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8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1.
一、分布与药效夜交藤,别名何首乌藤、首乌藤,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藤茎,为常用中药材。何首乌藤加工入药,因连年采集,野生资源已逐年减少而成为市场  相似文献   
12.
母军  于志明  张德荣  金小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80-10782
[目的]解决蔬菜藤茎残留植株菌害及就地堆积造成的病菌蔓延问题。[方法]采用隔氧热解的方式处理蔬菜藤茎,对其液态冷凝液和固体炭化物进行研究。[结果]黄瓜和番茄藤茎的热解冷凝液体产物呈现弱酸性,pH值分别为5.57和4.96,成分中含有较多的有机酸和酚类及多种含氮物质;黄瓜和番茄藤茎的热解炭化固体物中有机元素中含有氮元素,两者的C/N数值分别为23.6和13.0。[结论]果类蔬菜藤茎热解炭化产物作为资源循环资材在温室土壤改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五味子为木兰科五味子属植物,其成熟果实称北五味子,是东北道地药材。五味子藤茎资源较为丰富,因无本草著作记载其药用价值,一直作为“非药用部位”而废弃。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五味子藤茎含有木脂素、挥发油、萜类、多糖及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抑菌、保护肝脏等多方面药理作用。本文以“五味子藤茎”、“化学成分”、“保肝”、“药理”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平台组合查询2000~2021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归纳了五味子藤茎化学成分及其保肝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五味子藤茎及其活性成分开发为具有保肝作用的新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乙醇提取南五味子藤茎中木脂素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乙醇法提取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藤茎中的木脂素,并以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料液比作为考察因素,将南五味子藤茎木脂素的提取率作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并优化试验方案。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试验的最优条件为超声功率160 W,超声时间50 min,超声温度55℃,料液比1∶27(g/mL),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0.371%。说明响应面法可以较好地优化超声-乙醇提取南五味子藤茎中木脂素的工艺条件,同时为工业化开发利用五味子藤茎以及中药材废弃部位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五味子藤茎粉末为试验材料,以乙醇为提取试剂,以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五味子藤茎抗氧化物质的超声波乙醇提取工艺,并得到了五味子藤茎抗氧化物质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0(g/mL),温度40℃,乙醇浓度65%条件下提取40min时,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以单叶省藤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藤茎形态、微观构造和纤维形态特征及其变异。结果表明,单叶省藤节间长平均为17~18 cm,直径平均为11~12 mm,节间长度和直径的轴向变异均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纤维维管束属于双韧型,在横切面,靠近藤皮的维管束小而密集,内部的则大而稀疏。纤维长度和长宽比的径向变异和轴向变异均为逐渐增加。纤维宽度和腔径的径向变异为由内向外先增加后减小,纤维宽度的轴向变异为先增加后减小,腔径的轴向变异为从基部向上逐渐增加,在藤茎梢部达到最大值。纤维壁厚和壁腔比的径向变异和轴向变异均为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7.
侯微  王强  邵财  王英平 《特产研究》2009,31(4):28-29,32
目的采用DPPH法比较五味子根、藤茎及叶非药用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同时筛选出最佳提取溶剂,为扩大五味子的入药部位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五味子根、藤茎及叶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尤以根的抗氧化效果最好;乙醇为最佳提取溶剂。  相似文献   
18.
三叶木通藤茎药用成分地理变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三叶木通藤茎中药用成分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10个种源地的三叶木通藤茎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色法对其苯乙醇苷B、齐墩果酸及总皂苷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就其含量与其种源地各个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还根据其药用成分含量对供试种源进行了聚类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0个种源中,苯乙醇苷B、齐墩果酸及总皂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644%、0.027%和0.596%。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苯乙醇苷B、齐墩果酸及总皂苷的含量在各供试的种源中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苯乙醇苷B含量与年日照时数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齐墩果酸含量与无霜期天数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总皂苷含量与年降水量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5处可将供试种源划分为3组:第1组包括江西瑞昌、江西武功山、湖南古丈;第2组包括安徽金寨、湖北鹤峰、江西峡江、江西广昌、江西浮梁、湖南怀化;第3组为江西婺源。  相似文献   
19.
棕榈藤茎的解剖特性及商用藤归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蔡则谟 《林业科学》1994,30(3):209-213
描述我国省藤属,黄藤属及钩叶藤属茎的解剖特性;讨论属的鉴别问题,根据茎的特性,质地及贸易情况将商用藤归为五类:黄藤属,钩叶藤属自成一类,有藤属划分为小茎藤,中茎藤和大茎藤三类。  相似文献   
20.
四种藤茎几项特性的变异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蔡则谟 《林业科学》1992,28(1):70-75,T001
棕榈科省藤亚科(Calamoideae)某些藤种的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经过长期过度采收,我国野生藤资源已不多,重要商品藤仅几种。发展人工植藤、引进优良藤种及扩大国产商品藤种是解决我国藤器工业原料日愈短缺的基本途径,这几方面都有评估藤茎质量的问题,因而须进行藤茎的解剖特性、物理特性及其变异性的研究。 Teoh(1978)在八属马来藤的解剖工作中,发现维管束及木质化分布均匀的藤茎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