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62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143篇
林业   566篇
农学   285篇
基础科学   510篇
  175篇
综合类   3308篇
农作物   171篇
水产渔业   386篇
畜牧兽医   2243篇
园艺   325篇
植物保护   285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47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251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447篇
  2013年   483篇
  2012年   526篇
  2011年   517篇
  2010年   440篇
  2009年   524篇
  2008年   603篇
  2007年   509篇
  2006年   361篇
  2005年   357篇
  2004年   298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为筛选一种对桔小实蝇具有较好引诱效果的昆虫信息素引诱剂产品,在福建对比了3种不同配方实蝇双性引诱剂对桔小实蝇的引诱效果,并在广东、广西和云南对比了6种实蝇引诱剂产品对桔小实蝇的引诱效果。田间结果显示,实蝇双性引诱剂SYSXYYJ02对桔小实蝇的引诱效果最佳;柑桔小实蝇引诱剂对桔小实蝇诱捕量最高;柑桔小实蝇引诱剂、果蝇颗粒剂和聪绿?果实蝇饵剂对桔小实蝇雌成虫基本无引诱效果;实蝇双性引诱剂对桔小实蝇具有雌雄双诱效果,且诱捕雌虫占比达58.84%以上。柑桔小实蝇引诱剂在桔小实蝇监测上极具推广价值,实蝇双性引诱剂对桔小实蝇引诱效果稳定,雌雄双诱,在防治上极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2.
以柑橘木虱信息素复合诱捕器进行橘树树冠挂放不同高度及方位诱集柑橘木虱成虫的试验,结果表明:诱捕器挂放高度以橘树树冠顶部的为较好,比挂放在中部和基部的诱集虫量分别增25.2、42.8头/株,诱虫率分别增50.2、85.3%。挂放方位以东部、南部的诱虫量偏多,其东部平均每株34.4头、南部33.4头。并建立人工目测成虫与诱捕器诱集的成虫之间的线性方程为y=0.727x-12.47;目测若虫和成虫的总虫量和诱捕器的成虫数量之间的线性方程为y=0.711x 9.161。可替代目前采用人工田间目测柑橘木虱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3.
为了对广西某规模化食蟹猴养殖场饮用水和青饲料卫生质量情况进行监测,对饮用水和青饲料进行连续抽样监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和《国家禁用和限用的农药名单》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显示:抽取6份饮用水样检测26项理化指标,有3份不合格,超标率达50.0%,超标指标有浑浊度、肉眼可见物;抽取14...  相似文献   
194.
为了提高“消防给排水工程”的教学效果,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三个方面分析了该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了从课时、教材和参考资料、教学内容等方面优化教学体系,增加网络教学平台和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增强实践教学等教学改革建议。结果表明:通过教学改革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好地培养消防工程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95.
环境因子对中肋骨条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温度、光照和磷酸盐及其交互作用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每个环境因子设置3个水平[温度:17、23、29℃;光照:80、120、160μmol photons/(m~2·s);磷酸盐:0.1、1、10μmol/L],考虑环境因子间的两两交互作用,采用L18(3~7)正交实验表安排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中肋骨条藻叶绿素a浓度和光合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因素3水平的实验中,中肋骨条藻在10μmol/L磷酸盐浓度下叶绿素a峰值能达到较高水平,其中最优环境因子水平组合为23℃、120μmol photons/(m~2·s)、10μmol/L。在培养期间,磷酸盐浓度对中肋骨条藻叶绿素a峰值造成极其显著的影响(P0.01),温度、光照及两两间的交互作用未对叶绿素a峰值造成显著影响(P0.05)。中肋骨条藻在10μmol/L磷酸盐浓度下光合活性更高,但光能利用效率α并未随磷酸盐浓度表现出明显差异。当中肋骨条藻处于10μmol/L和1μmol/L磷酸盐浓度时,光照对最大量子产量F_v/F_m造成显著影响(P0.05);10μmol/L磷酸盐浓度下,F_v/F_m在80和120μmol photons/(m~2·s)光强下较高;在1μmol/L磷酸盐浓度下,F_v/F_m在120μmol photons/(m~2·s)光强下最低。  相似文献   
196.
