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81篇
  免费   477篇
  国内免费   1451篇
林业   696篇
农学   1353篇
基础科学   190篇
  637篇
综合类   7780篇
农作物   741篇
水产渔业   1030篇
畜牧兽医   6845篇
园艺   939篇
植物保护   298篇
  2024年   183篇
  2023年   488篇
  2022年   614篇
  2021年   641篇
  2020年   497篇
  2019年   631篇
  2018年   291篇
  2017年   495篇
  2016年   639篇
  2015年   559篇
  2014年   944篇
  2013年   885篇
  2012年   1144篇
  2011年   1304篇
  2010年   1112篇
  2009年   1231篇
  2008年   1335篇
  2007年   1067篇
  2006年   891篇
  2005年   814篇
  2004年   515篇
  2003年   504篇
  2002年   397篇
  2001年   384篇
  2000年   299篇
  1999年   280篇
  1998年   269篇
  1997年   229篇
  1996年   238篇
  1995年   234篇
  1994年   241篇
  1993年   167篇
  1992年   189篇
  1991年   219篇
  1990年   167篇
  1989年   177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用MTT法测定桦褐孔菌抗突变活性成分Inotodiol,对人肺癌A549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20mg.L-1~80mg·L^-1桦褐孔菌的抗突变活性成分Inotodiol对人肺癌A549细胞株有抑制增殖作用,且表现出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在倒置显微镜下、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AO/EB双染色荧光显微镜下、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均有体积变小、有凋亡小体。桦褐孔菌的抗突变活性成分Inotodiol可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株的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2.
为研究保卫细胞液泡(GCV)的pH在气孔保卫细胞渗透调节中的作用及蚕豆(Vicia faba)叶片气孔GCV中的颗粒物的性质,本实验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术配合pH荧光探针BCECF AM的荧光比值法对ABA诱导的气孔关闭过程进行观测,发现:蚕豆气孔关闭过程中GCV的pH升高约0.5(pH5.3→5.8)。分别用pH5.3和5.8的Mes/Tris缓冲液调控离体开放态GCV的pH,透射电镜(4×104倍)观察负染片说明:pH 5.3对开放态GCV液所含颗粒物的线度及分布密度无实质影响;而pH 5.8的处理使取自开放态GCV液所含颗粒物的线度明显增大、分布密度显著减小;非特异性蛋白酶Proteinase K处理可使GCV中的颗粒物消失。基于GCV内颗粒物的线度、形状及对pH调控和对Proteinase K处理的响应,推测此种颗粒物是蛋白质。  相似文献   
173.
狂犬病毒ERA株BHK21细胞上增殖并用电镜技术跟踪观察。结果发现除了有少量的目的毒外,还混有大量的痘病毒,经鼠痘酶标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为鼠痘病毒。该病毒很可能是来自做复壮狂犬病毒ERA株毒力试验的小白鼠。  相似文献   
174.
利用pcDNA3.1(+)-β6p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CHOK1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整联蛋白αvβ6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分布。以间接免疫组化法(IHA)检测整联蛋白αvβ6在健康猪舌、唇、气管等组织的表达分布。采用抗猪源整联蛋白β6亚基的单克隆抗体作为一抗,FITC标记山羊抗小鼠IgG、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山羊抗小鼠IgG分别作为二抗。结果表明,pcDNA3.1(+)-β6p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的CHOK1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质内可见致密的绿色荧光(IFA),猪舌、唇、气管等组织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质内均出现了棕黄色的特异阳性反应物,表明整联蛋白αvβ6受体广泛分布于猪体的器官组织细胞中,为深入研究整联蛋白αvβ6在口蹄疫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5.
\t\t\t\t\t目的\t\t\t\t\t种茎质量是木薯增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研究筛选木薯种茎活力评价指标,可为木薯种茎处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t\t\t\t\t\t\t\t\t\t\t\t\t方法\t\t\t\t\t选用华南8号和南植199木薯为材料,从植后150 d开始,每隔30 d采样1次种茎,共采集6次,分别在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条件下,开展种茎发芽试验;同时测定发芽前的种茎生理生化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不同采样期的种茎活力综合得分,并进行种茎生理生化指标与综合活力得分的相关性分析。\t\t\t\t\t\t\t\t\t\t\t\t\t结果\t\t\t\t\t6次采样的种茎活力综合得分差异较大;华南8号种茎活力综合得分与丙二醛含量和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南植199种茎活力综合得分与丙二醛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过氧化氢酶活性、淀粉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含水量相关系数较高,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t\t\t\t\t\t\t\t\t\t\t\t\t\t\t\t\t\t结论\t\t\t\t\t推荐种茎的丙二醛含量作为木薯种茎活力的评价指标。\t\t\t\t  相似文献   
176.
