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3篇
林业   2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06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针对浙江丽水地区农业存在传统种粮比较效益低,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围绕农作制度创新,开展菇稻禽农作模式构建及配套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以稻鸭共育为基础、冬闲田栽培黑木耳为重点,研究与示范采用良种、优化基质配方、稻草覆盖和微喷调湿等袋料黑木耳冬闲田露地栽培关键技术,以及废菌棒还田、稻鸭共育技术集成与应用,形成了菇稻鸭复合型生态种养技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2.
近年来,食品安全以及食品自身营养价值日益受到百姓关注。黄背木耳营养丰富,口味纯正,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深受消费者喜爱。黄背木耳既适合鲜货销售,也可干制出口,且生产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受到广大种植户的青睐。近年来,许多农民朋友生产黄背木耳获得成功,经济效益可观。笔者结合当地取得的成功经验,将黄背木耳无公害袋料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3.
一、花菇袋料控水装袋 出菇整齐的菌棒必须具备菌棒转色后的表面应有”豹花斑”状的白色斑点。达到这样的免割袋培养花菇的成品菌棒,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54.
姬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梦舟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5):107+110-107,110
姬菇是高产优质的食用菌品种,通过引种栽培,探索出姬菇在包头市及周边地区最佳栽培技术,为丰富人民群众的菜篮子做贡献。  相似文献   
55.
袋料栽培黑木耳菌株菌丝活力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逆境中筛选、驯化出的2个生长良好的野生黑木耳菌株,与目前南方区域袋栽黑木耳生产中应用的3个主栽品种进行菌丝生长活力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驯化菌株黑木耳053萌发快、定殖快,菌丝表现粗壮、浓密、洁白,生产上具有较强的活力,能够抵抗其他杂菌的侵入和降低制袋的污染率。  相似文献   
56.
黑木耳整个生育阶段对水分要求较高,尤其是在子实体发育期,水分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木耳子实体能否形成及产量的高低。因此,生产中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57.
张广荣 《食用菌》2010,32(2):48-49
<正>木耳有很高的医疗价值与营养保健价值。具有清肺润肺、益气强身之功效。黑木耳销售市场一直看好。袋料栽培黑木耳因其生产工艺简单、周期短、材料来源广泛、投资回报快成为菇农致富的一条好门路。现将袋料栽培黑木耳的简易技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58.
何建清  王伟平 《食用菌》2010,32(2):42-43
针对农业生产存在的传统种粮比较效益低下,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围绕农作制度创新,开展菇稻禽农作模式构建及配套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以稻鸭共育为基础、冬闲田栽培黑木耳为重点。采用良种、优化基质配方、稻草覆地和微喷调湿等代料黑木耳冬闲田露地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以及废菌棒还田、稻鸭共育技术集成与应用,形成了菇稻鸭复合型生态种养技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相似文献   
59.
<正>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区积极引进推广大田袋料地栽黑木耳栽培技术,不仅提高我区远郊土地的产出效益,还大力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1选用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60.
保护地平菇栽培,是食用菌保护地生产最为广泛的一种。其主要栽培方式为阳畦、小拱棚、大棚,常与高秆蔬菜或搭架蔬菜间作,或作袋料栽培放置于大棚间的空隙或蔬菜畦行间,技术较为简单,近几年在南乐县近德固乡西吉七、杏园等村进行示范种植,效益显著。一、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一)温度平菇多属低温菌类,其菌丝体生长阶段适温范围较广,一般在5~35℃之间。最适宜温度为24~28℃,高于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