橡胶小蠹虫为害重,防治困难。为了探索更加高效的田间防治方法,本研究通过将“牛皮纸+粘虫胶+诱集剂”组配,研究集成了一种橡胶小蠹虫粘捕装置,对其诱捕参数(粘捕装置材质、诱集剂药袋悬挂数量、药液暴露面积以及粘捕装置的间距、悬挂高度)进行了筛选,并与常规诱捕器在重量、成本和诱捕效果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月桂烯、2-甲基-3-丁烯-2-醇、S-(-)-柠檬烯、莰烯、顺式-马鞭草烯醇5种诱集剂的诱集下,自制粘捕带对橡胶小蠹虫的粘捕总数分别为:554、445、341、381、367头;普通粘虫带对橡胶小蠹虫的粘捕总数分别为:260、230、179、202、199头。其中月桂烯、2-甲基-3-丁烯-2-醇、S-(-)-柠檬烯,自制粘捕带的粘捕数量均显著高于普通粘虫带,表现出较好的粘捕效果。采用挂袋法的最佳药袋数为2袋,诱集剂的最佳药液暴露面积为6.6 mm2,粘捕装置的最佳相互间距为50 m,最佳悬挂高度建议在2.5 m。自制粘捕装置在重量、成本以及诱集数量上均优于常规诱捕器,对橡胶小蠹虫防控具有高效成本低、环保可降解、简单易操作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7.
为充分利用暴马丁香,以暴马丁香叶为材料,利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对暴马丁香叶的径粒大小、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径粒大小为过80目筛时,提取暴马丁香总黄酮含量最高为11.078mg/g,液料比为1∶15时暴马丁香总黄酮提取含量最高为23.653mg/g,乙醇浓度为70%时暴马丁香总黄酮提取含量最高为26.116mg/g,超声时间为20min时暴马丁香总黄酮提取含量高为26.158mg/g,正交实验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径粒大小为60目,液料比为1∶15,乙醇浓度为80%,超声时间为40min。  相似文献   
198.
有机蔬菜田新型信息素光源诱捕器使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信息素光源诱捕器是一种在害虫诱捕器的基础上改进的新型绿色防控产品,其使用便捷、价格合理、杀虫效果更好。为探明新型信息素光源诱捕器诱杀害虫的效果,作者分别在番茄大棚、青菜大棚以及露地西兰花田开展了诱虫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型信息素光源诱捕器诱杀斜纹夜蛾、小菜蛾的效果优于其他传统绿色防控措施,但其诱杀烟粉虱的效果不理想。蔬菜生产中建议将新型信息素光源诱捕器与黏有信息素的黄板搭配使用。  相似文献   
199.
3种引诱剂对松褐天牛成虫引诱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对松褐天牛成虫进行监测和诱杀,在遂昌地区的马尾松林及贮木场内利用3种不同引诱剂对松褐天牛进行诱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引诱剂对松褐天牛都有较好的引诱效果,但差异显著。其中,APF-Ⅰ型引诱剂的效果最好,F1型引诱剂次之,ST-2型最弱。试验期共诱捕到松褐天牛成虫4 979头,其中雌成虫4 134头,雄成虫845头,雌雄比为1∶0.204。所诱捕到的雌虫数量是雄虫的4.89倍,差异显著(P=0.045,t=-4.551)。引诱剂捕获松褐天牛的高峰期为6月中旬至8月中旬,6月至8月份降雨量及气温对松褐天牛成虫诱捕规律产生较大影响。本研究为遂昌地区松褐天牛成虫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0.
煤炭开采过程中,上覆岩层中有离层的产生,而且离层的发育是有一定规律的,正确掌握这一规律对合理进行离层带注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测资料和理论分析得出:上覆岩层中会同时存在多个离层,当岩层移动达到拐点即最大下沉速度时,离层迅速发育。在非充分或者极非充分采动条件下,覆岩内的离层会长期存在,注浆后可有效减轻或避免由于流变效应或采区周围采动影响引起的二次沉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