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19篇 |
免费 | 653篇 |
国内免费 | 55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849篇 |
农学 | 103篇 |
基础科学 | 372篇 |
1464篇 | |
综合类 | 1745篇 |
农作物 | 72篇 |
水产渔业 | 53篇 |
畜牧兽医 | 233篇 |
园艺 | 30篇 |
植物保护 | 20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71篇 |
2023年 | 218篇 |
2022年 | 279篇 |
2021年 | 294篇 |
2020年 | 270篇 |
2019年 | 250篇 |
2018年 | 169篇 |
2017年 | 207篇 |
2016年 | 204篇 |
2015年 | 223篇 |
2014年 | 222篇 |
2013年 | 227篇 |
2012年 | 247篇 |
2011年 | 273篇 |
2010年 | 241篇 |
2009年 | 229篇 |
2008年 | 217篇 |
2007年 | 212篇 |
2006年 | 165篇 |
2005年 | 137篇 |
2004年 | 99篇 |
2003年 | 81篇 |
2002年 | 64篇 |
2001年 | 73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49篇 |
1998年 | 44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基于QuickBird遥感影像的城市绿地调查及建设策略——以张家界市城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QuickBird卫星影像数据为基础数据源,结合RS、GIS技术,主要采用计算机监督分类结合目视解译获取城市绿地类型信息的方法,调查张家界市城区绿地状况,计算张家界市城区绿地的相关景观格局指数.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张家界市城市绿地建设提出扩大绿化面积、加快绿地建设,拓宽道路绿地、提高廊道效益,点、线、面一体化、完善绿地体系等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73.
基于FHSI影像融合技术的绿洲干旱区农田信息提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是我国耕地资源的重要储备基地之一,也是<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划定的重点土地开发整理区域.以新疆于田绿洲为例,探讨了基于快速傅立叶变换改进的HIS融合(FFT-HIS,简称FHSI)的农田信息提取方法,针对融合效果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与传统的HIS融合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农田信息的提取试验,结果表明,同传统的HIS融合方法相比,FHSI融合的信息量、纹理特征都明显增强,分类精度明显改善,特别是水田信息的提取效果非常显著,是监测干旱区耕地变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4.
为了估算漓江上游农林经济的发展对决定地表微气候环境的水热通量的影响,计算山区复杂地形影响下的地表太阳辐射以改进SEBAL模型,提出归一化水热通量使不同时相具有可比性,对漓江上游1989-2006年5景TM/ETM卫星图像利用改进模型反演水热通量。结果表明,在空间上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显热通量降低而潜热通量增加,植被覆盖度在0.2~0.7时的影响非常显著。1989-2000年植被覆盖度均值明显降低,而2000-2006年逐渐上升,导致波文比(显热与潜热比)均值明显升高然后逐渐降低,归一化潜热数值较高的像元比例减少然后增加,归一化显热数值较高的像元比例增加然后减少。尽管在2006年植被覆盖度均值接近于1989年,但波文比均值仍明显高于1989年。研究区经济林、旱地农作物面积的增加,阔叶林面积减少,水源林的减少与退化,导致了显热与潜热比平均值的升高。 相似文献
75.
以云南宜良县、昆明市五华区的林权改革项目为依托,针对林改的对象,林改的特殊性、广泛性等特点,对林改项目中的遥感影像融合技术进行研究,针对快乌卫星影像蓝光波段缺失的特点,探讨如何对蓝光波段进行模拟,使得研究区域的遥感影像真彩色融合的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76.
由于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的硬件资源有限,往往存在CPU主频低、内存小的缺点,海量遥感影像图的绘制成为在PDA上运行"空间信息移动服务系统"的一个技术瓶颈.为了克服这些限制,提出一种基于金字塔影像模型的分层组织和分块管理方法,应用多分辨率无缝影像数据库技术,将海量影像数据有序地组织起来,提高海量遥感影像的绘制速度.该技术已被成功地应用到"郑和一号船舶引航系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7.
78.
利用2000和2007年的TM数据,经过预处理与增强处理,通过解译,得到2个时期的土地利用专题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对该区的耕地转化、居民地与工厂用地扩增等进行了分析,并做了面积统计。 相似文献
79.
选取西北干旱区水土开发的典型区域玛纳斯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和GIS技术,与气象站点实测资料相结合,采用FAO56Penman-Monteith法,在ArcGIS建好彭曼模型计算研究区生态需水。利用TM数据解译出1990年、2000年、2010年3期土地利用分类图对玛纳斯河流域进行景观生态学研究,最后尝试性分析生态需水与景观格局关系。结果表明:(1)各区域生态需水变化趋势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山区生态需水增加,平原区生态需水减少。景观格局分析发现2000—2010年中部平原的西面和北面成片出现连通现象,是生态环境恶化较为严重区域。(2)空间上,山区生态耗水量增加,植被多样性指数上升,蔓延度指数下降。时间上,生态耗水量增加,周边的蔓延度指数上升,多样性下降;(3)空间上,绿洲景观格局指数变化与生态需水定额无明显关系,时间上,生态需水定额减小,但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周边的景观连通性下降,多样性上升,与山区的结论相反。生态需水定额的减少,将有利于植被的生长,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80.
VI-LST遥感模型在福建省干旱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被指数(VI)和地表温度(LST)是描述地表特征信息的2个重要参数.本研究采用基于VI和LST特征空间的遥感模型对2000年以来福建省三起比较严重的干旱灾害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拟合特征空间干边方程的相关系数高于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拟合干边方程的相关系数.VI-LST遥感模型能客观地反映地表水分供应状况,较好地反映区域旱情的空间分布和旱情动态发展过程,干旱灾害的卫星遥感监测结果与地面气象监测结果基本一致,在福建省抗旱减灾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