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72篇 |
免费 | 536篇 |
国内免费 | 8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15篇 |
农学 | 154篇 |
基础科学 | 113篇 |
477篇 | |
综合类 | 1936篇 |
农作物 | 39篇 |
水产渔业 | 28篇 |
畜牧兽医 | 6065篇 |
园艺 | 176篇 |
植物保护 | 59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79篇 |
2023年 | 296篇 |
2022年 | 388篇 |
2021年 | 400篇 |
2020年 | 411篇 |
2019年 | 303篇 |
2018年 | 127篇 |
2017年 | 166篇 |
2016年 | 181篇 |
2015年 | 212篇 |
2014年 | 347篇 |
2013年 | 309篇 |
2012年 | 464篇 |
2011年 | 478篇 |
2010年 | 450篇 |
2009年 | 418篇 |
2008年 | 522篇 |
2007年 | 433篇 |
2006年 | 428篇 |
2005年 | 450篇 |
2004年 | 363篇 |
2003年 | 326篇 |
2002年 | 261篇 |
2001年 | 262篇 |
2000年 | 242篇 |
1999年 | 208篇 |
1998年 | 180篇 |
1997年 | 196篇 |
1996年 | 208篇 |
1995年 | 173篇 |
1994年 | 157篇 |
1993年 | 137篇 |
1992年 | 132篇 |
1991年 | 108篇 |
1990年 | 81篇 |
1989年 | 69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3篇 |
1955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195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172.
1 概述:欧洲的草地和草地农业有范围很广的植物类型,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在此基础条件下的生产和利用水平。除去前苏联的草地面积,欧洲草地大约有90 0 0×1 0 4 hm2 ,至少占整个农业生产用地的1 /3。生产性草地畜牧业的主要地区位于北纬45°~5 5°之间。尽管墨西哥海湾的热量影响挪威北部,大约北纬70°的夏季草场。但在西经0°~1 0°的大范围区域内,有很长的牧草生长季节,大西洋的影响导致了相对高的牧草产量。在这一地区(如爱尔兰、英国、法国西北部、荷兰)有永久性草地和长期播种多年生黑麦草草地,这些草场的草密度达到最高,再往欧洲… 相似文献
173.
174.
175.
为获得对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抑菌活性高、防病效果好的拮抗菌组合,以实验室前期从香梨酵素液中分离初筛出的E. amylovora拮抗细菌菌株为材料,采用对峙培养法检测菌株之间的亲和性,打孔-抑菌圈法测定复配组合菌株的抑菌活性。对筛选出相容性良好,对E. amylovora抑菌作用强的拮抗细菌组合通过喷施香梨离体花序和盆栽杜梨苗评价其对梨火疫病的防病效果。结果显示:筛选出相容性良好的3个拮抗细菌组合FX1-FJ20、FX74-FN12和FX70-FX43,其复配比例为1∶1的组合菌体发酵液和组合除菌发酵液的抑菌率均达到83%以上,明显高于单一菌株。3个拮抗细菌组合菌体发酵液和组合除菌发酵液对香梨花腐的3~7 d的平均预防型防效分别为56.26%~73.16%和72.02~82.66%;对杜梨苗的7~15 d的预防型防效分别为67.38%~77.73%和71.78%~80.11%,治疗型防效分别为64.53%~75.01%和69.09%~ 79.03%。组合菌的防效均较单个菌株提高,组合菌除菌发酵液的防效优于组合菌菌体发酵液,预防型防效优于治疗型防效。综合防效试验结果可见,拮抗菌组合FX74-FN12的防效最佳,其菌体发酵液和除菌发酵液对香梨花腐3~7 d的预防型防效分别为73.16%、82.66%,比单菌株的平均防效分别增加12.90%和22.40%;对杜梨苗的7~15 d的平均预防型和治疗型防效分别达到75.00%和79.00%以上,比单菌株的平均防效分别增加15.12%和11.02%,对梨火疫病具有较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176.
