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5篇
林业   772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83篇
  195篇
综合类   1470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149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寇子文 《农业工程》2020,10(11):66-70
2019、2020年中央1号文件持续聚焦“三农”问题,提出要全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以徐州地区3个调查点的实际问卷数据为基础,从徐州地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的中期和后期情况,分析了经营性建设用地存在的困境和原因。从宏观的法律法规、政府角度,以及微观的集体和个体角度提出确定流转的主体、方式和价格,同时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等5条建议。   相似文献   
62.
为探索科学预测区域交通用地需求的合理途径,指导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交通用地规模的划定,拟通过灰色-BP神经网络模型识别主要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在预测其远景交通用地需求规模的同时,基于城市群发展的阶段特征选取典型城市群样本设置3类情景,对不同情景下的交通用地需求分别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和劳动力资源禀赋是当前影响长江中游城市群交通用地需求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2)通过系统仿真试验对比不同方法的交通用地需求预测结果,可以发现基于灰色-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方法精度较高,误差较小,该预测方法对于区域交通用地规模的预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预测得到的长江中游城市群2020和2030年交通用地需求分别为31.22万和49.07万hm2。3)不同情景下长江中游城市群交通用地需求预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底线情景可作为划定交通用地规模的底限,一般情景可作为基准,极限情景可作为红线,长江中游城市群交通用地合理规模应以基准为参考,介于底线和红线之间。  相似文献   
63.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随后,国家相继出台了其他法律文件,并对原《土地管理法》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在各省区设立土地改革试点,对入市的模式进行探索,加快土地的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64.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土地资源的使用也越发紧张,如何高效利用土地成为世界性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农用耕地,我国一直加强对建设用地的管理和控制,特别是限制农村建设用地的自主流传,虽然在不断改革中,我国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等实行了开放政策,但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仍旧被限制。但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随着城镇人口的增长,原有的土地流转政策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建设用地流转乱象屡见不鲜,因此加强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5.
总结了国内外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进展,指出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现行规划不能完全引导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有农村土地市场体系无法满足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求、农村产业融合人才不足等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6.
中国农业用地转变建设用地存在着征地补偿不完善、建设用地制度不公平、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等问题。对此,需进一步营造公平高效的制度环境,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土地市场秩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农村土地建设。  相似文献   
67.
通过深入了解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市场化政策,分析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农民三个主体的决策行动,理清制度变迁的演变过程,结合政策施行后可能给农民生活福利带来的影响,评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的现实绩效,探究政策实施的现实意义,进而为政策施行提供几点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8.
横县六景镇位于横县的西北部,管辖29个村委会(社区),拥有人口9.1万多人,全镇总面积为31429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13070公顷,林业用地面积14996.8公顷。全镇有林面积13903.06公顷,疏林面积43.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4.2%。2001年开展森林区划界定国家级生态公益林补偿试点面积为2437.  相似文献   
69.
从合法性和合理性两方面分析林业用地征地补偿标准的现状背景,并结合实例,研究产生林地补偿费、林木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等同地不同价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探索合理制订征占用林业用地补偿标准的方法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0.
探索交通临时用地复垦及利用决策,可以有效衔接交通建设、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崇爱高速公路为例,综合利用多指标评价和空间分析等方法,构建基于资源、成本和效率相统筹的交通项目临时用地复垦及利用适宜性评价体系,进行临时用地利用适宜性指数测算及分级评价,从而确定交通项目临时用地的最佳利用方向和模式。结果表明:1)崇爱高速公路临时用地适宜复垦的评价单元共有11个,面积25.72 hm2;适宜恢复为原地类的评价单元共有16个,面积30.95 hm2,适宜探索其他利用方向的评价单元共有21个,面积53.54 hm2。2)本研究根据交通项目临时用地的特征差异,提出了保留建设、闲置再开发和公共设施补足等3种交通项目临时用地利用方向。实践证明以上研究符合土地整治、乡村振兴和产业用地需求实践。综上,本研究构建的交通项目临时用地复垦及利用适宜性评价体系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可为提高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益、缓解乡村用地矛盾、助力地方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