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8篇
农学   73篇
基础科学   17篇
  78篇
综合类   771篇
农作物   7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55篇
园艺   193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李关发 《中国蔬菜》2009,1(5):51-52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生产的高山越夏"新田王、锦源丰"牌花椰菜名闻福建省内及周边省市,农户尝到甜头,竞相种植,为了增产增收,近年来发展露地早春花椰菜3000hm2,但农户不了解早春不良气候环境可能对花椰菜生长发育带来的影响,致使花椰菜出现多种生长发育异常现象,失去商品价值,重则绝收。  相似文献   
32.
在大棚日光条件下,研究微生物菌肥及施肥方式对辣椒品质的影响,施肥方式如下:菌肥、化肥、混合肥(菌肥+化肥),测定辣椒果实的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安全品质和可溶性糖、维生素C、叶绿素等营养品质的含量。结果表明,菌肥能显著降低硝酸盐、亚硝酸盐的积累,提高辣椒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与单施化肥比较,单施菌肥和混合施肥的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了46.1%和16.6%,亚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了71.3%和48.9%,维生素C含量增加了97.3%和74.9%,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36.9%和102.8%,叶绿素含量降低但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菌肥可以提高辣椒的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  相似文献   
33.
秸秆生物反应堆与菌肥对温室番茄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为研究秸秆生物反应堆、微生物菌肥及两者配套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以及作物生长的长期影响,试验以传统种植方式为对照(CK,常规栽培),研究了菌肥(T1,微生物菌肥4 kg/667 m2)、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T2,秸秆(4 t/667 m2)+发酵沟菌剂(8 kg/667 m2)+腐熟猪粪(600 kg/667 m2))及2种措施配套处理(T3,秸秆(4 t/667 m2)+发酵沟菌剂(8 kg/667 m2)+微生物菌肥(4 kg/667 m2)+腐熟猪粪(600 kg/667 m2))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相比,秸秆生物反应堆能够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壤含水率;而菌肥能够在一定时期内降低土壤含水率,秸秆生物反应堆能够显著降低土壤酸性和电导率(EC,electrical conductivity)值,缓冲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而单施菌肥对土壤酸碱性和EC值没有显著影响。2)秸秆生物反应堆(T2)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降低土壤中速效磷、钾的含量;微生物菌肥(T1)降低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量,而显著提升了土壤的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两种措施配套处理效果则更明显。3)菌肥能够改善土壤微生物对多聚物、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利用效率,而秸秆生物反应堆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对于一部分氨基酸、羧酸类、酚酸类和胺类物质的利用。而2种措施同时使用时,其促进和改善微生物碳代谢能力的作用则更加显著。4)各处理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各年度番茄产量。综合考虑,认为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和菌肥配套处理(T3)能够更好的改善和修复日光温室连作土壤,增加作物产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34.
近几年,设施农业保护地栽培得到迅速发展,尤其保护地黄瓜栽培发展迅速扩大,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连作栽培和不合理的化肥使用与耕作方式的诸因素影响,不仅导致了土壤污染,酸化板结,理化性状变劣,化肥利用率降低,而且还造成了保护地黄瓜产量品质难以得  相似文献   
35.
禾神元多效微生物菌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玉米生产中施用微生物菌肥提供依据,在榆中县石头沟和甘州区平原堡研究了禾神元微生物菌肥水剂和颗粒剂对玉米生育期、生物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禾神元微生物菌肥后玉米的株高、穗长、穗粗、茎粗、穗位高均较常规施肥有所增加,产量较常规施肥增加5.24%、6.40%,且喷施禾神元微生物菌肥水剂较撒施禾神元微生物菌肥颗粒剂增产0.63%、1.79%,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提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6.
使用生物菌肥和有机肥料来改良土壤,提高果实品质已成为广大果农的共识。市场上的菌肥种类五花八门,常有果农朋友问我,到底哪种菌肥好呢?为此先向果农朋友讲几点基本常识:第一,菌肥并不能为果树提供营养,菌肥在土壤改良中起关键作用,但并不起主要作用,起主要作用的是有机肥,不是菌肥;第二,当地的土著菌是最好的生物菌,因为土著菌在当地经过千百万年的演化,最适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第三,单一的或几种强势菌株使用并不利于土壤改良,试想如果这类菌肥施入土壤还保持强势,必然会破坏土壤中的菌群结构,不利于土壤健康,而如果它不再保持强势,用之何益?  相似文献   
37.
示范试验水稻本田施用稼旺·立粒丰生物菌肥2遍做返青分蘖肥,能够调节水稻生长,改善水稻长势长相,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改良土壤质地,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水稻干物质积累,千粒重增加1.0 g,为水稻高产稳产奠定基础,产量比对照增收稻谷60 kg/667 m2,增产12.33%,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8.
为探讨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配施后旱作燕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在内蒙古黄土高原旱作农田设置不施用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CK)、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配施(A)、单施微生物菌肥(B)和单施保水剂(C)4个处理,分析燕麦全生育期内0—10,10—20,20—40 cm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及酶活性时空动态变化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1)全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呈"双峰"曲线变化,峰值均出现在孕穗期和灌浆期;氮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趋势,苗期含量最高;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变化,过氧化氢酶、土壤蔗糖酶峰值在孕穗期,土壤脲酶则在抽穗期。(2)除CK外,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及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表现为0—10 cm10—20 cm20—40 cm,其中配施(A)对0—10,10—20 cm影响均显著(p0.05),单施(B、C)仅对10—20 cm土层影响显著(p0.05)。(3)10—20 cm土层,配施(A)与其他3个处理间差异均显著(p0.05),提高微生物量碳含量4.82%~40.28%、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8.44%~68.66%、过氧化氢酶活性13.32%~60.16%、蔗糖酶活性10.45%~39.14%、脲酶活性12.40%~55.62%。(4)配施(A)能同时显著(p0.05)提高燕麦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提高幅度分别为8.40%~20.12%和10.80%~25.09%。因此,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配施在黄土高原旱作区具有较好改善土壤微生物活性效果,提高旱作燕麦产量。  相似文献   
39.
高寒地区设施蔬菜生产中由于复种指数高,往往出现倒茬困难,重茬障碍现象严重.设施蔬菜重茬种植时根系分泌物对土壤微生物、尤其是土传病害病原微生物选择性促进导致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是引发连作障碍主要原因之一.大通地区设施蔬菜生产中,部分种植户由于种植蔬菜品种单一,布局集中,轮作倒茬少,重茬严重,再加上连年超量施肥,一些没有被...  相似文献   
40.
通过盆栽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与化肥、有机肥配施下,不同生物菌肥用量对矿区复垦地土壤微生物生化强度和酶活性以及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菌肥能够明显增强土壤生化作用强度,提高土壤酶活性;菌肥处理土壤的呼吸强度、氨化作用强度、硝化作用强度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当菌肥用量大于0.04g·kg-1(土)时,菌肥处理的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此外,施用菌肥还可以提高油菜产量,改善油菜品质;菌肥处理的油菜单株干重、硝酸盐和还原糖含量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菌肥用量大于0.04g·kg-1(土)时,油菜Vc含量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P0.05);菌肥用量小于0.08g·kg-1(土)时,单株鲜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本研究表明施用生物菌肥对塌陷复垦土壤生物活性有促进作用,并能够改善油菜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