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92篇 |
免费 | 91篇 |
国内免费 | 6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758篇 |
农学 | 90篇 |
基础科学 | 12篇 |
74篇 | |
综合类 | 1225篇 |
农作物 | 53篇 |
水产渔业 | 16篇 |
畜牧兽医 | 80篇 |
园艺 | 309篇 |
植物保护 | 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66篇 |
2021年 | 116篇 |
2020年 | 88篇 |
2019年 | 130篇 |
2018年 | 40篇 |
2017年 | 87篇 |
2016年 | 128篇 |
2015年 | 122篇 |
2014年 | 190篇 |
2013年 | 163篇 |
2012年 | 215篇 |
2011年 | 205篇 |
2010年 | 185篇 |
2009年 | 173篇 |
2008年 | 203篇 |
2007年 | 156篇 |
2006年 | 145篇 |
2005年 | 163篇 |
2004年 | 126篇 |
2003年 | 108篇 |
2002年 | 58篇 |
2001年 | 98篇 |
2000年 | 65篇 |
1999年 | 54篇 |
1998年 | 58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70篇 |
1995年 | 60篇 |
1994年 | 46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50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8年 | 8篇 |
1957年 | 1篇 |
1953年 | 3篇 |
195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解决成熟期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生长受抑制问题, 选择生态疏伐、卫生伐等2种处理对成熟期的杉木人工纯林进行抚育间伐, 运用方差分析的方法, 对60块标准地中杉木生长量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疏伐、卫生伐与对照比较, 树高因子生长影响不显著(P>0.05), 而胸径、单株材积因子生长影响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 且生态疏伐的影响较卫生伐影响大。由此可见, 给成熟期的杉木人工纯林以足够的生长空间, 虽然对林分树高因子生长没有影响, 却能有效地促进林木胸径生长, 增加单株材积, 获得更多优质、高产、高效的木材, 提高单位面积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2.
33.
板栗苗木叶片氮磷钾含量与生长量动态变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祥远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30(3):241-244
对板栗la生苗叶内氮(N)、磷(P)、钾(K)含量和苗高,地径相对生长量随季节(月份)更替的动态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叶内N,P,K含量随季节(月份)更替呈有规律变化,三者含量均以5月中旬最高(53.36g·kg ̄(-1),1.47g·kg ̄(-1),5.939.kg ̄(-1)),至7月中旬降为最低值(13.31g·kg ̄(-1),0.45g·kg ̄(-1),4.65g·kg ̄(-1)),8月中旬N,P回升为22.369.kg ̄(-1)和1.23g·kg ̄(-1),而K至9月中旬回升为5.54g·kg ̄(-1),之后均呈下降趋势;苗高和地径相对生长量动态变化与N,P,K含量动态变化之间有明显的偶合性。测定苗木叶内N,P,K含量动态变化可为科学培育苗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4.
为了提高青海云杉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量,研究了苗床不同保湿措施对土壤湿度、温度、种子发芽率和幼苗保存率、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苗床不同保湿措施均提高了种子发芽率、幼苗保存率和生长量。不同保湿措施中苗床遮阴的综合效果最佳,其种子发芽率、幼苗保存率、株高和根长分别为85.3%、80.4%、54.1mm和46.6mm,较对照苗床裸露(CK)分别提高了25.5个百分点、30.2个百分点、7.8%和16.2%,与对照苗床裸露(CK)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35.
毛白杨杂种无性系生长及耗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BP3400精密天平和加拿大Epson Twain Pro扫描仪等,研究了9个毛白杨杂种无性系苗木(1(2)-0型)的生长及蒸腾耗水特性,并对苗高地径、耗水特性、叶片失水率、比叶重、生物量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无性系30、BL5、S86生长较快,苗高分别为110.17、149.301、61.50 cm,地径分别为1.14、1.241、.12 cm,比叶重、生物量较大,10月比叶重分别达103.39、99.44、95.80 g.m-2,生物量分别达66.71、62.965、9.739 g,可作为在水分充足地区营造毛白杨速生丰产林的优良无性系。毛白杨杂种无性系耗水量和耗水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型,峰值均出现在12:00~14:00,无性系S86、83、42白天耗水速率较低,8月耗水速率值分别达198.81、241.44、287.93 g.m-2.h-1,叶片失水率较小,8月离体12 h时的失水率仅为55.74%、48.71%、41.88%,可作为在有限水量下营造毛白杨速生丰产林的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36.
37.
<正> 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在农业、林业、气象等行业上的应用,克服了数理统计方法中要求样本大,有典型概率分布等不足,效果较为理想。本文试采用关联分析方法分析冀北坝上西部地区青杨生长与土壤因素之间的关系,为确定影响林木生长的土壤主导因子,实现适地适树,搞好工程造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8.
休宁县素有“徽杉之乡”美称,杉木人工栽培历史悠久,解放前以小面积扦杉造林为主,解放后,以实生苗和无性系苗造林为主。大面积的人工杉木林,一代林表现了良好的生产效率,而二代、三代连作后,同样的耕作方式却表现截然不同的效果:幼苗难成活、保存率低、年生长量小、长势衰弱、有的五年很难成林、林相极不整齐。为了了解影响杉木连作难成林的原因,我们积多年生产实践经验,除对大面积的生产区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外,并与市林业局、市林科所等单位联合, 相似文献
39.
草地贪夜蛾对小麦的为害风险:取食为害性及解毒酶活性变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究草地贪夜蛾对小麦的为害风险,我们以取食玉米作为对照,开展研究取食小麦对草地贪夜蛾的存活率、取食选择性、生长量和3种解毒酶及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在小麦上的存活率与玉米并无显著差异,高达90%以上。用小麦连续饲喂3龄幼虫7 d,日均体重增加迅速,与取食玉米无显著差异(P0.05)。2龄幼虫取食选择率为小麦玉米,3龄和4龄幼虫的取食选择率为玉米小麦,但均无显著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小麦饲喂48 h后草地贪夜蛾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和多功能氧化酶含量表现为显著诱导上升,而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无显著变化。本试验结果初步表明草地贪夜蛾存在为害小麦的风险,应加强草地贪夜蛾在麦田发生情况的监测,同时应重视草地贪夜蛾取食不同寄主对药剂敏感性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