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38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33篇
  222篇
综合类   255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6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在宁波杭州湾滨海围垦地区典型土壤中设置田间小区试验,设置有机肥(OM,15 t·hm-2)、菇渣(MR,15 t·hm-2)、化学改良剂(SA,1.5 t·hm-2)、对照(CK),探明不同改良剂对土壤性质及西兰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兰花收获期土壤电导率表现为MROM>SA>CK,其中MR处理的产量比CK增加62.2%,增产效益可达28 455元·hm-2;通过相关分析发现,西兰花产量与作物生物学性状(株高、叶长、展开度、茎粗和花球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通过冗余分析(RDA)发现不同改良剂处理被明显区分开来,西兰花生物学性状指标(如株高)与土壤速效钾、全氮和有机质有较高的正相关,而与电导率和碱解氮呈负相关。因此,在宁波杭州湾滨海围垦地区施用菇渣15 t·hm-2盐渍土壤改良效果最佳,能显著提高西兰花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2.
为提高盐渍土退化系统的绿化生态重建成效,须实施以穴尺度为单元的精准控制技术。运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构建以耐盐树种、袋质材料、填料种类和沸石用量为自变量的植穴结构控制(PHCC)单元,测定各因素不同水平组合下土壤全盐量,获取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及最佳组合。结果表明:除耐盐树种外,其他因素对植穴内土壤全盐量降低效果均极显著,各因素的影响主次顺序为:袋质材料>填料种类>沸石用量>耐盐树种;如树种选用绒毛白蜡、边缘材料为反渗透膜、衬底材料为草炭、沸石用量为200g这一最优因素水平组合,可使穴内全盐量比穴外减低88.49~90.23%,其可靠性为95%。  相似文献   
103.
不同改良剂对滨海盐渍土土壤理化性质和小麦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盐分胁迫是滨海盐渍土上粮食产量提高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研究不同功能性改良物料对消除和减轻这一障碍因子的作用,为改良盐渍化土壤和提高作物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品种‘青麦 6 号’为供试材料,在滨海盐渍土上进行田间试验,设置 7 个处理为空白对照(CK)、含钙物料的磷石膏(PG)和脱硫石膏(FGD)、调酸物料的硫酸亚铁(FS)、含碳材料的牛粪(M)以及含碳和调酸物料的腐植酸(HA)和糠醛渣(FRs),分析比较不同改良剂对滨海盐渍化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施加改良剂降低了土壤表层 (0—20 cm) 的 pH 值,作为酸性材料的腐植酸、糠醛渣和硫酸亚铁效果明显,土壤的 pH 值较对照分别降低了 0.10、0.11 和 0.11;施改良剂降低了土壤的交换性钠离子含量和钠的吸附比 (sodium adsorption ratio, 简称 SAR),磷石膏和脱硫石膏提供充足的钙离子用于置换土壤中交换性钠离子,明显降低了不同土层中的交换性钠离子含量和 SAR 值,0—20 cm、20—40 cm 和 40—60 cm 土层中,磷石膏和脱硫石膏对土壤交换性钠离子含量和 SAR 值的降低效果明显,其中施加磷石膏分别较对照降低了 15.5% 和 18.3% (0—20 cm)、28.2% 和 28.6% (20—40 cm)、36.5% 和 36.5% (40—60 cm),施加脱硫石膏分别较对照降低了 24.9% 和 27.9% (0—20 cm)、27.6% 和 26.3% (20—40 cm)、24.5% 和 25.0% (40—60 cm);施加改良剂增加了小麦成熟期的穗数,其中磷石膏、脱硫石膏和糠醛渣改良效果显著,分别较对照增加 27.6%、24.5% 和 18.6%,并分别提高小麦的产量 26.7%、17.8% 和 17.8%。【结论】 酸性物料的糠醛渣、腐植酸和硫酸亚铁,可以明显降低土壤 pH 值和增加小麦苗期的茎蘖数量,综合考虑改良剂对土壤 pH、Na+ 含量、SAR 值和小麦群体数量的影响,含碳的调酸物料的糠醛渣效果较好;含钙物料的磷石膏和脱硫石膏,可以显著降低土壤 Na+ 含量以及 SAR 值,增加小麦成熟期穗数,提高小麦产量均具有显著的效果,磷石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4.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滨海盐渍土水盐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滨海盐渍土水盐调控机制,设置4种处理方式:秸秆覆盖(P),秸秆深埋(S),秸秆覆盖+深埋(T),常规耕作(CK),以CK为对照,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处理下冬小麦生育期内土壤水盐运动及其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储水量,P,S和T处理0-70 cm土层生育期储水量均值高于CK处理8.28 mm,6.86 mm和13.76 mm;冬小麦前中期对0-30 cm土层保墒效果明显,随生育期的推移各处理间差异及土壤含水率均逐渐减小。秸秆还田抑制了土壤盐分表聚,T处理可显著降低0-50 cm土层土壤含盐量,生育期含盐量均值低于P,S和CK处理41.24%,32.08%和52.77%,淡化土壤耕层效果明显;S处理对0-30 cm土层脱盐效果优于P处理。秸秆还田改善土壤水盐状况,显著增加了冬小麦产量,产量表现出T > P > S > CK的顺序。T处理改善土壤水盐状况和提高产量表现较优,为试验的最佳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5.
