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04篇
  免费   1101篇
  国内免费   2239篇
林业   1145篇
农学   2170篇
基础科学   298篇
  1827篇
综合类   13107篇
农作物   1537篇
水产渔业   1286篇
畜牧兽医   7628篇
园艺   1567篇
植物保护   1179篇
  2024年   260篇
  2023年   789篇
  2022年   1031篇
  2021年   1152篇
  2020年   967篇
  2019年   1143篇
  2018年   595篇
  2017年   1029篇
  2016年   1303篇
  2015年   1178篇
  2014年   1465篇
  2013年   1414篇
  2012年   1987篇
  2011年   1974篇
  2010年   1831篇
  2009年   1805篇
  2008年   1790篇
  2007年   1476篇
  2006年   1275篇
  2005年   1067篇
  2004年   813篇
  2003年   708篇
  2002年   558篇
  2001年   506篇
  2000年   431篇
  1999年   436篇
  1998年   413篇
  1997年   326篇
  1996年   301篇
  1995年   241篇
  1994年   262篇
  1993年   244篇
  1992年   232篇
  1991年   215篇
  1990年   185篇
  1989年   176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6 毫秒
131.
鸡毒支原体(MG)能够引起鸡群慢性呼吸道疾病,导致饲料转化率降低,产蛋下降及净膛鸡的降级。从鸡群中根除病原的经典方法为血清学检测或/和隔离饲养。由于该病主要通过种蛋垂直传播,因此如何消除种群的感染至关重要。然而并不是每一种检测方法对于检测鸡群是否感染都经济适用。本试验旨在应用快速凝集试验(SA)和市售的两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试剂盒对感染鸡群所产鸡蛋及孵化后代抗体的检测效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2.
喹乙醇对鲤鳃组织Na+、K+-ATP酶活性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含不同喹乙醇剂量的饲料饲喂健康鲤鱼种,研究饲料中不同喹乙醇剂量对鲤体成分含量、血浆生化指标以及鲤鳃组织Na 、K -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喹乙醇对鲤的生化毒性。试验分成6个喹乙醇处理组(0、200、400、800、1600、3200mg/kg),试验期60d。试验结束时分别从各组中采血、取全鱼样和鱼鳃样,进行不同指标测试。结果表明,喹乙醇使鱼体脂肪含量轻度上升,使灰分沉积量显著降低,并呈现剂量-反应关系。与对照组比较,在较高喹乙醇剂量下,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活性降幅较大,血浆中葡萄糖(GLU)、胆固醇(CHO)、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高密度脂蛋白(HDL)、白蛋白(ALB)、K 、Ca2 、P含量升高,肌酐(CRE)和CO2含量降低,其他测定指标变化不明显。鳃组织中Na 、K -ATP酶活性随喹乙醇剂量的升高而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喹乙醇剂量达1600mg/kg以上时,Na 、K -ATP酶活性显著降低。结论:1600mg/kg以上的喹乙醇剂量可以明显干扰鲤的正常生化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133.
王桂香 《北方牧业》2005,(22):25-25
1挖窖 选择地势高燥,地下水位低.离畜禽舍近的地方,挖长方形、四方形或圆形的坑,大小以草、畜的多少而定,窖可分为永久性和临时性窖,永久性窖用砖、水泥砌成;临时性窖只是挖一土坑.四壁光滑不倒塌就行。另外也可用缸、塑料袋作窖。  相似文献   
134.
在陕西省线辣椒主产区多点随机取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陕西线辣椒病毒病毒原进 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陕西线辣椒病毒病毒原有BBWV、PMMV、CMV、ToMV、TMV、PVY和 CVMV。优势毒原是BBWV、PMMV和CMV。  相似文献   
135.
荧光增白剂对芹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君慧  杨红  彭建新  洪华珠 《中国生物防治》2002,18(3):144-144,F003
杆状病毒作为生物杀虫剂有许多优点,但因其毒力较低、杀虫速度缓慢、在太阳光下易受紫外线影响而活力迅速下降、宿主域狭窄等缺点,在大规模应用中受到极大的限制.为了提高杆状病毒的毒力,人们已经做了不少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6.
晋南冬麦区大麦黄矮病毒流行株系监测及防治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5年(1996~2000年)采集晋南冬麦区小麦黄矮病标样,采用生物学和血清学(酶联免疫吸附法)相结合的诊断方法对该地区的大麦黄矮病毒流行株系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该小麦黄矮病流行区近五年以GAV株系为主流株系,兼有少量GPV、PAV和混合株系存在。同时对小麦抗黄矮病新品种“临抗1号”进行了GPV和GAV两种株系的抗性测定,明确了该品种兼抗GPV和GAV两种株系。根据小麦黄矮病发生现状,提出了一套以选育推广抗耐病品种为主,以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当地小麦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37.
 选以CO39为背景的水稻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与稻瘟菌生理小种ZC13(菌株97-151a)组成的3类典型非亲和性互作,以亲和性互作为对照,对各互作中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及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完全非亲和性互作C101A51/97-151a、高度非亲和性互作C101L AC/97-151a及中度非亲和性互作C104 PKT/97-151a,POD比活性接种后即开始明显升高,48h前达到高峰,升高趋势一直持续到7d完全显症时,幅度基本与各互作非亲和程度呈正相关;亲和性互作CO39/97-151a接种后40 h POD比活性才开始升高,4~6 d达到高峰,峰值也较大。3类非亲和性互作PAL比活性在接种后0 h或16 h开始较明显升高,整个互作中形成3~4个较明显的峰;亲和性互作中PAL比活性一直明显下降。3类非亲和性互作外切几丁质酶比活性接种后即开始升高,基本一直保持升高趋势,在40 h前幅度较大,并形成1~3个较高的峰;亲和性互作外切几丁质酶比活性接种后即开始大幅度升高直至完全显症,48h后幅度远高于非亲和性互作。3类非亲和性互作β-1,3-葡聚糖酶比活性在24 h内开始较明显升高,在48h前形成2~3个较明显的峰;亲和性互作在接种后β-1,3-葡聚糖酶比活性即开始升高,在48h后显著高于非亲和性互作。讨论了POD、PAL、几丁质酶及β-1,3-葡聚糖酶参与水稻抗稻瘟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8.
根癌农杆菌介导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化印度酸桔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印度酸桔的胚性愈伤组织中, 经潮霉素筛选,获得抗性愈伤组织, 并再生植株。对这些植株进行GUS 染色、PCR 分析、绿色荧光检测和Sourthern 杂交验证, 结果表明绿色荧光蛋白已经在转基因植株中表达。  相似文献   
139.
‘新红星’苹果果实蔗糖合酶的活性及亚细胞定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新红星’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 伴随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积累, 蔗糖合酶的分解活性逐渐下降, 而合成活性逐渐升高。苹果果实的蔗糖合酶由分子量为90 kD 的亚基组成, 其免疫信号强度随发育进程而增加。蔗糖合酶主要定位于果肉细胞的细胞质中, 发育中后期该酶的分布密度有一定增加。综合结果认为, 蔗糖合酶调控发育早期蔗糖的降解和发育后期蔗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140.
生物传感器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类生物传感器(酶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免疫传感器及压电传感器)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