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004篇 |
免费 | 2451篇 |
国内免费 | 462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8713篇 |
农学 | 6223篇 |
基础科学 | 10588篇 |
5949篇 | |
综合类 | 47827篇 |
农作物 | 4389篇 |
水产渔业 | 2864篇 |
畜牧兽医 | 19216篇 |
园艺 | 4544篇 |
植物保护 | 276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86篇 |
2023年 | 3464篇 |
2022年 | 4580篇 |
2021年 | 5217篇 |
2020年 | 3918篇 |
2019年 | 4580篇 |
2018年 | 1910篇 |
2017年 | 3953篇 |
2016年 | 4549篇 |
2015年 | 4204篇 |
2014年 | 5958篇 |
2013年 | 5738篇 |
2012年 | 6649篇 |
2011年 | 6182篇 |
2010年 | 6106篇 |
2009年 | 5623篇 |
2008年 | 6479篇 |
2007年 | 5044篇 |
2006年 | 4107篇 |
2005年 | 3800篇 |
2004年 | 2807篇 |
2003年 | 2566篇 |
2002年 | 2477篇 |
2001年 | 2077篇 |
2000年 | 1555篇 |
1999年 | 1036篇 |
1998年 | 952篇 |
1997年 | 938篇 |
1996年 | 826篇 |
1995年 | 756篇 |
1994年 | 728篇 |
1993年 | 722篇 |
1992年 | 633篇 |
1991年 | 452篇 |
1990年 | 500篇 |
1989年 | 445篇 |
1988年 | 146篇 |
1987年 | 95篇 |
1986年 | 55篇 |
1985年 | 29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20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12篇 |
1978年 | 8篇 |
1957年 | 12篇 |
1955年 | 10篇 |
1953年 | 6篇 |
1952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21.
为探究笃斯越橘、蓝靛果、树莓、黑加仑4种特色寒地浆果滋味特点,及其滋味形成的特征性物质组成,该研究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QTOF-MS)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as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分别对4种浆果的非挥发性和挥发性物质进行鉴定和筛选,并进行公因子分析;同时进行4种浆果的电子舌分析及感官评价,得出4种浆果滋味品质模糊综合得分。结果显示:笃斯越橘糖酸比为4.41,特征性挥发性物质为α-松油醇和苯甲醛,电子舌酸味响应值最强;黑加仑糖酸比为3.80,特征性挥发性物质为苯乙醇和乙酸,各滋味响应值相当;蓝靛果糖酸比为3.37,总酚含量最高,特征性挥发性物质为正己醇和3-己烯-1-醇,咸味和鲜味响应值最高;树莓糖酸比为8.19,特征性挥发性物质为乙酸和α-紫罗酮,甜味和苦味响应值最高;经筛选鉴定及统计分析得出4种浆果的非挥发性物质中有显著差异的化合物有10种,分别为塔格糖、乳酸、阿洛酮糖、草酸、柠檬酸、天冬氨酸、茜草苷、6α-甘露二糖、蔗糖和异槲皮素。滋味感官模糊综合评分由大到小为树莓、蓝靛果、笃斯越橘、黑加仑;因子分析结果表明4种浆果滋味组成得分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黑加仑、蓝靛果、笃斯越橘和树莓。该研究结果可为4种寒地浆果的产品开发滋味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2.
矿区生态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监测矿区生态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遥感技术为矿区生态监测提供了有效手段,针对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在矿区生态监测中存在监测精度低、针对性弱和指标权重空间上均一化问题,该研究对RSEI进行了改进。首先,考虑矿区特殊的生态成因,在绿度、热度、湿度、干度的基础上加入煤尘污染因子构成矿区遥感生态指数;然后,利用地理加权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空间权重,构建了地理加权遥感生态指数(geographically weighted-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GW-RSEI);最后,以山西省大同煤田为例,基于多期遥感影像对GW-RSEI在矿区生态监测中的有效性、适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GW-RSEI能准确捕捉矿区大气中的煤尘污染,从整体和局部尺度实现了矿区生态的精准监测,有效提高了矿区生态监测的精度;地理加权主成分分析法能够明确表征矿区生态的空间异质性和生态环境变化的空间连续性;2000—2020年大同煤田的GW-RSEI均值分别为0.51、0.48、0.46、0.59、0.56,整体生态环境经历了先恶化后改善的过程,其东南部生态环境变化趋势与整体一致,而西北部生态环境呈现先改善后恶化的变化趋势。研究成果为准确监测矿区生态提供了一种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3.
