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29篇 |
免费 | 183篇 |
国内免费 | 25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33篇 |
农学 | 120篇 |
基础科学 | 413篇 |
1905篇 | |
综合类 | 1856篇 |
农作物 | 26篇 |
水产渔业 | 236篇 |
畜牧兽医 | 226篇 |
园艺 | 93篇 |
植物保护 | 4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7篇 |
2023年 | 210篇 |
2022年 | 221篇 |
2021年 | 247篇 |
2020年 | 170篇 |
2019年 | 183篇 |
2018年 | 126篇 |
2017年 | 202篇 |
2016年 | 196篇 |
2015年 | 213篇 |
2014年 | 283篇 |
2013年 | 292篇 |
2012年 | 381篇 |
2011年 | 425篇 |
2010年 | 397篇 |
2009年 | 376篇 |
2008年 | 349篇 |
2007年 | 266篇 |
2006年 | 220篇 |
2005年 | 219篇 |
2004年 | 159篇 |
2003年 | 121篇 |
2002年 | 99篇 |
2001年 | 82篇 |
2000年 | 65篇 |
1999年 | 54篇 |
1998年 | 51篇 |
1997年 | 47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洱海流域截污治污工程体系闭合运行,实现了国内首例全流域范围内建成城镇和农村雨污分流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本文就云南省大理市环洱海百村村落污水工程项目建设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采取的解决措施展开讨论,并结合洱海流域截污治污工程体系建设进行经验总结,以期为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命脉。为了说明水环境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文章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阐述水环境下流域水利问题如何得到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994.
995.
对影响野生桑光合速率的微气象因子(光合有效辐射、叶温)和植物因子(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进行分析,讨论其对野生桑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气象因子对野生桑光合速率的影响很大,光合速率与微气象因子(光合有效辐射、叶温)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复相关系数为0.980 5和0.900 9;野生桑光合速率与植物因子(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间亦存在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气孔导度或胞间CO2浓度增大,桑光合速率增大,反之则减小,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66 1和0.932 2。 相似文献
996.
地域分异规律是自然地理学非常重要的基本理论。在气候重建中,只考虑纬度地带性会使重建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通过对石羊河流域现代表层沉积物粒度与矿物指标的垂直地带分布特征分析,结合流域全新世沉积剖面的粒度与矿物数据,对比石羊河流域的现代表层沉积物与全新世沉积物粒度和矿物特征,进而探索石羊河流域环境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全新世与现代具有相同的驱动力,石羊河流域上游在亚洲冬季风与西风的影响下,呈现山前风成沉积特征;中游地区在河湖水动力的影响下,呈现冲积、洪积特征;石羊河流域下游终端湖区,呈现湖相沉积特征,且现代气候较全新世时期更为干旱。 相似文献
997.
石羊河流域径流量分布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西营河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61-2009年石羊河流域西营河径流量和气象资料,分析了近49年来径流量变化趋势、年内分配特征及与气象因素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近49年来西营河径流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冬、夏季减幅大于秋、春季;90年代四季径流量衰减明显,特别是年、春、夏季径流出现明显突变;年径流量补给主要以汛期雨水补给为主,雨水补给比例在逐渐增加,冬季积雪融水对径流量的补给比例在减少;流域内降水量呈较小的增加趋势,但是夏季降水增幅不明显.气温呈明显升高趋势,特别是冬季气温趋势系数最大,受其影响蒸发量均呈增大趋势;径流量与6-9月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7、8月气温、蒸发呈显著负相关.分析了未来气温、降水变化在不同情形下对径流量的可能影响,表明气温对径流量的负效应占据着主导作用,汛期气温的升高且伴随着蒸发的增大使年总径流量减少,气候变暖总体不利于流域径流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998.
青藏高原西部的狮泉河是当地的主要水源,流域内各环境介质中高砷含量直接影响当地农牧业的发展和居民的生命健康。因此迫切需要查明流域砷含量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通过系统地采集地表水、地下水、底泥、土壤及岩石样品,基于GIS空间分析、离子比例系数、Gibss图、NMDS分析、δ2H与δ18O同位素等研究方法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水砷含量0.5-333μg/L之间;底泥在3.8-363μg/g之间;土壤在4.7-106μg/g之间;地下水在2.3-76.7μg/L之间;热泉在1160-8920μg/L之间;岩石在0.31-93.4μg/g之间;地表水和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Ca型为主,主要受岩石矿物化学风化过程控制;热泉水化学类型为HCO3·Cl-Na型,主要受深部地热影响;流域内的砷源主要来自于:1)含砷矿物的水-岩反应产物。2)汇入地表水的高砷热泉。 相似文献
999.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武威市凉州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的耦合关系对于土地紧缺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绿洲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以武威市凉州区为例,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等分析其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2002—2012年,武威市凉州区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及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生活方式城市化指数均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研究区土地利用效益值、城市化指数以及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的综合评价指数呈现出线性递增的特征,且土地利用效益值增长速率快于城市化指数。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的耦合协调系数从0.273 6提高至0.907 0,耦合协调状态由中度失调逐渐转为优质协调,耦合协调阶段可分为失调衰退—过渡—协调发展3个时期。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发展之间存在相互驱动关系,即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对城市化产生的驱动影响较显著,城市化则主要从社会(人口)因素和经济因素两方面对土地利用效益产生驱动影响。研究结果对石羊河流域绿洲城市乃至干旱区绿洲城市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构建干旱区生态安全格局有利于促进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以干旱区开都-孔雀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InVEST模型、RWEQ模型和Getis-Ord Gi*模型分析生态供给源地,以土地利用程度、地均GDP、人口密度和夜间灯光指数分析生态需求源地,并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确定供给源地与需求源地之间的生态廊道,从而构建研究区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开都-孔雀河流域生态供给源地14个,占研究区面积的21.46%,重点生态需求源地共9个斑块,占流域总面积4.63%;生态廊道126条,重要廊道17条,总长度654.68km;生态节点65个,重点生态节点24个。(2)开都-孔雀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空间错位明显,高供给区域与高需求区域呈现出以城镇边界为分界线的明显特征。(3)结合研究区自然地理特征和景观生态系统服务流动性,运用阻力面模型,构建“两核心、两片区、三横四纵多节点”的开都-孔雀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可为保障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