(Tommy)结果母枝第一蓬和第二蓬枝梢之间的密节芽上方和下方两个不同部位进行回缩修剪,结果表明:两个处理对结果母枝长度和粗度达极显著的差异,对叶型指数、叶面积、花序长度、雄花数量、两性花数量、坐果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结合生产实际,通过对动物血液、组织、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样品采集方法的详细描述,指出了采样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为动物疫病的科学诊断提供了基础性技术保证,对基层实际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