为探明姬松茸菌株对重金属镉的富集机理,以前期筛选出的镉高、低富集姬松茸菌株(J11、J4)为材料进行2 mg/L的镉胁迫处理,以未添加外源镉作对照,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菌丝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类固醇生物合成、抗生素的生物合成、碳代谢、谷胱甘肽代谢、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甲烷代谢、淀粉和蔗糖的代谢等通路;其中,类固醇生物合成、抗生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上调;甲烷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碳代谢、谷胱甘肽、乙醛酸和二羧酸等代谢途径下调。分析认为碳代谢、谷胱甘肽代谢可能在姬松茸菌株响应镉胁迫方面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4.
125.
126.
为研究蛤蜊岗不同贝龄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形态性状与质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1~3龄四角蛤蜊的壳长(SL)、壳宽(SW)、壳高(SH)、活体湿重(BW)和软组织湿重(RW)等参数进行分析,建立形态性状与质量性状之间的回归方程。结果显示,不同生长阶段四角蛤蜊形态性状对质量性状的贡献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与1~3龄四角蛤蜊活体湿重最相关的形态性状均为壳宽。对软组织湿重影响最大的形态性状,在1龄贝为壳宽,在2龄和3龄贝为壳长。壳高对2龄四角蛤蜊活体湿重和软组织湿重的直接通径系数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以活体湿重为目标性状时,1~3龄贝均应以壳宽为主要选择性状,并以壳长作为辅助选择性状;以软组织湿重为目标性状时,1龄贝应以壳宽为主要选择性状,同时辅以壳长;2龄和3龄贝均应以壳长为主要选择性状,并分别以壳宽和壳高作为2龄贝和3龄贝的辅助选择性状。研究结果可为蛤蜊岗四角蛤蜊良种选育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8.
为揭示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群落结构与种间关联,通过时间序列法选取粤北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个不同演替阶段的森林群落,并对其乔木层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及种间关联进行了研究。运用双向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对两个群落的乔木层进行了物种分布和种间关系的分析,同时采用基于2×2联立表的χ2检验分析了该区域两个群落乔木层的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的总物种数减少,重要值较小的阳性植物逐渐消失,而耐阴植物的重要值增大。群落Ⅰ(林龄85 a)中,正联结的种对数占42.38%,负联结的种对数占57.62%,联结性达到显著水平的种对仅有11个,占总数的5.24%,体现出较强的种间独立性;群落Ⅱ(林龄65 a)中,正联结的种对数占25.32%,负联结的种对数占74.68%;种间联结性达到显著水平的种对数占35.56%。随着演替的进行,显著负联结的种对比例减少,不显著正联结的种对比例增加,说明森林群落随演替进行树种趋于和谐共存的相对稳定状态,而群落的稳定性可能通过树种独立性的提高来维持。 相似文献
129.
通过分析其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找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0.
宋影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22,(5):45-46
不同类型的水质评价方法具有不同的适用性。针对水质评价指标的信息重叠性,基于因子分析法评价理论,运用熵权法赋权求因子得分的权重,提出了利用熵权法赋权的因子分析评价模型,并以2020年辽河干流福德店、铁岭、沙宝台、珠尔山、马虎山、毓宝台、辽中、赵圈河8个监测站的实测水质数据为基础进行水质分析。结果表明,福德店的水质最好,毓宝台次之,赵圈河的水质最差。该方法计算比较简单,结果能客观反映水质情况,是一种简单并且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