姜玲  章文才  柯云 《园艺学报》2000,27(2):130-132
以MS+NAA1mg/L KT2mg/L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的5种大量元素对银杏愈伤组织的细胞生长及其黄酮醇糖苷含量的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的5种大量元素与细胞生长率呈负相关;KNO3浓度对细胞生长率影响不大,但对黄酮醇糖苷含量影响明显;随着MgSO4浓度的增加,细胞生长率和黄酮醇糖苷的含量呈现同步变化;随CaCl2浓度的变化,细胞生长率和黄酮醇糖苷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7.
不同条件下木聚糖酶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了木聚糖酶在不同温度、pH值和保存条件下酶活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木聚糖酶整体耐高温性能较好,85℃下相对酶活仍然能保持在70%以上,同时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在不同温度下酶活损失也呈增加趋势;偏酸性条件木聚糖酶能保持较高的酶活,碱性条件不利于木聚糖酶的存活;在常温和37℃恒温保存条件下木聚糖酶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8.
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和CytochromeC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 ,从牛心线粒体中纯化了细胞色素C氧化酶 (CytochromeCOxidase ,简称CCO ) ,其比活性为 1 7 88s- 1 ·mg- 1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为一条带 ,血红素A (HemeaA)含量达到 1 5 4nmol/mg。纯化后的CCO具有典型的CCO特征 ,还原态CCO峰值出现在 60 5nm和 443nm ,氧化态CCO峰值出现在 598nm和 42 4nm。CCO的稳态动力学参数Vm1、Km1、Vm2 、Km2 分别为 1 42s- 1 、 0 53μmol/L、 2 71s- 1 、 1 81 μmol/L。  相似文献   
179.
运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内毒素对肝细胞凋亡及Bcl-2表达的影响。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Ⅰ组为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Ⅱ组为内毒素组(静脉注射内毒素5mg/kg)。分别在注射后3h、4h、8h、12h每组各迫杀6只,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细胞的凋亡及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内毒素对肝细胞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Ⅱ组凋亡肝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Ⅰ组(P〈0.01);Ⅱ组呈上升趋势;Ⅰ组Bcl-2的积分光密度明显高于Ⅱ组(P〈0.01),且Ⅱ组一直呈下降趋势。结果表明,在体内内毒素可诱导肝细胞凋亡和抑制Bcl-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0.
家蚕、野桑蚕线粒体Cyt b基因片段序列分析及分子进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以家蚕中系一化地理品种延吉、印度多化品种迈索尔、欧系一化品种法 4 0 8油和中国镇江地区野桑蚕为材料 ,采用PCR技术扩增了其线粒体 (mitochondrialDNA ,mtDNA)细胞色素b(cytochromeb ,Cytb)基因 ,测定其 5′端5 91bp的核苷酸序列 ,并从GenBank中调取中系家蚕品种C10 8、夏芳 ,日系家蚕品种青熟 ,韩国家蚕品种Backokjam和日本野桑蚕的相应序列 ,进行同源性比较 ,发现日系家蚕品种青熟 ,印度家蚕品种迈索尔 ,欧系家蚕品种法 4 0 8油 ,韩国家蚕品种Backokjam和中系家蚕品种C10 8、延吉序列间的同源性最高 ,相互间均为 10 0 % ;日本野桑蚕与各家蚕品种序列间的同源性约 94 %~ 95 % ;中国野桑蚕与各家蚕品种序列间同源性约 98%~ 99%。分子进化树分析显示日本野桑蚕和各家蚕品种相应序列的分歧时间远远早于中国野桑蚕与各家蚕品种序列的分歧时间 ,这是在分子水平上证实家蚕起源于中国野桑蚕的证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