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综合分析了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不同改良措施下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88542”整地+播种综合评判值最高,达到5.9188,改良效果最好,施肥和封育的综合评判值其次,带状翻耕+播种的综合评判值最低,仅为2.7750,远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77.
【目的】贵州省为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周年繁殖区,采用 分子标记鉴定 贵州贵阳草地贪夜蛾的种群生物型,并对其在玉米 、高粱、水稻上的适应性进行研究,以明确入侵贵州贵阳的草地贪夜蛾的种群生物型并了解其特性。【方法】采用 CO Ⅰ 和 Tpi 两种分子标记,对贵州贵阳 3 个县市共 32 个草地贪夜蛾样本进行 PCR 扩增、测序和比对分析,明确入侵贵州贵阳的种群生物型。记录草地贪夜蛾各龄期幼虫取食 3 种寄主植 物(玉米、高粱、水稻)后的发育历期、成虫羽化率和存活时 长,评估草地贪夜蛾对 3 种寄主植物的适应性。【结果】基于线粒体 CO Ⅰ 基因分析结果显示,32 个草地贪夜蛾样本中,93.75% 为水稻型、6.25% 为玉米型,且其序列特征与相应生物型的草地贪夜蛾种群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基于核基因组 Tpi 基因分析的结果表明,32 个样本的单倍型特点均表现为玉米型。适应性研究结果显示,入侵贵阳的草地贪夜蛾在玉米上的幼虫期最短(13.22 d)、成虫存活时间最长(16.42 d)、羽化率最高(95.14%),在高粱上次之,在水稻上的幼虫期最长(16.59 d)、成虫存活时间最短(8.56 d)、羽化率最低(75. 15%)。【结论】利用 CO Ⅰ 分子标记方 法鉴定入侵贵州贵阳的草地贪夜蛾种群生物型时,93.75% 为水稻型、6.25% 为玉米型,而利用 Tpi 分子标记的结果为 100% 玉米型。以玉米为食的雌性草地贪夜蛾寿命明显高于以水稻、高粱为食的雌性草地贪夜蛾。研究结果有助于分析入侵贵州省的草地贪夜蛾来源,可为高粱的草地贪夜蛾防控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8.
利用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2011年9月野外典型草地地上生物量采样数据和同期接收的环境减灾卫星(HJ1A-CCD1)的遥感图像数据,分析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与实测草地地上生物量的一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模型,并对不同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比较。研究表明:植被指数NDVI与实测草地地上生物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所建遥感植被指数与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回归模型中,指数回归模型(y=3.716e26.758x,R2=0.815)最适合于监测草地地上生物量的遥感反演模型,并分析了该区域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9.
松土补播红豆草对昌吉市退化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土补播红豆草对昌吉市退化草地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松土补播红豆草可以有效提高天山北坡中山带退化草地的生产力水平,松土补播第2年比封围区提高82.3%~92.5%。松土补播红豆草可以显著增加天山北坡中山带退化草地植被的覆盖度和高度,松土补播红豆草2年后,植被覆盖度较封围区增加50.0%~62.5%,植被高度较封围区增加38.9~48.0%。红豆草在天山北坡中山带退化草地的适应能力很强,松土补播2年后,红豆草已成为草地植被的主要成分之一,红豆草的定植密度达到34~76株/m2,定植率21.3%~47.5%。 相似文献
180.
提出甘肃省草地资源退化状况,分析得出人为破坏、草地超负荷利用、草地鼠虫害频繁发生、草地群落物种数减少、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不合理的开矿、草地保护、管理意识不强等因素导致了甘肃省草地资源的日益退化。最后指出要恢复草地生态系统,必须从以下七个途径入手,既①强化宣传教育,依法管护草地资源;②科学规划,分类指导;③规模种植,加快人工草地建设;④加强围栏封育;⑤大力实施草地改良;⑥依靠科技进步,保护和建设草地资源;⑦从空中要水。这将对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