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2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115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11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青海省环湖地区牦牛体内硒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是家畜必需的微量元素,青海省大部分地区属于缺硒地区,放牧蒙畜因缺硒而导致严重疾病和生产力下降,给畜牧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生活在缺硒地区的藏族牧民尚无有关人患克山病的报道,他们主要以食牛、羊肉和乳制品为主,根据这一饮食结构的特点,2003年10月,我们对青海湖环湖地区不同牧户屠宰后的牦牛肉和内脏进行了微量元素硒的分析。  相似文献   
72.
为了进一步优化沿海地区的蓝绿空间网络,选取典型滨海山地区域(青岛市南区)为研究对象,提取308处自然资源和173处文化资源的代表性样点,运用ArcGIS空间模型对其绿地空间布局类型、空间分布格局、分布密度进行分析,并运用成本连通性模型确定市南区最低成本路径的优化网络,提出面向蓝绿空间网络连接的复合型游憩绿道选线方法和规划建议。结果表明:青岛市南区绿地空间布局呈凝聚型分布,且形成7个绿地集群;市南区绿地空间分布模式主要为依附型、支撑型、扩散型3类,且具有明显的绿地空间自相关性;识别出1条一级绿道、3条二级绿道、38条三级绿道构成理想的蓝绿空间网络图。研究结果将为识别我国沿海地区资源特征,形成完善的绿色基础设施和蓝色廊道的空间衔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为了解城市绿道植物空间绿量可视性特征,通过构建绿视率计量方法,以广东省立绿道1号线为例进行调查分析,探索了基于绿视率的城市绿道空间绿量可视性特征。结果表明:①省立绿道1号线沿线4个区域总的绿视率均值为31.06%,其中天河区(38.19%)>海珠区(35.97%)>越秀区(26.76%)>荔湾区(26.67%)。②天河区绿道与荔湾区、越秀区绿道绿视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天河区绿道空间绿量可视性优于荔湾区和越秀区;虽然海珠区绿道绿视率较荔湾区和越秀区高,但通过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来看,3个区的绿道绿视率没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绿道的空间绿量可视性较相似。③越秀区和天河区绿道绿视率较为集中地分布在24%~40%区间,说明越秀区和天河区各自区域绿道内部的绿视率数值较为稳定,其空间绿量可视性效果差异不大,给人感觉一种持续、稳定的绿色空间;而荔湾区和海珠区绿道绿视率的分散在10%~50%,说明荔湾区和海珠区各自区域绿道内部的绿视率数值不稳定,其空间绿量可视性效果差异较大,给人一种间断、具有冲击力的绿色空间。基于绿视率的空间绿量可视性可用于评价城市森林建设的视觉效果。图4表4参21  相似文献   
74.
作为珠三角绿道建设的先河,广州市截至2012年底,累计建成绿道2 174 km,覆盖面积3 600 km2,服务人口超过800万,成为城市绿道建设的典范。在广州市绿道效益评估方面,通过定量分析评估其生态效益,数理模型结合SPSS分析评估其经济效益,定性分析评估其社会效益。针对广州市绿道存在的问题,笔者采取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发现广州市绿道在建设和投入使用中存在三大问题:(1)绿道层次和使用率低;(2)生态功能薄弱;(3)有些路段选线不合理。笔者就此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转变建设者和使用者的观念;生态学专家参与绿道的规划;重点打造社区绿道。该研究旨在为广州市的城市建设和完善工作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和可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75.
笔者阐述了国内外绿道的发展历程、实践经验、绿道的基本理论,认为绿道建设的实质就是以廊道为纽带,联系分散孤立的斑块,形成"点-线-面"结合的自然生态体系。绿道可分为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主要由自然因素所构成的绿廊系统和为满足绿道游憩功能所配建的人工系统两大部分构成。在此基础上,结合余江县绿地系统的现状,分析了现状资源和绿道规划原则,强调充分利用现有的水系和绿地资源优势,规划建立余江县县域和中心城区绿道网络,发挥绿道的生态、游憩和文化观光等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76.
南漪湖环湖地区受到周边农业生产、圩区水产养殖及上游流域水量变化的影响,出现了水质污染、洪涝灾害、水土流失、水域及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缺乏良性互动、绿色基础设施功能单一等生态问题。鉴于生态护岸自身特征及其综合效益,文中认为可以通过构建生态护岸绿色基础设施综合体来解决南漪湖环湖地区的多种生态问题,在南漪湖现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生态护岸类型和生态技术选择,并选取了较为典型的4个生态空间进行了生态护岸绿色基础设施综合体模式的构建,为生态护岸绿色基础设施综合体在我国风景园林建设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77.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以生态休闲为特色的绿道应当作为乡村旅游规划的元素之一。文中简述目前绿道建设存在的误区,提出适宜城市居民游憩的绿道选择,并对城乡绿道的游憩功能实现途径进行探讨,对基于绿道建设的旅游开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8.
针对我国绿道规划研究和实践的薄弱点,着重研究探讨了在城市内部即城市建设用地范畴下的绿道布局特征及布局控制方法。论文首先对于绿道在国外的发展和我国的实践情况进行概述,阐明了研究城市内部绿道规划的必要性;然后结合游憩需求圈层、居住区和公园绿地的等级特征划分了绿道的等级,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绿道的空间布局特征;最后,围绕绿道布局量化控制,讨论了城市内部绿道布局量化控制指标体系建构和量化控制指标值的推导途径。  相似文献   
79.
都市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关系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索内陆河谷盆地型城市的都市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以兰州市为例,通过构建都市农业发展综合指数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的指标体系,运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兰州市2002—2012年都市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市都市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都是在曲折中上升,其协调发展类别由不协调到初级协调再到良好的阶段,在整个过程中,兰州都市农业发展的方式成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0.
为明晰乡土植物在珠三角省立绿道的应用,对沿线绿道进行样方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珠 三角省立绿道共有乡土植物 147 种 , 生活型种数数量排序为乔木 > 灌木 > 地被,不同绿道类型,其植物种 数丰富程度及苗木使用数量上总体呈郊野型 > 都市型 > 生态型;(2)在品种应用方面,充分考虑到珠三角 的气候特点、植物的生态习性和主要观赏属性,乔木层以常绿的地带性树种为主,在使用频度和数量上占 优势;灌木层则以观赏性状更优秀的植物品种为主;草本地被层则观赏性和适生性兼顾的植物品种应用更 广泛;(3)品种的主要观赏属性与绿道类型存在一定关系,都市型绿道使用品种偏向景观,生态型绿道使 用品种偏向经济;(4)空间结构与植物组团上,以乔木为主体,多种生活型、多植物组成的复层林结构占 绝大部分,以高大乡土树种为优势种构成的植物组团,在各类型的绿道应用中占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