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773篇 |
免费 | 663篇 |
国内免费 | 11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47篇 |
农学 | 184篇 |
基础科学 | 141篇 |
580篇 | |
综合类 | 2413篇 |
农作物 | 52篇 |
水产渔业 | 36篇 |
畜牧兽医 | 7550篇 |
园艺 | 220篇 |
植物保护 | 72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221篇 |
2023年 | 352篇 |
2022年 | 467篇 |
2021年 | 479篇 |
2020年 | 507篇 |
2019年 | 375篇 |
2018年 | 167篇 |
2017年 | 197篇 |
2016年 | 230篇 |
2015年 | 262篇 |
2014年 | 432篇 |
2013年 | 400篇 |
2012年 | 567篇 |
2011年 | 601篇 |
2010年 | 565篇 |
2009年 | 526篇 |
2008年 | 675篇 |
2007年 | 556篇 |
2006年 | 510篇 |
2005年 | 561篇 |
2004年 | 458篇 |
2003年 | 406篇 |
2002年 | 322篇 |
2001年 | 317篇 |
2000年 | 310篇 |
1999年 | 256篇 |
1998年 | 230篇 |
1997年 | 237篇 |
1996年 | 247篇 |
1995年 | 204篇 |
1994年 | 192篇 |
1993年 | 171篇 |
1992年 | 164篇 |
1991年 | 139篇 |
1990年 | 113篇 |
1989年 | 96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3篇 |
1955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195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松土补播红豆草对昌吉市退化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土补播红豆草对昌吉市退化草地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松土补播红豆草可以有效提高天山北坡中山带退化草地的生产力水平,松土补播第2年比封围区提高82.3%~92.5%。松土补播红豆草可以显著增加天山北坡中山带退化草地植被的覆盖度和高度,松土补播红豆草2年后,植被覆盖度较封围区增加50.0%~62.5%,植被高度较封围区增加38.9~48.0%。红豆草在天山北坡中山带退化草地的适应能力很强,松土补播2年后,红豆草已成为草地植被的主要成分之一,红豆草的定植密度达到34~76株/m2,定植率21.3%~47.5%。 相似文献
182.
提出甘肃省草地资源退化状况,分析得出人为破坏、草地超负荷利用、草地鼠虫害频繁发生、草地群落物种数减少、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不合理的开矿、草地保护、管理意识不强等因素导致了甘肃省草地资源的日益退化。最后指出要恢复草地生态系统,必须从以下七个途径入手,既①强化宣传教育,依法管护草地资源;②科学规划,分类指导;③规模种植,加快人工草地建设;④加强围栏封育;⑤大力实施草地改良;⑥依靠科技进步,保护和建设草地资源;⑦从空中要水。这将对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的函》(国办函〔2013〕35号)等文件的出台,为毕节试验区畜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统筹畜牧业生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和谐发展。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通过对草地资源的保护建设及合理利用,既能更多地生产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能更加有效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4.
在草地综合顺序分类系统(IOCSG)的指导下,以甘肃省113个气象站点多年>0 ℃年积温(Σθ)和年降水量(r)以及DEM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采用“多元回归+残差分析法(AMMRR)”进行气象数据空间化,通过空间叠置分析完成甘肃省草地类的划分。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共有28个IOCSG草地类,面积最广的有4个,分别是微温极干温带荒漠类(ⅢA3)、微温干旱温带半荒漠类(ⅢB10)、微温湿润落叶阔叶林类(ⅢE31)和寒冷潮湿高山草甸类(ⅠF36),分别主要分布在北山山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和甘南高原;亚热带的几个类(ⅤB12、ⅤC19、ⅤD26和ⅤE33)分布面积较小,比例不足1%。研究结果符合甘肃省各区域的气候特点。AMMRR法充分考虑了地形因子(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对气象要素的影响,使Σθ和r插值结果更接近实际,得到的草地分类图也充分体现出了植被的地带性规律,模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5.
针对黄河上游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草地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草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制定相应的草地退化防治措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生态修复的具体方法和建议,以期实现草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6.
随着甘肃省祁连山地区畜牧业的飞速发展,由不合理利用造成的草地退化现象日益严峻,不仅严重威胁了该地区畜牧业的发展,还影响了祁连山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基于此,分析祁连山国家公园草地退化现状,并着重分析该地区草地退化的原因,提出围栏封育、维持草畜平衡、防止生物侵害、翻耕补播、增强土壤肥力等恢复草地的对策,以期为祁连山国家公园草地生态系统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7.
为探明草地贪夜蛾在四川的发生为害特点,利用田间调查数据对草地贪夜蛾在四川的发生分布范围、受害作物种类、幼虫种群动态和扩散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在四川除阿坝州外的20个市州都有发生,重发区域集中在川东和攀西地区;受害作物以玉米为主,甘蔗、高粱、小麦和油菜零星受害;在攀西地区和川东北地区观察到2个幼虫为害高峰,其余地区只有1个幼虫为害高峰;草地贪夜蛾在攀枝花市和凉山州局部地区为周年繁殖区,其在四川的扩散总体上呈现出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8.
由解淀粉欧文氏菌Erwinia amylovora引起的梨火疫病是危害梨、苹果等蔷薇科果树的一种重要细菌病害,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严重损失,是果树上重要的防控对象。药剂防治是控制梨火疫病传播蔓延的一种重要手段。吩嗪类化合物是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和抗生素溶杆菌Lysobacter antibioticus等生防细菌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在农药、医药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明确吩嗪类化合物对梨火疫病菌的抗菌活性,本研究通过测定含不同浓度药剂的菌悬液OD600的方法,评价了本课题组分离的5个吩嗪类化合物以及常见的抗细菌药剂对梨火疫病菌的室内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堆囊粘菌素(myxin)和吩嗪-1-羧酸(PCA)活性较好,EC50分别为7.20μg/mL和46.41μg/mL。中生菌素、噻霉酮、春雷霉素等药剂EC50为7.21~50.74μg/mL。进一步对活性较好的药剂进行了复配筛选,结果显示,吩嗪-1-羧酸∶中生菌素=9∶1复配组合的EC50为27.15μg/mL,增效... 相似文献
189.
190.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E.Smith)和亚洲玉米螟(以下简称“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是玉米上的重要害虫, 二者在玉米田常混合发生, 存在对食物和空间资源的竞争关系。为探明草地贪夜蛾和玉米螟种内和种间竞争的行为表现, 本文在食物缺乏条件下, 研究了草地贪夜蛾和玉米螟种内和种间的攻击和防御行为。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种内攻防行为中头部接触是最主要的行为表现, 其中6龄与6龄以及6龄与5龄幼虫竞争时头部接触行为出现次数最多, 在20 min内分别为(17.8±1.7)次和(15.3±1.1)次。玉米螟种内攻防行为中畏缩行为是最主要的行为表现, 在5龄与5龄幼虫的竞争中出现频率最高, 为(14.8±0.7)次。〖JP3〗草地贪夜蛾和玉米螟种间竞争行为中, 二者都主要表现为头部接触行为, 但草地贪夜蛾攻击行为表现更明显。此外, 从存活率上看, 同一龄期的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种间竞争中, 草地贪夜蛾具有明显优势; 不同龄期的玉米螟与草地贪夜蛾种间竞争中, 同一组合中龄期相对较高的幼虫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研究结果可为明确草地贪夜蛾和玉米螟的种群优势及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