秸秆排水体埋深对盐渍土水盐分布的影响及排水抑盐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究秸秆排水体对盐渍土水盐运移的影响及其排水排盐效果,通过室内土柱试验,研究在淡水(CK)和微咸水灌水情况下秸秆排水体埋深为40和60 cm时供试土壤的水盐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入渗阶段,湿润锋与入渗时间呈幂函数关系,累积入渗量与入渗时间则可采用Kostiakov模型进行拟合;蒸发阶段,秸秆排水体对埋设深度以下的土体具有明显的保水作用,40 cm埋深的处理在40~70 cm土层范围以及60 cm埋深的处理在50~70 cm土层范围土壤水分变化的相对变化量均0;秸秆排水体有利于保持灌水后土壤的脱盐状态,40 cm埋深处理和60 cm埋深处理比无埋设的对照处理分别减少了19.61%和15.68%的盐分变化量;秸秆体的排水排盐效果与灌水矿化度和秸秆排水体埋深密切相关,灌溉水矿化度适当的增加和秸秆体的埋设加深将有利于排水效果的提升,低灌溉水矿化度结合秸秆体深埋具有更好的排盐效果。该研究为微咸水灌溉及盐渍土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6.
针对工程中的非等步长数据,文章在PGM(1,1)模型基础上,提出了非等步长观测数据序列的灰色PGM(1,1)模型建模方法,并通过建立土体粘聚力与含盐量同含水量的比值的灰色PGM(1,1)模型,说明非等步长PGM(1,1)模型在工程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7.
李天银 《甘肃农业》2010,(6):63-64,72
<正>盐碱土又称盐渍土,是盐化土、盐土和碱土的总称。土壤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盐分,土壤干燥时,地面上起一层白色盐霜,叫盐土;土壤中所含可溶盐分不多,但含有碳酸钠,因而碱性很强,并使腐殖质染黑土层,这种土叫碱土。严格说,介于盐土和碱土之间的土壤才叫盐碱土,不过人们常常用盐碱土来泛指一般盐碱化的土壤。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有大量盐碱地,盐碱地作为千百  相似文献   
108.
为探究草本植物生长对硫酸盐渍土的强度影响,分析其生物量与盐渍土强度相关关系;选取常见的高羊茅、黑麦草、早熟禾做为试验用草,定期测定草本植物的不同部分生物量和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其中高羊茅、黑麦草的生物量增量高于早熟禾,三种根土复合体的强度均大于素土强度,其粘聚力也明显提高。但内摩擦角变化并不显著,与素土相比仅有小幅度提高。草本植物的生长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硫酸盐渍土的土体强度,高羊茅、黑麦草对盐渍土的固土效果优于早熟禾,早熟禾不适宜在盐渍土上种植。  相似文献   
109.
冬季咸水冰覆盖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滨海盐渍土盐度变化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地下水埋深浅、矿化度高是造成滨海地区冬-春季节土壤积盐的主要原因。台田-浅池农业生态系统的构建,既可抬高土壤耕作面,又能形成开阔的水体。利用冬季浅池中自然冻结形成的咸水冰覆盖台田,其融水可实现对台田土壤盐分的淋洗,防止返盐。台田覆冰后,又在冰面设置了无覆盖、芦苇秆覆盖和无纺布覆盖3种处理,以调节冰体融化速度。实验过程中监测冰体融化前后及融化过程中台田0~100 cm土层含水率与盐度变化。结果表明,冬季咸水冰覆盖不仅抑制了土壤的返盐,还能降低部分盐度,增加土壤含水率。冰面无覆盖条件下,覆冰融化迅速,土壤含水率在短时间内大量增加,洗盐效果明显,但持续时间较短。覆盖处理减少了蒸发,可延缓覆冰融化,延长脱盐时间。与芦苇秆覆盖相比,无纺布覆盖条件下,融冰速率适中,土壤脱盐效果最佳。3种处理方式下,覆冰融尽时0~20 cm土层含水率分别增加44.5%、42.8%和68.5%,土壤脱盐率分别为44.4%、47.0%和72.4%。土壤墒情的改善与盐度的降低为作物的种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后续改良方法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10.
不同改良剂与石膏配施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针对江苏省滨海盐渍土的特点,采用4种土壤改良剂,通过改良剂单施和改良剂与石膏配施试验,分析测定了施用这些改良剂后的土壤含盐量和pH值,并测定了作物产量,筛选出适宜于滨海盐渍土的最佳改良剂及组合。试验结果表明,腐殖酸改良滨海盐渍土效果最好,经腐殖酸(300kg/hm2)处理后,0—5,5—20和20—40cm土层盐分含量相对降低量分别为38.2%,24.5%和13.9%。石膏能显著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和提高作物产量,经石膏(300kg/hm2)处理后,0—5,5—20和20—40cm土层盐分含量相对降低量分别为18.8%,13.0%和4.9%,油菜较对照增产6.1%。腐殖酸与石膏配施是滨海盐渍土适宜的改良剂组合,腐殖酸(300kg/hm2)与石膏(300kg/hm2)配施,可使0—5,5—20和20—40cm土层盐分含量相对降低量分别达45.1%,38.9%和25.7%,使油菜较对照增产1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