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28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3篇
  12篇
综合类   6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蓖麻油合成聚氨酯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蓖麻油与聚醚(N210,Mn=1000)、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主要原料,以二乙烯三胺、环氧氯丙烷、马来酸酐等为亲水单体,通过丙酮法制得了稳定的水性聚氨酯乳液。探讨了聚合反应的机理,研究了亲水单体含量对聚氨酯乳液的粘度、稳定性、乳液成膜的干燥时间以及胶膜的耐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亲水单体环氧氯丙烷和马来酸酐含量为18.0%时,可以制得稳定的含蓖麻油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并且胶膜具有良好的耐水性。  相似文献   
12.
以环氧树脂(E-51)和富马海松酸聚酯多元醇为原料,制备了环氧树脂复合富马海松酸改性水性聚氨酯,并探讨了环氧树脂E-51添加量对复合乳液和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E-51添加量为3%时,漆膜的吸水率为10.2%,拉伸强度为35.6 MPa,断裂伸长率为410.2%,摆杆硬度为0.89。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同步热分析仪(TGA)对样品的形态及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环氧树脂中的羟基和环氧基参与了反应,部分发生交联形成网络结构;随着环氧树脂添加量的增大,制备的复合乳液粒径增大,粒径分布变宽;同时改性后的复合漆膜的耐水性、热力学稳定性、力学性能及耐化学溶剂性增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不同分子量的聚醚多元醇搭配与脂肪族的二异氰酸酯合成耐黄变的的纺织涂层用水性聚氨酯乳液,通过扩链剂加入有效的改善了其耐水和耐溶剂性,通过功能性单体的加入有效的改善其韧性、抗粘连性及在纤维上的牢固性。  相似文献   
14.
碱木质素基硬质聚氨酯泡沫的合成及其力学性能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造纸黑液中提取的碱木质素为原料,代替10%~25%的聚醚多元醇与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合成了碱木质素基硬质聚氨酯泡沫.通过对材料的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弯曲强度、弹性模量及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分别分析了碱木质素质量分数对泡沫的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的添加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当木质素代替15%多元醇时,其力学性能最佳,此时力学强度可以达到工业硬质聚醚型聚氨酯泡沫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5.
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丙烯酸羟乙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对树支状多元醇进行改性,合成了可快速光固化的新型树枝状聚氨酯丙烯酸酯树酯(DPUA),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同时测试的结果表明:固化膜具有适当的硬度和柔韧性,较好的附着力,热分解温度可达到208℃.  相似文献   
16.
对于陆地及海上管道的所有者和运营商来说,腐蚀问题一直是最棘手的问题之一.通常,腐蚀及金属损失的发生,使得运营商必须在修复管道或重建新管道中做出选择.多年来,在多数情况下,对管道进行修复已经成为最经济最环保的方法,同时100%固体含量聚氨酯多组分液态涂料也常被选作外防腐涂料.  相似文献   
17.
以马来海松酸酯多元醇、马来松香酯多元醇和松节油马来酐加成物酯多元醇为基,制备了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热重分析表明,最终泡沫材料的热稳定性与酯多元醇的结构密切相关,热分析曲线呈明显的两阶段热分解过程。低温阶段的热失重主要由酯多元醇部分引起的,而高温阶段的热分解则主要由异氰酸酯部分控制的。  相似文献   
18.
生物降解聚氨酯包膜尿素化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陈小幺  万涛 《土壤通报》2005,36(3):375-377
以天然吸水剂魔芋为掺杂料,参与合成生物降解型聚氨酯泡沫材料,用作为尿素化肥缓释包膜材料,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整魔芋粉的数量、水的份量及控制包膜的厚度,可控制尿素氮的缓释速度及包膜材料的降解速度。用水溶解方法测定试样缓释速率,用埋入法测定包膜材料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该材料能够自然降解。  相似文献   
19.
以化学改性松香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组成的松蚝聚酯型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用热重法研究了泡沫组成与耐热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NCO/OHR的增加,泡沫体起始失重温度上升,高温形变率减小。热重分析进一步证实在此类泡沫体的两阶段热失重过程中,第二阶段热失重是由多异氰酸酯组分的热分解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京郊 《北京农业》2012,(34):37-38
<正>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具有以下优点:第一,低温地面辐射采暖的实感温度比传统的采暖方式高2~4℃,因此该技术可减少猪舍的耗煤量,同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第二,热量集中在猪体受益的高度内,减少了猪体向围护结构内表面的辐射放热量,使舒适度增加;第三,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