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2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1908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8篇
  28篇
综合类   761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15篇
  1985年   8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贵州省林木良种繁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明  金天喜 《种子》2004,23(1):46-48
本文回顾了贵州省林木育种工作30多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概述了全省林木良种工作现状.着重分析了现阶段全省林木良种工作中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对林木良种工作的提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2.
63.
【目的】通过对青海云杉无性系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研究,以期为青海云杉高世代种子园的建立提供可靠的建园材料.【方法】以109个青海云杉种子园内的无性系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单因素分析方法,建立并优化了青海云杉的SSR-PCR反应体系,利用筛选出的10对有效引物,分析青海云杉无性系遗传多样性.【结果】基于SSR分子标记对109个青海云杉无性系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扩增出230条多态性条带,多态百分率(PPL)为100.0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_e)为14.76,平均观测杂合度(H_o)为0.06,平均期望杂合度(H_e)为0.92,平均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I)为2.77.【结论】采用UPGMA聚类分析方法,将109个无性系分为5组,差异明显,此结果与种子园建园材料的地理来源广泛和个体间基因交流广泛吻合,揭示了青海云杉无性系间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小兴安岭地区2种退化林地类型的实地调查,分析可知该地区退化林是由于过伐后缺乏人工经营形成的天然次生林,恢复策略主要为人工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以及天然更新相结合,其中以人工更新为主.红松针叶林更新演替退化类型适宜造林树种为红松(Pinus koraiensis),造林株行距为3 m×3 m;云杉针阔混交林更新演替...  相似文献   
65.
《林业实用技术》2021,(9):74-76
在辽宁省锦州等地以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为砧木,红松为接穗,进行异砧嫁接红松试验。对各试验地红松、油松物候特征,异砧嫁接初期情况及嫁接后15 a生长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红松与油松在几个主要物候指标中具备一定的匹配性。异砧嫁接成活率在70%以上,保存率在60%以上。异砧嫁接红松林分生长、结实均好于未嫁接红松。  相似文献   
66.
为了解不同覆盖物对红松播种苗床土壤日蒸发量、土壤表层温度和种子出苗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开展了不同覆盖物红松播种试验.结果 表明:不同覆盖物下土壤日蒸发量由大到小依次为CK、河沙、草炭土、松针、锯末和豆秸;河沙覆盖的土壤表层温度最高,其次是松针覆盖,豆秸覆盖的最低,锯末和草炭土覆盖下的土壤温度两者相差不大;松针、草炭土、...  相似文献   
67.
建立红松种子园,培育遗传品质优良的繁殖材料,对于发展扩大红松阔叶林资源,加快培育红松优质材后备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为红松食用种子林建设提供重要参考。本文根据红松实生种子园系列研究结果和生产经验,总结提出了包括优树选择标准和方法、播种苗培育和定植方法在内的红松第一代实生种子园营建技术及包括土壤管理、树体管理、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档案管理等内容的红松第一代实生种子园的经营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68.
果梢斑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果梢斑螟(Dioryctria pryeriRagonot)是蛀食类害虫,以幼虫危害红松当年生球果和先年生球果及嫩梢。在吉林省抚松县露水河林业局该虫1 a发生1代,以3~4龄幼虫在球果内、果痕处及嫩梢内越冬。翌年5月开始活动危害,5月末至6月下旬为蛹期。6月中旬始现成虫羽化,终见于7月上旬。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卵期,6月末至7月中旬幼虫孵化,部分幼虫在球果采摘前转移至果痕附近、嫩梢、当年生球果内继续危害,于9月下旬进入越冬状态。  相似文献   
69.
红松林冠对降水的截留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测定与统计分析,系统研究了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冠对降水的截留特征。在观测期间(2003年5-9月),红松林分林冠截留量为103.48mm,占同期降水量的26.19%;降水按以下比例被再次分配:穿透降水68.16%,林冠截留26.19%,树干径流5.65%。利用Horton改进模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红松林分表征林冠吸附容量的参数Ic*m=2.387mm,大于该地区针叶树种樟子松和落叶松的吸附容量;表征区域降雨蒸发能力的参数α=13.9%。2个参数较好的解释了红松林冠截留吸附、湿润与蒸发机理;红松林冠截留率随降水的变化曲线可分为快变期(截留率>30%,降水量<15mm)、渐变期(截留率30%~18.67%,降水15~50mm)和稳定期(截留率<18.67%,降水>50mm)3个阶段,红松林冠稳定截留率为18.67%。红松林冠截留构成中吸附截留量较大。  相似文献   
70.
日本落叶松主要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日本落叶松原产日本,是日本温带亚高山地带的特有树种。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东北开始大量引种并成功,建始县长岭岗林场于1957年引种并取得了成功,现最大单株高32 m,胸径60 cm,表现出极大的适应性与速生性,自20世纪80 年代,开始大规模造林,现建始县已累计造林30万 hm2,并建立了100 hm2改良代种子园,每年产种子1 000 kg,每年销往相同气候带区的鄂西山区及毗邻的湘、渝、川等省、市500多万株优质苗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